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市民文明行为20条》将文明陋习一网打尽,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崇尚绿色消费和文明健康生活的主张,有效促进乡风村风民风好转——
公约20条 “约”出文明“清新”风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0-04-15 字体:[ ]

(全媒体记者 曹雯雯 张平 通讯员 季登华)“过去,婚丧嫁娶场面越大,越有脸面。办丧事喜事要三四天,搭棚设宴、乐队表演,一场筵席办下来,少说也要五六万。如今像这种大操大办几乎已经见不到了。这样挺好,不仅主家轻松,也为他人减轻负担。”4月9日,洋口村村民陈亚然指着村白事礼堂里挂着的《如东市民文明行为20条》说,在他们村,大家不再讲排场,白事简办、红事新办、小事不办,成为文明新风尚。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意,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所在。早在多年前,我县就出台了《市民“八不”公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不能满足当前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需要。今年3月,我县面向县级机关、镇区公开征集“市民文明公约”表述语,将最突出陋习、行为短板一网打尽,经整理、修改、提升,提出《如东市民文明行为20条》,涉及邻里和谐、移风易俗、遵纪守法、孝道传承等方面。

“文明上网不传谣,红白喜事不奢办,公筷公勺要推广,饮酒劝酒要适量……”一份公约140个字,不仅朗朗上口,更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体现城市精神风貌、凝聚社会各界共识的文明约定和道德遵循。

“公约20条”贴到墙上容易,但究竟要怎样才能“贴”进群众心里?党员干部带头行动,他们自觉签订承诺协议,身体力行成为移风易俗、文明创建的倡议者和实践者。前不久,城中街道八总村党总支书记张巧华的小外孙满周岁,女儿女婿想按照当地习俗宴请宾朋,张巧华知道后,反复劝说他们打消了这个念头。

“仔细想想,体面是什么,难道只有大张旗鼓地办宴席才觉得有面子、受人尊敬吗?”张巧华说,让外孙的满周宴成为践行文明的具体行动,又何尝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体面”,“尤其当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如东又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我和家人都应该带头移风易俗,树立新风尚。”

破了旧,就得立新。在“公约20条”的基础上,各镇村(街道)结合自身实际,亮出自选动作。曹埠镇开展“最美庭院”评选,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共护美丽环境、共享美好家园,以家庭的“小气候”温润社会的“大气候”;洋口村花费300多万元建起逝者安息堂,逝者骨灰全部进安息堂安放,杜绝了过去乱埋乱葬现象,又新建白事礼堂,提供给村民悼念追思,将殡葬改革引向深入。

在我县,文明“清新”风已经悄然吹进了千家万户。今年以来,我县围绕乡村振兴总体战略,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突出文明新风尚,把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如东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时刻,“公约20条”掀起的“文明潮”推动着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据了解,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我县还将出台《如东县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意见》,眼下已进入第二轮向全社会征求意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