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00多名如东籍年轻人奔赴前线。枪林弹雨中,他们彼此嘱托 “如果我牺牲了,拜托你们照顾我父母。”30多年来,从前线归来的战士们一直坚守着当年的诺言,把18位烈士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如东籍老山战友群体继去年10月当选“中国好人”后,最近又候选“2016感动中国·江苏十大感动人物。”
近年来,一个又一个“中国好人”、“如东好人”在如东大地竞相涌现,他们用自己的行为撑起了一座城市文明的脊梁。
“如东好人”竞相涌现
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自2008年开展以来,我县已先后有18个批次荣登“中国好人”榜。沈亚秋、陈德明、汪菊明、于亚军、纪晓飞、欧言、管惟川、98名乡村邮递员……他们的一言一行感动着他人,温暖着社会。
“最美警嫂”沈亚秋十多年来照顾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3对“父母”,用纤瘦柔弱的肩膀,挑起了一个大家庭完美和谐的重担,用心血织就超越血缘的人间大爱。
铁链价格剧烈下跌,如东铁链厂负责人陈德明在面对钢材高价接手的上百万美元订单时,毅然选择宁可自己亏,也不能失信于人。在单笔订单亏损数百万元的同时,用诚信换回了美国客户的长期合同。
工程负责人欧言忍受心脏病病痛的折磨,苦苦寻觅20年后,最终把当年一位工人忘领的工钱交到对方手中。20年不间断的寻找,欧言诠释了诚信的真谛。
纪晓飞在乘长途客车外出执行任务时,遇到行凶歹徒,他一边提醒乘客快跑,一边赤手空拳迎向凶犯。最终40余名乘客获救了,身负重伤的纪晓飞经过3个多月的治疗才脱离生命危险。
汪菊明,县第四人民医院护士。20多年,面对思维紊乱的病人,她用女性的细腻、母亲般的慈爱为他们破解错乱的神经密码,打开错位的心灵锈锁,让他们回归健康。
98名乡村邮递员,无论刮风下雨、暑热寒冬,在完成繁重投递任务的同时,主动承担起帮助孤寡老人的社会责任。打扫卫生、洗衣买菜,小修小补、搬运重物,从未间断。
……
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如东好人”不断进入我们的视野,他们用长期的坚守,为广大如东百姓树立起新时期公民的精神标杆,成为社会推崇的“道德偶像”。
厚植好人成长沃土
“如东好人”为何如此之多?究其根源,就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如东拥有一片孕育好人的道德沃土。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摆在重要位置,开展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设计科学合理的评选机制,培树正确的道德典型价值导向。通过挖掘先进典型、凡人善举,将好人品牌的内生能量发展为推动如东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
“当年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奏响爱国主义的嘹亮军歌。回到故乡这片热土,他们又以军人特有的铁骨柔肠,禀承中华传统美德!”随着老兵符美法抑扬顿挫、饱含深情的话语落下,县民政局道德讲堂现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多年来,我县一直坚持“好人要选树,但选树的好人不能只是‘标本’,应该走向社会、走向百姓,真正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通过道德讲堂、百姓宣讲团、冬训、村级宣传栏、镇级广播站、报刊、杂志、电视等多种形式,不遗余力宣传、推介好人,学习好人、崇尚好人、争做好人的氛围正在形成。
双甸镇七旬老人陆爱泉两年来默默资助了10多个贫困家庭,她说:“年轻时我曾受到过许多好心邻居的帮助,如今我也想做些善事回报这个社会。只要我还有余力,一定会将善事继续做下去”;公交车司机许波群在行车途中,遇到老人倒在地上,立即停车拨打急救电话,直到医护人员将老人抬上救护车,他和乘务员才回到公交车上继续赶路。他说:“救人是我的本能反应,如果不帮一把,良心上肯定过不去。况且车上还载着不少职中的学生,我得为他们做个榜样。”
“好人效应”的影响也带动着越来越多普通市民加入志愿者队伍,许多受到帮助的人也心怀感恩加入奉献社会的行列。目前,我县30多支志愿者队伍,3万多名志愿者长期活跃在如东大地,开展一系列志愿帮扶活动。
让争做好人蔚然成风
“好人”,是文明风气的践行者,是道德风尚的引领者。让有德者有得,让好人有好报,社会才有底气、正气,才能好人频出。
当得知无私照顾邻居40年的“中国好人”管惟川病倒住院的消息后,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民政局等部门负责人来到县中医院,亲切看望管惟川,给她送去急需的医疗费用。高新区三元社区工作人员接到管惟川邻居的求助信息后,第一时间出人出力;县中医院特邀南通市一院外科和麻醉科的专家,为其科学制订手术方案;县红十字会开通了专项捐款账户,用于管惟川的治疗以及今后像管惟川这样的道德模范的救助。如今,老人的身体已经基本康复。
如东国税职工于亚军的妻子身患重病成了植物人,在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于亚军始终不离不弃,精心照料着妻子,夫妻间的真情感染了很多人。在得知于亚军的困难后,如东国税工作人员纷纷慷慨解囊,第一时间筹集了3万多元捐款。县医保中心和红十字会了解情况后,也分别给予政策范围内的帮助。
南通汽运集团有限公司如东分公司员工葛纪军在出车途中,多次不畏险情,勇斗歹徒,帮助公安部门一网打尽两个犯罪团伙,擒获涉案人员20多人,为旅客挽回经济损失5万多元,被评为江苏省道德模范。如今,葛纪军年岁已大,公司特别将他调到后勤岗位,从事相对轻松的工作。
在我县,关爱好人、帮助好人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践行的准则。除了给予好人物质上的关怀,更多的是在全社会倡导尊崇好人、礼遇好人的社会风气,通过大力度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好人的荣誉感。葛纪军所在的如东汽运分公司将他的事迹当成活教材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宣讲,公司上下形成爱岗敬业、友善待人的氛围;中国好人桑万璜、于亚军在退休时,如东国税为他们举办了“中国好人”退休仪式,并专门成立“中国好人工作室”,进一步放大好人效应。
如今,“学好人,做好人,帮好人”的氛围已在如东大地上蔚然成风,层出不穷的“如东好人”,犹如盛开的文明之花,正在释放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