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按照“三争三实”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社会持续向好,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总量增长超过预期。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536亿元,增长12.2%,比年计划高0.2个百分点。一产增加值预计实现57.5亿元,同比增长8%。二产增加值预计实现268.5亿元;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完成619.32亿元,增长24.28%,超年计划7.28个百分点;建筑业预计完成施工产值470亿元,同比增长29.1%。三产增加值预计实现210亿元,应税销售收入完成202.7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7亿元,同比增长12.8%,比年计划低3.2个百分点。完成财政总收入102.43亿元,增长27.45%,高出年计划7.45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66亿元,同比增长26.4%,高出年计划6.4个百分点。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24.5亿美元,同比增长90%,超年计划82个百分点;出口预计完成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1%。
(二)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2亿元,增长25%,与年计划持平。其中工业投资260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列五县市第二位,低于年计划3.5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50.5%,设备增值税抵扣额5亿元,全市领先。服务业投资92亿元,增长42%,增幅列五县市第一位,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投入总量达到37.3亿元,增长98.5%。重点项目投资超计划,全县实施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90个,同比增加59个。2个省级重大项目、11个市级重大项目完成年度计划,31个县级重大项目实现投资额53亿元,同比增长34%。基础设施投资名列全市前茅,预计交通基础设施全年完成投资25.6亿元,新增干线公路总里程99公里。海洋铁路将于近日开通,临海高等级公路(如东段)、苴东线(掘港岔河段)等建成通车。全年实施市政工程24项,完成投资额20亿元。房地产投资大辐度增长,全年预计房地产开发量为22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额42.6亿元,同比增长77.3%。
(三)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园区支撑作用逐步增强,洋口港LNG年接卸量达到290万吨,同比增长25%,成为省重点物流基地;如东经济开发区列入省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年应税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沿海经济开发区新材料、新医药、新型农药等产业发展迅速,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突破150亿元;循环经济产业园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区“圈区管理”通过省预验收,成为全省唯一的第四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完成新兴产业项目投入105亿元,占工业投资的40%以上,实现新兴产业产值3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3%,完成年计划。科技创新稳步提升,完成产值57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8%,完成年计划。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25%,完成年计划。全县规模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6%,完成年计划。企业上市取得新进展,如通机械、亚振家具、利田科技3家企业上市材料已报会待批,在南通市列首位;通轮模具和宇迪光学2家企业与机构签约,正式开始新三板挂牌工作。
(四)发展要素得到有力保障。努力化解资金瓶颈,利用外资难中求进,预计完成注册外资7.1亿美元,同比增长24.1%,超年计划16.1个百分点,到账外资3.3亿美元,增长3.1%,完成年计划。预计市外民资到账98亿元,同比增长17%,低于年计划3个百分点。争取上级投资和补助资金19.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争取省级以上预算内专项扶持资金3亿元,已到账1.9亿元。预计银行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54亿元,全县直接融资12.6亿元。用地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争取各类用地指标4714亩,新增二三产业供地5252亩,规模总量再创历史新高。电力要素得到有效供给,工业电力增容34.04万千伏安,工业用电量29.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人才引进工作不断强化,组织开展各类招聘洽谈会56场次,提供就业岗位3.7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6万人。
(五)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开发加快推进,全年完成房屋征收140万平方米。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强化,城市环境秩序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引江供水支线管网升级改造加快实施,新增受益人口16.45万。全面完成绿化造林任务,新增造林2.5万亩,新增绿化示范村8个。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进展顺利,230个行政村均通过市级考核验收。积极推进企业实施节能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项目。区外化工企业关停并转迁全面完成,66家区内企业完成专项整治。累计建成12个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生态县建设通过国家考核验收。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
(六)民生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00元,同比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500元,同比增长11.1%,分别低于年增长目标4.9个和3.4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省市目标值内。城镇五大职工保险覆盖率不断提高,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7%。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年度任务。教育、卫生、食品药品、文化体育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江苏省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鼓励符合条件再生育工作,再生一孩生育证发放数同比增长35%左右。广电事业迅速发展,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社会管理创新扎实推进,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均得到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