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205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如东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07-20 累计次数: 字体:[ ]

薛渊牧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增强制造业创新活力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性”特征的一类中小企业的称号,这类企业规模虽然不大,但在市场细分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近年来国家鼓励要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群体,我县从“十二五”以来就持续开展了对此类中小企业的培育工作。目前我县通过培育已经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家,通过市创新型中小评价171家,当前我县已经建立了200家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库,其产业类型已经覆盖了我县重点推进的九条产业链。你提出的《关于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增强制造业创新活力的提案》很有针对性,县发改委作为推进这项工作的牵头部门近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规划政策引领。根据《江苏省千企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我县出台了《如东县“百企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计划到2022年底培育形成 150 家具有专精特新特色的中小企业培育库群体,推进培育40家企业成为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国内位居前列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争创1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我县于2023年上半年下发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意见》,对当年新认定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奖励50万元,复审通过的奖励15万元;对当年新认定的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励20万元,复审通过的奖励10万元。

二是积极培植载体平台。坚持“小空间、大平台”的理念,县内建成了首期15万平方米的生命健康产业园、11万平方米的泛半导体产业园、6万平方米的智能机电产业园,规划建设泛半导体产业园二期、如东上海金桥产业园,以特色化、集聚化的专业园区,吸纳“专精特新”小巨人项目落户,目前全县市级以上各类“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植载体平台达到15家。

三是完善信贷支持政策。从2020年开始我县已经连续三年将认定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市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的企业列入如东县产融合作制造业重点企业白名单,各金融机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特色融资服务方案,制定专属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增强中小企业利用品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融资能力。

四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宣传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普惠政策,推行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加大研发后补助支持力度。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省级技术攻关项目、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和县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企业利用高校院所创新资源,通过联合攻关、协同创新等方式,突破“卡脖子”技术环节,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产品。

五是深耕主导产业精准招商。紧紧围绕我县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生命健康、半导体五大主导产业,紧抓主导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空白领域,开展精准招商,以存量引增量、用增量促存量,精准发力,招引了一批突破性、带动性、示范性强的专精特新项目。

为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好工作。

一、加强引导,支持企业强化自身建设

一是完善如东县专精特新企业种子库、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库、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库、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库四个培育库,申报认定从种子库中逐级择优推选,以此类推,形成梯度培育格局。二是按照发展产业链的模式来培育,对照全县九条产业链,优先选择链条短板弱项企业入库培育,通过在库企业信息流、人才用工、技术创新等的属地化交互促进,做到延链、补链、强链。三是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服务中小企业的作用,完善配套政策,为入库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创新、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市场开发、财务指导等各类质优价廉的普惠服务,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入库。

二、落实“智改数转”,加快企业数字化赋能

一是鼓励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上云上平台”,降低IT建设成本,将基础设施、业务系统逐步进行云化改造,便捷获取数字化服务,推动企业上云向深度用云发展,提升企业快速响应和柔性高效供给能力。二是开展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引导和组织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本质贯标。组织和指导企业注册、应用工业互联网标识,实现产业链一码贯通和企业内一码到底,并结合需求探索开发应用场景。三是鼓励企业部署应用能源管理系统,实现用能可视、可管、可控,助力能源优化调度,促进企业节能降耗。

三、以人为本,帮助企业加强人才建设

一是抓好人才的培训,做好企业创新培育工作,不断提高企业各类人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从各方面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二是加大对企业各类人才的培养选拔力度,每年评选如东企业优秀高层管理工作者10名、如东企业优秀县外员工30名予以表彰奖励。

四、集聚资源,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

一是以《如东重点产业链发展规划》编制评审为契机,全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3大主导产业“沿链聚合、集群发展”,持续巩固其他重点产业“补链强链、提档升级”,加快构建“3+4+2”现代产业体系,即3大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4个特色产业(新型植保、安全防护、LNG、食品)、2个新兴产业(生命健康、半导体)。二是探索建立“链主”企业培育、遴选和出题机制,确保到““十四五”末链主”龙头企业增至60家、产业链骨干企业达到200家,增强链主企业对产业链中小企业的控制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助推更多优质企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跃升,推动产业链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以上答复,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如东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