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要闻关注
“科技外援”暂时下线 惰化学生思维不可取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9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姜红 张家东)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加强教育App管理推动与“双减”政策衔接提出明确要求。通知提出,对于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App,暂时下线。整改到位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方可恢复备案;未通过审核的,撤销备案。

近年来,“拍照搜题”APP成为不少学生的解题“神器”。一旦遇到不会的题目,拍照搜索即可获取答案和解析。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部分学生养成了惰性思维,甚至存在“无APP无法完成作业”的情况,严重消解了作业的育人功能。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辅导作业鸡飞狗跳。”这是很多家长每天都在经历的事情,但自从有了拍照搜题软件后,家长只要给孩子一部手机,辅导作业的任务就可以轻松卸下了。家长王晨晨告诉记者,随着孩子年级越来越高,自己在辅导孩子作业时,慢慢感到力不从心,搜题APP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检查作业的效率。

拍照搜题类APP本身能够给学生和家长解开难题带来便捷,但是部分APP开发者在运营中一味追求下载率和使用率,设计各类功能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最终导致学生无法独立思考。同时,由于各地区教材版本差异、APP运营维护不及时、答案缺乏严谨的解题步骤等原因,搜出来的答案并不一定准确,甚至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致使作业反馈失去了原有的教育价值。“自从孩子知道可以上网搜题之后,我就发现只要他不会的题目,立马和我要手机说是查题目。我渐渐发现,孩子学习很认真,但成绩却总是止步不前。”兵房初中703班家长钱海群焦急地说,“后来和老师聊过几次,发现所谓的认真只是作业做得漂亮带来的假象,从搜题里搜出答案抄上了,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兵房初中706班学生邱雨陈用过一段时间搜题APP,她说:“搜题APP用多了之后会产生依赖性,当遇到有一点难度的题目时就不想思考,当老师讲这类题目的时候也不想听。”兵房小学教导处副主任陈琳表示,搜题软件的使用,会使一部分缺乏自制力的学生产生依赖心理,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也就失去主动性,缺乏进取之心,“我们更应重视的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看问题视角的养成。”

“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过分地依赖搜题软件,我们老师很乐意为学生解答。”兵房初中教师唐娴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