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要闻关注
破茧成蝶展芳华
—— 记江苏好人陈亚飞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3-06-27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予钦 朱宇晔 陈斌)一个晴朗的周末,位于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苴镇街道)刘埠村二组的一户庭院里,传出悠扬的京剧唱腔。一位老人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一个年轻女孩在厨房里忙上忙下。生活中常见的情景演绎着岁月静好。可谁又能想到,这个家庭曾经支离破碎,能够走到今天全靠这个年轻女孩。

女孩叫陈亚飞,1997年出生时还有个幸福而完整的家。2003年,家里建造新房,在外打工的父亲突遭车祸,没来得及跟家人见上一面就撒手西去,母亲随后也悄然离家。从此以后,6岁的陈亚飞便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在田里干些农活儿,爷爷在绿化工地打零工,尽管缺少父爱母爱,但在爷爷奶奶的陪伴和教育下,亚飞孝顺懂事,热爱学习,在小学和初中期间,多次被学校评为“进步学生”,后考入如东中专就读。

这些年,由于长期的田间劳作,奶奶徐永秀患上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能干重活,养家的重担全部落在了爷爷的身上。2014年1月4日,76岁的爷爷在打零工的途中摔倒,经抢救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随之而来的后遗症脑瘫“宣布”家里唯一的劳力倒下了,还欠了亲戚朋友10多万元的医疗费。

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媳妇的离去,老伴卧床不起,自己又丧失劳动力,爷爷出院的那天,从不在孙女面前掉一滴泪的奶奶情绪崩溃了,她拉着陈亚飞的手泣不成声:“飞飞啊,这个家怕是真的要垮了。”陈亚飞心疼地抱住奶奶安慰说:“奶奶,别怕,我已经长大了,家中还有我呢!”

这个17岁的花季少女真的做到了:天不亮就起床,烧火煮粥,给爷爷喂完早饭再去上学,中午,别的学生奔向食堂,她却骑着车直奔家中,煮菜煮饭,喂给爷爷吃,有时候还需要洗好全家的衣服,再去上学,下午放学回家后,服侍爷爷洗漱完,才能躺下。

在陈亚飞的精心照顾下,爷爷的病情逐渐稳定。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习,奶奶多方打听托了熟人过来做钟点工,恢复寄宿的陈亚飞每月的生活费缩减到150元左右。她不再购买任何生活用品,鞋子、衣服都是亲戚邻居孩子穿剩的,写字用的笔挑最便宜的,镀金属的部分被磨得露出底色,用完就买笔芯,装在旧笔杆里继续用。在学校,陈亚飞午饭只吃蔬菜和米饭,很少吃早饭,晚饭也多半是喝粥,正在长身体的陈亚飞,常常半夜饿醒,可这个懂事的孩子从不跟家里多要一分钱,也不在奶奶面前吐露她的苦和累。“钱我够用,留给爷爷买点好吃的!”这是她常常对奶奶说的一句话。就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陈亚飞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进入制药公司上班。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2020年,爷爷腹部常常剧烈疼痛,呕吐不止。去医院一查,竟是肺癌。这一次病情异常凶险,那几天陈亚飞跟公司请假,在医院没日没夜地照顾爷爷,出院后也是尽量服侍在旁。奶奶说:“老头子眼看撑不下去了,我都打算张罗他的后事了,飞飞硬是把他爷爷从鬼门关拉回来了。”爷爷奇迹般好转,陈亚飞高兴极了,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钱都拿来孝顺老人,爷爷只要说想吃个什么,她马上去买回来,送到爷爷枕边。

“那些年,我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努力学习,毕业后尽快找到一份工作,让爷爷奶奶过上好日子!”命运的多舛并没有让陈亚飞放弃追求美好的人生。她在制药公司上班兢兢业业,目前月薪接近5000元,不仅还清了所有欠款,贴补家用之余还能存一些。今年她还交了个男朋友,这个男孩也很孝顺,常常带东西来看望两位老人家。爷爷如今状况好了许多,记者见到老人时,他正乐呵呵地坐在床上看看戏。

陈亚飞照顾爷爷奶奶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2015年她被评为孝老爱亲“江苏好人”。就在那时,记者第一次见到她,17岁的脸上写满了局促不安,如今26岁的陈亚飞再次站在记者面前,她脸上流露的是从容和自信。轻舟已过万重山,愿这个苦命的姑娘从此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