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东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发改委 发布时间:2014-01-17 字体:[ ]

——2014年1月11日在如东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周春霖

 

各位代表:

我受县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3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按照“三争三实”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社会持续向好,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总量增长超过预期。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536亿元,增长12.2%,比年计划高0.2个百分点。一产增加值预计实现57.5亿元,同比增长8%。二产增加值预计实现268.5亿元;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完成619.32亿元,增长24.28%,超年计划7.28个百分点;建筑业预计完成施工产值470亿元,同比增长29.1%。三产增加值预计实现210亿元,应税销售收入完成202.7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7亿元,同比增长12.8%,比年计划低3.2个百分点。完成财政总收入102.43亿元,增长27.45%,高出年计划7.45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66亿元,同比增长26.4%,高出年计划6.4个百分点。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24.5亿美元,同比增长90%,超年计划82个百分点;出口预计完成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1%。

(二)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2亿元,增长25%,与年计划持平。其中工业投资260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列五县市第二位,低于年计划3.5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50.5%,设备增值税抵扣额5亿元,全市领先。服务业投资92亿元,增长42%,增幅列五县市第一位,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投入总量达到37.3亿元,增长98.5%。重点项目投资超计划,全县实施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90个,同比增加59个。2个省级重大项目、11个市级重大项目完成年度计划,31个县级重大项目实现投资额53亿元,同比增长34%。基础设施投资名列全市前茅,预计交通基础设施全年完成投资25.6亿元,新增干线公路总里程99公里。海洋铁路将于近日开通,临海高等级公路(如东段)、苴东线(掘港岔河段)等建成通车。全年实施市政工程24项,完成投资额20亿元。房地产投资大辐度增长,全年预计房地产开发量为22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额42.6亿元,同比增长77.3%。

(三)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园区支撑作用逐步增强,洋口港LNG年接卸量达到290万吨,同比增长25%,成为省重点物流基地;如东经济开发区列入省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年应税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沿海经济开发区新材料、新医药、新型农药等产业发展迅速,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突破150亿元;循环经济产业园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区“圈区管理”通过省预验收,成为全省唯一的第四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完成新兴产业项目投入105亿元,占工业投资的40%以上,实现新兴产业产值3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3%,完成年计划。科技创新稳步提升,完成产值57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8%,完成年计划。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25%,完成年计划。全县规模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6%,完成年计划。企业上市取得新进展,如通机械、亚振家具、利田科技3家企业上市材料已报会待批,在南通市列首位;通轮模具和宇迪光学2家企业与机构签约,正式开始新三板挂牌工作。

(四)发展要素得到有力保障。努力化解资金瓶颈,利用外资难中求进,预计完成注册外资7.1亿美元,同比增长24.1%,超年计划16.1个百分点,到账外资3.3亿美元,增长3.1%,完成年计划。预计市外民资到账98亿元,同比增长17%,低于年计划3个百分点。争取上级投资和补助资金19.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争取省级以上预算内专项扶持资金3亿元,已到账1.9亿元。预计银行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54亿元,全县直接融资12.6亿元。用地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争取各类用地指标4714亩,新增二三产业供地5252亩,规模总量再创历史新高。电力要素得到有效供给,工业电力增容34.04万千伏安,工业用电量29.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人才引进工作不断强化,组织开展各类招聘洽谈会56场次,提供就业岗位3.7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6万人。

(五)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开发加快推进,全年完成房屋征收140万平方米。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强化,城市环境秩序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引江供水支线管网升级改造加快实施,新增受益人口16.45万。全面完成绿化造林任务,新增造林2.5万亩,新增绿化示范村8个。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进展顺利,230个行政村均通过市级考核验收。积极推进企业实施节能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项目。区外化工企业关停并转迁全面完成,66家区内企业完成专项整治。累计建成12个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生态县建设通过国家考核验收。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

(六)民生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00元,同比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500元,同比增长11.1%,分别低于年增长目标4.9个和3.4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省市目标值内。城镇五大职工保险覆盖率不断提高,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7%。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年度任务。教育、卫生、食品药品、文化体育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江苏省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有针对性的开展鼓励符合条件再生育工作,再生一孩生育证发放数同比增长35%左右。广电事业迅速发展,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社会管理创新扎实推进,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均得到良好发展。

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县经济顶住下行压力,保持了积极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不容忽视:一是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老龄化程度高等因素影响就业创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低于预期目标。二是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内外资引进增幅下滑,银行工业贷款增加不多,致使工业投入增幅未达年度计划目标。三是受内外需疲软,消费刺激政策陆续到期,网上购物发展迅速,公务消费明显下降等综合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低于预期目标;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和资金成本上升,新兴经济市场经济疲软,出口增速未达年初预期。四是主要载体支撑作用不强、产业集聚度不高、城镇化率偏低等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质量效益的提高。在新的一年,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矛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及安排依据

2014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致力改革创新、奋力赶超争先的重要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的主基调是:

1、高点定位。根据我县“十二五”规划和沿海开发赶超争先的目标,我县目前主要经济指标在江苏沿海十四县市中处于中游水平,与“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加之我县经济总量相对偏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继续保持高点定位、积极进取、量质并举的主基调,付出更大的努力,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在较快的发展中解决经济发展总量偏小、质量不高、结构偏轻以及累积下来的深层次问题,使经济进入健康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2、稳中求进。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的方针,紧紧抓住扩大内需、转型升级、发展实体经济这一战略基点,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措施,在港口开发、产业集聚、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支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发挥经济工作考核导向作用,在强调增量发展的同时,把经济增长引向质量竞争、消费拉动、效益牵引的内生性增长道路上来,加大质量效益指标在经济工作考核中的比重。

3、求真务实。积极把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兼顾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努力提升五大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强化镇村改善民生的责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改革创新、生态环保、惠民富民之间的关系,直面挑战,化解难题,提升对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真正在经济工作上出实招,经济发展上出实效,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目标安排如下:

1、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00亿元,增长12%。其中一产增加值60亿元,增长3%。二产增加值300亿元,增长12%;工业应税销售720亿元,增长16.3%。三产增加值240亿元,增长12.5%;服务业应税销售253亿元,增长25%。财政总收入完成128亿元,增长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0亿元,增长23%。

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0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工业投入完成310亿元,同比增长20%;服务业投入完成130亿元,同比增长40%。新批注册外资完成8亿美元,同比增长13%;注册外资到账完成3.3亿美元,与去年持平;市外民资项目投入额完成6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亿元,同比增长13%。进出口总额实现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出口总额完成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0%。

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4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比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省要求。

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2400元,同比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100元,同比增长12%。

5、重点项目建设安排:全年实施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0个,计划总投资490.50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13.21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196.79亿元,今年计划投资50.93亿元;新建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293.71亿元,今年计划投资62.28亿元。全年实施的40个重大项目中,基础设施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89.09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8.89亿元;工业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213.93亿元,今年计划投资64.27亿元;服务业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159.8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5.75亿元;社会事业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17.7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8亿元;农业项目1个,计划总投资9.98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5亿元。

三、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为全面实现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全县上下必须真抓实干,迎难而上,加快幸福如东建设步伐,奋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更加突出沿海开发,争创经济发展新优势。积极实施陆海统筹发展配套改革,进一步强化港口引领功能,大力推进港口码头航道和仓储物流集疏运体系建设,切实加强临港工业区功能性配套建设,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和竣工投产,加快洋口港新城开发建设速度,迅速形成港口集聚效应,打造港口新形象。以如东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沿海开发区创建省级生态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区建设国家中心渔港为抓手,不断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积极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兴增长点。进一步提升五大园区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力争沿海地区重要经济指标增幅不低于20%,在全县的贡献份额同比提升8%以上,全力打造沿海经济“升级版”。

(二)深入挖掘需求潜力,拓展经济发展动力源。一要进一步扩大有效投入。坚持聚焦项目,以有效投入促发展。抓紧制定重大项目前期管理办法和“零收费”优惠政策,健全完善重大项目目标责任制,重点抓好40个超5亿元重大项目的实施进度,确保14个项目竣工。进一步提高投入质效,确保技改投入占全部工业投入比重继续保持全市领先,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占全部服务业投入比重达40%以上,较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二要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生产生活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积极培育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消费热点,把培育竞争力强、产业发展引领作用明显的服务业大企业放在突出位置。三要进一步促进外贸出口。大力提升出口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外贸企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的份额。支持中天科技等企业到国外设立工厂、地区性营销中心、品牌直销店,进一步扩大出口。

(三)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组织实施《如东县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培育五大新兴产业,推进10个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现应税销售收入350亿元;积极打造销售规模10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链7个,实现应税销售超70亿元;力争全年新兴产业完成投资140亿元,占全部工业投入45%。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50个,新增“三创”核心园区面积5万平方米,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件。加强企业上市梯队培育,鼓励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确保全年引进直接融资不少于10亿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集聚水平。积极实施《如东县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重点建设12个服务业集聚区,当年投资额争取达到30亿元,吸纳入驻企业和经营户总数达到1600家,年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争创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家、市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1家。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企业,确保全年新增重点服务业企业30家,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5家,其中5亿元以上企业达到5家以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发展特色生产基地。加快推进现代农渔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重点建设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如东出口蔬菜加工示范区、江苏省如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三大特色基地,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继续深化城乡统筹,全面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强势推进城市建设。要继续加大县城建设力度,稳步推进长沙、洋口两个沿海重要节点镇和岔河、栟茶、河口三个市级中心镇建设。积极研究制定促进人口集聚的政策措施,着手实行户籍、生育、教育、养老制度改革,合理布局学校、医院、养老等公共资源,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和外来人口落户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全县实施房屋征收项目 58个,总征收房屋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实施房地产开发项目36个,完成开发总量150万平方米,投资额达到40亿元。大力实施交通工程。全年交通工程投资达到24亿元以上,通洋高速一期、225省道南延、苴东线岔河袁庄段等重点工程项目建成通车,海启高速、港城中通道、334省道如东东段等项目加快推进。全年修建农桥不少于230座、农路不少于260公里。积极创建生态家园。加快绿色如东建设,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加强工业污染、生活污染、餐饮业污染、船舶污染和水产养殖业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强化工业废气污染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控制、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稳步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五)坚持以人为本方针,切实提高民生幸福指数。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多渠道、多方位提高农民收入,建立基本社会保障待遇增长机制,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增18000人。全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总量4486套,共59.5万平方米。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有序组织“单独二孩”政策的启动和实施工作,引导符合生育政策的夫妻按政策有计划再生育。加快发展公共文化体育事业、养老健康产业、传媒影视产业。全年实施千万元以上民生社会事业项目26个,投资6亿元以上。全面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处理,完善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做好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进一步抢抓机遇,放大优势,创新举措,更加主动,更加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为建设现代化新如东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