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东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 如东县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0-02-04 累计次数: 字体:[ ]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9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紧扣全力争当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社会发展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总体改善。较好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预计(下同):

——地区生产总值1020亿元,增长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7亿元,同比略有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亿元,增长5.5%;

——外贸进出口总额385亿元,下降4.5%,其中,出口140亿元,增长3%;

——注册外资实际到账3.2亿美元;

——新兴产业产值占比30%;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60家;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3%;

——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2%;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6.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

——城镇登记失业率1.75%以内;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1%,完成市下达目标;

——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市下达目标;

——水环境质量改善,未完成市下达目标。

上述17个主要指标,9个指标达到或超过年度目标,包括注册外资实际到账、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登记失业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主要污染物减排等指标。但是受宏观环境影响,特别是中美贸易战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不断增多,及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的综合影响,面临的形势、问题比年初预计的更为复杂、更为严峻,部分年初目标未能实现。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低于预期 0.5 个百分点,但增幅仍居全市第一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7亿元,低于预期2.8亿元,同比略有增长,主要受减税降费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于预期0.7个百分点,主要受服务业、房地产业投资放缓等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低于预期3.5个百分点,主要受县内消费市场发展水平不高、生活性服务业网点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综合影响;外贸进出口总额385亿元,同比下降4.5%,受中美贸易战影响,我县涉及产品范围大、企业数量多,对出口增长产生很大影响,2019年国内天然气市场价格频繁波动,且遇LNG管廊意外事故,造成进口量下滑;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低于预期0.48个百分点,高新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低于预期2.5个百分点,主要受统计核查调整影响;水环境质量改善,未完成市下达目标,但我县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全省第三。

(一)三大需求协调发展,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20亿元,增长7%,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增速居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57.7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到达48.16亿元,税收占比8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8%,服务业投资增长5.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亿元,增长5.5%。实现进出口总额385亿元,下降4.5%,其中,出口140亿元,增长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4%、8.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5%以内。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2个,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0个、服务业项目12个。

(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实体经济稳步提升

工业经济量质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工业应税销售1697亿元,增长18.4%。工业入库税金52.32亿元,增长11.38%。工业用电量增长7%。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建立健全重点发展产业培育机制,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六大重点发展产业培育成效初显,长三角(如东)安全产业园获评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坚持“本质安全、绿色高端”,推动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服务业经济平稳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6.1%。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800亿元,增长14.3%。五大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2%。完成“个转企”150家,新进规上企业25家、限上企业40家。洋口港现代物流园成功创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洋口港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营。如东小洋口旅游度假区被授予“中国温泉之乡”称号。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增高标准农田14.5万亩。新增高效设施农田2.57万亩。新增亿元农业项目9个,总投资达到12.1亿元。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8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5家。新增农业龙头企业7家。我县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建筑业稳步提升。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70亿元,增长7%。江苏顺通和五建控股两家特级资质建筑业企业积极参与境外工程承包,江苏顺通2019年新签外经合同额2971.8万美元。

(三)创新改革步伐加快,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科技创新纵深推进,高质量发展创新支撑体系逐步形成。新增科技扶持资金、科技贷款超9000万元。组织产学研合作活动59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25项。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幅超过30%。如东半导体科技创业园获批省级科技孵化器。中天科技荣获“全国质量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三美化工、中天电气被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诺德新材料等10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正化工、新农化工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恒辉安防等6家企业申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人入选省“双创”人才、12人入选2019年“扶海英才”计划。“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覆盖,完成“2330”改革目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东和、锦恒两大集团实体化运营。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实现县内行政执法部门全覆盖、随机抽查两库一单全建立。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三个全覆盖”有效推进,土地流转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预期目标,社会化服务联盟建设加快推进。成功举办第二届金牛奖颁奖晚会,进一步营造关心企业、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教育、医疗、物价、社会信用等重点领域改革扎实开展。

(四)开放融合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实现突破

主动融入“大开放”,中天、大东等20余家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有力促进县相关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业态更新。成功举办第十三届海洽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成效显著,聚焦美、日、韩及欧洲等国家开展高效招商,签约项目82个。总投资680亿元的海上风电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450亿元的金光项目和总投资200亿元的桐昆项目开工建设,中化现代植保产业园项目签约落户,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如东,有力促进了我县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率先形成产业共兴、资源同享、互惠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如东LNG接收站扩建项目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能源岛规划写入《全国沿海与长江干线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码头布局发展意见》,海启高速通车、通如城际铁路初步纳入长三角一体化交通规划,如东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五)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发展更趋协调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三河六岸”、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完成悍业路、金沙江路、海花路、范堤路等交通建设改造工程。完成范堤路、牡丹江路、东环路等道路管网配套,基本完成城区纳管“十个必接”目标,生活污水收集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如东“好人馆”全面建成,浅水湾“好人广场”整体出新。新增城市公共绿地16.3万平方米。我县获评“江苏省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栟茶、外农等5个镇区污水处理厂安装调试,建成镇区污水收集主干管网61.3公里,疏浚河道800余条,新增河道绿色生态景观工程6500亩。“厕所革命”扎实推进,新建三格式农村改厕15800余户。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完成69公里,改造农桥95座,农村公路养护提升和路域环境整治各完成500公里。特色田园乡村、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城乡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实施“清水绿岸”提质行动,坚持河岸共治、水陆兼顾,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修复,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深入开展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秸秆禁烧等源头治理工作,空气质量全省领先。组织开展电镀、浸胶手套、印染、水泥砖等行业和“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关闭浸胶手套企业18家、印染企业3家、水泥砖企业52家,整治“散乱污”企业59家。内河航道沿线非法码头整治、废品回收行业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有效推进。

(六)社会保障更加完善,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新创建省优质园3所,义务教育在省质量监测中合格率达到100%,中考成绩全市领先,高考本科上线率等主要指标全省领先。县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面达标。五大医疗中心正式运行,县人院外科大楼即将建成投用。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000余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500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8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5%以内。全县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7.62万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实施危房改造243户,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社会治理务实高效。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雪亮工程建设等基础工作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重点信访案件百日攻坚”活动有效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有效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有力保障了两会、国庆等重大活动、重大节日期间的社会安全稳定。

2019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在计划执行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传统产业转型不快,新增长点尚在孕育。服务业经济发展不快,消费品市场运行放缓,市场活力有待增强。水、气等要素成本高于周边地区。园区对经济发展贡献份额有待提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难度加大。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仍不充分。水污染防治短板明显。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压力加大。金融、安全等领域风险不容忽视,社会治理能力仍需加强。

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县正处于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窗口期,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机遇叠加,港口优势、空间优势、载体优势将进一步彰显,这都将为如东新一轮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我们将紧扣争当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持续放大如东元素、彰显如东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

现提出2020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经济发展稳中提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服务业投资增长6.5%;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4.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件。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以上;注册外资实际到账3亿美元;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家。

——城乡发展同步提升。建筑业总产值达到630亿元,增长10%;耕地保有量159.88万亩;城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78.5%;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99.9%;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220元。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万元GDP能耗下降完成市下达任务;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市下达任务;PM2.5平均浓度低于33微克/每立方米;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地表水省考以上断面优于III类水质比例达到33.3%。

——人民生活稳步改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于经济增长;城镇新增就业8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每千人职业(助理)医生数到达2.45人;年收入7000元以下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率100%。

上述目标安排,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要求:一是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科学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点,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目标安排上更加突出产业转型升级、质量效益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各地、各部门在盘活存量、结构调整、提质增效上用功发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体现争当“排头兵”的要求。争当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保持高点定位,统筹谋划“十四五”长远发展,在考虑目标可达性的前提下,自我加压、积极作为,通过指标安排传递压力,催生动力,激发活力,在保持中高速发展中加快跨越赶超步伐。三是体现实现“两个目标”的要求。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从目前看,预期目标与实绩之间还存在一些差距。要实现“两个目标”,就必须要紧抓短板差距、统筹民生保障,激发各方力量、引导市场预期、增强社会信心,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如东。

三、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为全面实现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全面落实各项工作部署,为发展速度争第一、百强排名升十位,全力争当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打好坚实基础。

(一)打造产业高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深化重点发展产业挂钩培育机制,加快培育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安全防护、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六大重点产业。大力实施大企业倍增培育计划、企业能级“双十”计划,重点加大“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力度,推进企业上市,力争2家企业上市、3家企业报会。引导重点企业围绕品种质量、装备提升、制造业+互联网等内容实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全年实施重点技改项目50个,培育省市级智能车间3个。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工作,提高土地产出率。开展织造业规范整治,促进织造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大力实施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提升服务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工作,全年力争完成“个转企”200家,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0 家、限上贸易企业40家,新增应税销售5000万元以上企业10家,亿元以上企业5家。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重点加快小洋口旅游度假区、洋口港现代物流园和生命健康产业园等集聚区建设。依托中天科技、桐昆、金光等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在科技服务、设备采购、物流运输等方面找准切入口,培育服务业新增长点。推动现代农业新发展。建立146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9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全年新增高标准农田10万亩,新增产值超亿元特色产业集聚区1个。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渔场15家,新增县级以上农产品龙头企业15家以上。加快发展建筑业。聚焦做大做强建筑业企业,以市场监管为抓手,促进企业优胜劣汰。坚持品牌战略,内抓管理,外拓市场,大力实施“走出去”和“接轨上海”战略,力争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30亿元。

(二)坚持项目为王,提升园区发展水平

全面落实“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完善重大项目挂钩联系机制,突出重大项目优先化、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着力破解各类瓶颈制约,确保金光、桐昆、海上风电、LNG能源岛等重特大项目按序时推进。牢固树立“一切盯着大项目干、一切围绕大项目转”的鲜明导向,紧盯苏南、上海等地开展精准招商,围绕壮大特色产业,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经济社会效益好的优势项目,不断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积极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全年确保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9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不少于20个。坚持跨江融合发展,推进各载体平台加强与沪苏地区品牌园区的共建合作,采取“合作建设” “飞地经济”等模式,共建“区中园”“园中园”“园内集聚区”。突出核心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引进和人才人力储备,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水平,争创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创新型园区,持续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加快提高园区贡献份额。

(三)坚持创新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潜能

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协调推进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科技孵化器、科技产业园、众创社区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企业创新服务水平。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支持重点企业建立高水平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全年培育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4个,组织省级新产品新技术鉴定5个。组织产学研活动10次以上,实施产学研项目80个。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释放改革动力。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2330”改革成果,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减税降费、降本减负等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设立 “如东企业家日”,办好“县长质量奖”“金牛奖”“金梧桐奖”评选活动,加大对民营企业家的表彰和宣传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陆海统筹改革,创新重大项目落户机制,打造洋口港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品结构、经营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积极稳定外贸增长。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探索外贸发展新路径。继续实施好境内外百展计划,组织好广交会、华交会和国外知名展会。积极发挥洋口港保税物流中心(A型)作用,构建出口增长新优势。积极开拓互联网+外贸、海外仓等新兴贸易业态,培育、引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

(四)加快城市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快城市功能提升。高标准推进“三河六岸”、三号街区、鹤鸣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精心打造城市新亮点。加快实施城市网格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提升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继续推进县城污水纳管改造和污水管道连接工程,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房地产开发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新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70万平方米以上,大力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倾力打造港口、风电、海鲜、温泉等独特城市符号,持续提升城市影响力,确保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启动海启高速如东互通至如东城区连接线项目改造工程,全力推进223线改造、八号桥修建、洋骑线等工程建设,全年实施农村公路30公里,建设桥梁20座,农村公路养护提升及路域环境整治各200公里。力争城市公交枢纽站、栟茶公交回车场、岔河客运站等工程年底前投入使用。提升农村生活品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方针,大力推进特色田园乡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因村制宜,整合资源,打造特色,建成一批现代农业观光精品园,培育一批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一批特色风貌村庄,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五)强化污染防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打赢碧水保卫战。持续抓好“清水绿岸”提质行动,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强化河道生态修复和保护。加快实施乡镇污水处理PPP项目和县城污水纳管改造项目,提高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深化工业污染防治,严格环境准入,加大印染、电镀等重点行业执法监管力度。推进上级环保督察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交办问题按时“清零”。打赢蓝天保卫战。严格用能管理,加强总量控制,严禁新上高耗能项目。实施燃煤控制,加快供热管网建设,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大力控减工业废气,全面推行“绿色施工”,持续深化秸秆“双禁”,提升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力争全县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33微克/立方米以下。打赢净土保卫战。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环境管理体制,制定并组织实施《如东县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和专项治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投放覆盖率达到70%。加大餐厨垃圾规范化管理,城市餐厨废弃物处理全覆盖。加强建筑垃圾处理,强化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管理。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开展土壤修复治理。

(六)保障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促进居民持续增收。大力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新增城镇就业8500人。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家庭农场联结体,重点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推动社会保险精准扩面,持续提高城乡基本养老等各类保险覆盖率。精准开展扶贫帮困,对新增低收入人口,逐一落实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方案,全面消除人均7000元以下贫困现象。强化公共服务供给。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加快医养融合发展,不断满足基层养老服务需求。推进宾山初中、解放路小学等重点教育工程项目建设,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健全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服务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加快港口医院等项目建设进度,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信用如东”大数据平台作用,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切实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代表,2020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重大而艰巨,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同心协力,开拓进取,为全面完成2020年各项目标任务、全力争当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而努力奋斗!

如东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执行情况及2020年计划指标安排

指标

单位

2019年执行情况预计

2020年计划安排

绝对值

增幅(%)

绝对值

增幅(%)

1.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020

7

-

7左右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57.7

同比略有增长

-

4以上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

9

-

8.5

4.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

7.3

-

10以上

其中:工业投资

亿元

-

8

-

12

服务业投资

亿元

-

5.5

-

6.5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95

5.5

419

6左右

6.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2.2(新口径)

2.3(新口径)

7.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16.4

18

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

%

43(新口径)

44.5(新口径)

9.外贸进出口总额

亿元

385

-4.5

400

4以上

其中:出口总额

亿元

140

3

147

5

10.注册外资实际到账

亿美元

3.2

3

11.建筑业总产值

亿元

570

7

630

10

12.新兴产业产值占比

%

30

32

13.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

5

4

14.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

60

60以上

15.耕地保有量

万亩

159.88

159.88

16.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46.1

48

17.城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

%

78.2

78.5

指标

单位

2019年执行情况预计

2020年计划安排

绝对值

增幅(%)

绝对值

增幅(%)

18.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

%

99.8

99.9

19.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

160.4

220

20.万元GDP能耗下降

%

3.1

完成市下达任务

21.主要污染物减排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2082

完成市下达任务

二氧化硫排放量



34.23

氨氮排放量

187

氮氧化物排放量

425.99

22.PM2.5平均浓度

微克/立方米

31.8

33以下

23.空气质量达到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

%

83.8

80以上

24.地表水省考以上断面优于III类水质比例

%

9.1

33.3

2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4

快于经济增长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7

快于经济增长

26.城镇新增就业

8000

8500

27.城镇登记失业率

%

1.75

2以内

2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

3以内

3以内

29.每千人职业(助理)医生数

2.3

2.45

30.年收入7000元以下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率

%

10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