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聚焦主体经济
今年以来,健身器材产品的市场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新店镇抢抓行业风口,加快创新驱动——
特色产业从“重启键”改按“快进键”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1-01-04 字体:[ ]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陆昊 钱海军 陈华)近日,南通市工业设计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新店镇举行,介绍推广先进地区和企业的成功经验。在观摩该镇健身产品工业设计展示中心时,由上海电机学院和新店镇共同打造的若干健身器材设计新品,赢得了众多与会者的密切关注。

健身器材是新店镇的特色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新店现有健身器材企业及配套企业110多家,从业人员7200多人,外贸出口交货量位居华东地区行业之首,被评为“江苏省健身器材之乡”。疫情背景下,国内外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健身需求增加,今年体育健身器材行业市场旺盛。复工复产以来,新店镇健身器材企业抢抓行业风口,加速将创新链注入产业链,让行业发展从“重启键”改按“快进键”。

近日,走进南通宝鹏健身器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款款式新颖的健身器材正在打包、装箱。公司生产厂长范亚宗介绍,这款产品是公司9月份推向市场的哑铃片——“四方球”,外观打破了哑铃片常规的圆形造型:“经过一年多的研发,公司目前已经接到200多万元的订单,以后每月将有200多吨货销往美国。”在南通益峰健身器材有限公司,企业今年投资200多万元引进13台智能焊接机器人和2台激光切割机,通过智能化改造,产品科技含量大幅提升,订单同比增加20%。

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今年以来,新店镇加快各级各类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以创新驱动赋能智造变革。全镇已有60家企业与江苏科技大学、常州大学、南京体育学院等知名学府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合同,邀请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专家为健身器材企业问诊把脉。企业不断研发新产品、新工艺,累计获得“华亮踏步机”“东力新型哑铃”“新天锐TKO”等10多项国家专利。以工业设计为驱动,引进的上海电机学院工业设计中心,以文化赋能产业的多元发展和品牌建设。通过打造“南通工业设计中心带”,辐射江苏、华东、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实现产业和设计对接,为全面提升全镇乃至全县产业创新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与此同时,不少企业都在积极谋划创建自己的健身器材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将“蛋糕”盘子做大。南通尤力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借助上市契机,积极谋划创建自己的健身器材品牌,成功注册“尤力体育”品牌;南通东力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达力斯”自主品牌年销售达8000万元;南通宝鹏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自主品牌“ZGB”产品销量占年销售的10%。

同行是冤家,但在新店镇,上百家健身器材企业却实现了抱团发展,这也得益于该镇企业组织方式的创新。新店镇健身器材业商会创新性探索出“五联”工作法,通过组织联建、人才联培、活动联办、难题联解、发展联动,把100多家会员企业紧紧抱在一起,抗击风浪,不断打造产业航母。不久前,如东县宇杰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工人带着领料单,来到新店健身器材工业园钢材仓库拉生产急用的钢材。公司负责人介绍,商会与钢铁厂签订集体采购协议,企业保护价购买比自行采购每吨节约80元,还省去了一笔仓储费用。新店镇健身器材行业全年使用钢材10万吨,仅此一项就节约800万元。“过去企业间也经历过恶性竞争、相互挤压的阶段,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只有抱团作战,才能合作共赢。”新店镇健身器材业商会党总支书记宗国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