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东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发改委 发布时间:2011-01-19 字体:[ ]


——2011年1月7日在如东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潘友兵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全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计划安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0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县上下以“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为目标,努力化解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困难,积极抢抓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围绕“两集聚、两突破、两促进”的工作思路和“求高、求实、求好、求快”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沿海开发战略,继续凸现工业主体,突破港口开发,突显城乡建设,主攻有效投入,强化招商引资,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县经济总体平稳,并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基本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预期目标。

(一)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5亿元,同比增长22.7%,完成年计划,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000万元,增长22.5%。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87.2%。完成财政总收入50.38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9.04亿元,同比增长24.16%,均完成年计划。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不断提高,在全国百强县行列中位次前移5位,位列第67位。

工业持续增长。预计实现规模工业产值860亿元,同比增长37.9%;全部税统销售收入340亿元,同比增长33.5%,均完成年计划。骨干企业支撑明显。预计全县新培植规模以上企业102家,累计达到1040家,税统销售超5000万元的企业有95家,累计实现税统销售197亿元,平均增幅达36%,净增总量拉动全部工业21个百分点。工业结构加快调整。纺织服装、化工医药、机械电子、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的支柱作用不断增强,风力发电、光伏电池等新兴产业的占比逐步提高。建筑业持续扩张。预计建筑业增加值达到36亿元,同比增长16.4%;完成施工产值200亿元,同比增长16.2%,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新签对外合同额等均创历史新高,综合实力上升至全省第13位。南通五建、江苏顺通被评为“全国优秀施工企业”,跻身全省建筑业综合实力50强行列。

服务业发展良好。预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6.3亿元,同比增长 26.7%。服务业税收贡献进一步加大,有望实现8.7亿元,增长40.7%,其中地税收入6.4亿元,增长50%,占地税总收入的50%。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我县首个五星级酒店雷迪森大酒店、规模最大的华润苏果超市等建成开业,规模最大的现代餐饮集聚区港汇海鲜美食城全面竣工,洋口化工物流园区仓储中心、鑫泰医药物流中心、银河纺织品市场二期、如东汽车交易城等一批项目相继开工或竣工。新兴服务业和金融邮电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不断升温。“海上迪斯科”、刘埠度假村等重点旅游项目入选“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品牌线路,预计来我县游客达143万人次,同比增长11.7%。

农业稳步发展。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46.7亿元,增长14.5%。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98.66万亩,总产量89.42万吨,同比增长1.52 %。高效农业进一步发展。全县新建扩建300亩以上设施农业园区6个,新增高效农田面积15.3万亩、标准钢架设施大棚面积5.5万亩、高效渔业面积4.5万亩、规模畜牧业养殖场118家,生猪规模出栏4.75万头,肉禽规模出栏113.4万羽。农机化工作获得长足发展。争取国家政策性农机补贴1121.4万元,新增插秧机376台,插秧机保有量位于全省前列。

(二)三大需求全面增长,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投资规模大幅提升。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75亿元,同比增长39.3%,其中规模投资达到247亿元,同比增长40.5%;工业投入达233亿元,增长40.8%,其中规模工业投入达210亿元,增长42%,均完成年计划。中天科技骨架式光纤光缆技改、湘园化工、柏林钢结构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东公司、通用机械、东方明珠等退城进区项目顺利实施。积极抢抓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机遇,积极开展向上申报,全县共有150个项目获得国家和省扶持资金4亿元。

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全县消费市场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再上新台阶,预计达到153亿元,增长20.1%,完成年计划。城乡市场零售额基本保持同步增长水平;住宿餐饮业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增速达23%;“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等工作深入推进,全年家电下乡产品预计销售量达6.6万台(件),为同期的2.12倍。

出口恢复稳步增长。预计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达到9.5亿美元,完成年计划,同比增长28.4%。其中自营出口总额达7.8亿美元,完成年计划,同比增长27.9 %。招商引资难中求进。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如东沿海经济合作洽谈会。全年预计完成新批注册外资6.3亿美元,外资到帐3.5亿美元;引进县外境内注册资金58亿元。民营经济得到发展。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同比分别净增3200户和1600户,完成年计划。“三名”工作取得新进展,“快达”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新增江苏省名牌产品6个。

(三)结构调整措施有力,发展方式逐步转变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预计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7.2%,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长速度快于规模工业增长速度,占比达到31%,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预计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69.7亿元,增长63.2%,占规模以上工业投资比重同比提高8.3个百分点。金融业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8亿元,同比增加33亿元。县升泰担保公司全年担保额达4亿元,应急互助协会全年提供过桥资金超4亿元。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落户如东,顺通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运转正常,保利达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正式挂牌营业,企业的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企业上市奋力推进。九九久科技成功上市,新进入上市轨道企业2家,新进入上市重点后备企业8家。

科技创新不断增强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60项。重新认定省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家,培植认定民营科技企业53家,认定省以上高新技术产品20个,申报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5类259项,已获准立项24类109项。全县专利申请量2633件、授权量964件,分别增长176%和32.8%。 

节能减排成功收官节能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节能应急调控工作扎实有效节能降耗、循环经济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预计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6%左右,完成“十一五”目标。全年依法关闭污染企业17家、搬迁化工企业12家、淘汰染煤锅炉22台。预计规模工业总能耗为76万吨标煤,产值能耗同比下降20%。加大对重点区域的水环境专项整治力度。全年工业COD减排同比下降11.3%。

(四)港口建设进程加快,沿海开发成效显著

港口开发扎实推进。项目审批取得新突破。洋口港水域开放范围获南京军区批准;洋口港LNG重件码头和LNG码头实行临时开放、石化码头岸线获交通部批准。赛得利差别化化学纤维项目获得相关省级职能部门的批复。太阳岛三期获得省海洋局环评和海域论证批复并获得省发改委核准。涉港招商取得新成效。中石油江苏LNG项目实现外资到账1.42亿美元。由中石油河北华港燃气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LNG配送中心项目已完成公司注册,并实现到账1亿元。LNG冷能项目已经完成环评、安评报告编制。关键工程取得新形象。LNG接收站、太阳岛三期、管线桥、口岸联检大楼等工程按序时推进。太阳岛消防站及综合服务区工程主体结构已经完工。临港工业区一期基础设施达到三通一平的要求,二期围垦工程已经全线合拢。

载体建设成效显著。如东经济开发区三期污水泵站、黄河路东延工程、110KV恩民变电所、北区2平方公里雨水管道配套工程以及供热支线管网等工程相继竣工,实施了黄河路、鸭绿江路亮化工程,完成了淮河路西延、牡丹江路西延等路段两侧的绿化工程,绿化面积达24.6万平方米。沿海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固废焚烧等重点配套项目投入运行,热电联供等项目有序实施,海印寺东侧堤顶公路、黄海五路西段、景观广场、二期20kv供电配套等全面竣工。东安科技园区国家级“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区圈区管理试点区”申报工作进展顺利,污水处理厂即将竣工。沿海旅游经济开发区实施了区内景观水系环境的整治工程和南北主干道工程,旅游接待中心周边九曲桥海景石、观海长廊等一批景点相继建成,旅游文化内涵和景点集聚度进一步提升,被授予“中国旅游文化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称号。

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风电场建设加快推进,当年新增装机容量10万千瓦,累计并网发电超过20亿度;风电产业链不断延伸,海装风电、明阳风电、丹麦维斯塔斯等风电装备制造项目顺利落户和建设,海力风电公司的塔筒正式进入市场。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强生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产能达到95MW。生物质发电进入良性轨道,秸杆发电全年上网电量近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主体工程即将竣工。户用沼气发电进一步推广。我县被授予“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

(五)基础建设强势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城乡面貌大改观。城乡规划管理进一步加强。县城新城区、工业区控规编制完成规划评审成果,老城区控规整合完成初步规划方案,县城73平方公里规划区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实施市政重点工程18项,完成投资超10亿元。县城东二环、西环路和新城区珠江路西延等全面竣工通车,老城区青园路、幸福路、南闸路等建成,海花桥主体工程完工,如泰运河南岸景观带、掘苴河绿化景观带全面建成。县行政中心大楼投入使用。拆迁工作取得进展,全年实施拆迁项目8个,拆迁房屋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开发项目健康有序。县城实施房地产开发项目18个,全年完成开发量80万平方米,预计完成投资26亿元。城市绿化工作加快发展。当年绿化面积达218亩,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完成年计划。

交通建设大提速。全年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7个,总投资12.39亿元,全年完成投入超15亿元。通洋高速公路项目建议书已获省发改委批复,计划春节后正式开工建设;海洋铁路完成总工程量的78%;临海高等级公路如东先导段已开工建设,省道225新线实现简易通车,北延段开工建设;苴东线城区段基本建成,长兵线等工程相继完工。

新农村建设大推进。集居点建设扎实推进。全县农民集居点总户数超过5200户,其中入住户超过20户的集居点86个,达到100户的有5个。基础设施强势推进。疏浚农村河道283条(段)、疏浚村庄河道(塘)274条(个),新建农村桥梁210座、公路桥梁10座。全县建成农村公路150公里,其中通村四级公路130.39公里,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97.26%。新增合格造林面积3.37万亩,农村森林覆盖率22.3%。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机制正常运行,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建设有序推进。

(六)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发展环境更加和谐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500元,增长12.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00元,增长13.7%,均超过年计划。劳动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全年提供就业岗位14344个,城镇新增就业7600人,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低于3.5%的计划控制目标;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9.7%、96.4%、96%。农村基础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83.5万人,参合率达99.7%。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扎实推进,参保人数达30多万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超过75%,全县38家敬老院中有国家级文明敬老院1家,省级文明敬老院3家,市级文明敬老院10家。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89场次,培训农民125182人次;举办农民创业培训11班次,培训学员1758人。

强化人才服务职能。组织人才招聘646多家次,提供就业岗位  14344个,达成意向11176人。实施海外引智项目11个。招录硕士、博士研究生53名。成功举办如东北大转型升级高级研修班。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启动新一轮布局调整,全县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8.01%,高考本科上线率、生均总分等重要指标继续在全省名列第一。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成功举办“扶海越江扬帆洋口”第四届“海洽会”大型文艺晚会,文艺精品创作在省以上屡获大奖;全年开展大中型各类文化活动300多场次,送电影下乡达到3400场。广电事业迅速发展。顺利实施数字电视转换工作,全县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8000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6%,农村调频广播入户率达95%、通响率达98%。卫生事业得到发展。城市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县累计建成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226个,建成率94.2%,完成农村卫生改厕3万座。人口和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顺利通过省“十一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检查验收。预计城市化水平达到45%。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隐患排查治理、化工专项整治工作有效开展,平安如东、法治如东建设扎实推进。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均得到长足的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得到有效维护。 

各位代表,2010年虽然受欧州债务危机、失业率居高不下、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等不利因素影响,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之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年初制定的各项指标均圆满完成。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县经济社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还不快,重特大项目数量较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增长质量还不高,持续增收的压力比较大,城镇化推进速度还有待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及安排依据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实现全面转型和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县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的机遇,加快实施“港口引领、科技驱动、城乡一体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继续凸现工业主体,突破港口开发,突显城乡建设,主攻有效投入,强化招商引资,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协调、持续发展。

2011年计划指标安排的总体依据:一是在契合今年经济大环境的基础上,继续体现高点定位、跨越发展的要求,为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与省、市计划目标相衔接,突出争先进位的要求;三是体现开创十二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的需要。建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并简要说明如下:

1、地区生产总值安排440亿元,增长20.5%(现价)。2011年全国GDP增速初定为9%(可比价),经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我县已具备了加速发展的基础,考虑到周边县市安排的增幅也较快,为了体现争先进位的要求,同时本着高点定位和稳妥并重的原则,将增速初步安排为20.5%。

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省要求。根据国家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16%的目标和我县十二五规划能源消耗率持续下降的目标要求,同时参照省、市的初步安排,将2011年的目标为下降3%。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是根据国家、省的要求而新增的指标,鉴于国家和省还未作具体明确,但又是约束性指标,因此必须达到省要求。

3、全口径财政收入65亿元,增长2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亿元,增长31.3%。主要考虑到我县经济运行总体向好、港口开发处于加速期,加之财政支出的惯性和刚性需求,财政收入必须保持较高的增速。

4、工业运行。规模工业产值1100亿元,同比增长27.9%,规模销售收入1080亿元,同比增长28.6%。规模工业利税90亿元,同比增长30%。我县工业经济作为主体经济已具备一定的规模,近年来一大批项目的竣工投产和达产,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全县的经济总量,同时,大环境下的经济恢复性增长,也将较大幅度地拉动我县经济存量的自然增长,全县工业经济总量超千亿是有把握的。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5亿元,增长21.8%。其中规模以上投资300亿元,增长21.5%。全部工业投入280亿元,同比增长20.2%,服务业投入50亿元,增长25%。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投入的支撑,因此,固定资产投入必须保持较高增速,同时,目前我县有一大批在手的续建、新开工项目,能够支撑投资的增长幅度。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亿元,增长17.6%。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增长为扩大消费增强了后劲,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平稳增长也使消费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7、进出口总额11亿美元,增长15.8%,其中出口总额9亿美元,增长15.4%。主要考虑到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制约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外需市场仍有反复,因此,对2011年外贸增速谨慎看好。

8、新批注册外资8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4亿美元,增长25%。县外境内注册资金65亿元。近几年的强势招商,使我县形成一大批可利用的资源,并逐步成熟,同时,考虑到洋口港涉港项目在明年将有较大额度的外资进入,将使我县利用外资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

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00元,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0元,增长15.4%。主要考虑到国家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劳动者报酬,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向居民的倾斜,同时,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促进农民增收政策的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的到位,将使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

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考虑到我县经济的全面回暖对用工的需求逐渐加大,同时县将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和再就业培训,积极鼓励自主创业,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就业面,增加就业量。

三、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为全面实现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县上下必须直面挑战, 抢抓机遇,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切实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调动一切资源要素,确保经济持续增长

继续主攻招商引资。坚定不移以招商引资为主攻方向,抓住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资金产业加快转移及我县港口建设、高速开工等重大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我县经济社会稳定、港桥便捷、土地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盯紧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大力实施产业招商、载体招商,努力开展“招大商、招实商”活动。继续强化专业招商,进一步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完善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创新招商举措。优化招商取向,把招商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和建设“两型”社会联系在一起,大力开展园区合作,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税收贡献强、污染少、能耗小的重大项目。尤其要突出三产招商,引进金融、物流等竞争性服务业项目。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项目的龙头地位,重点加强实体投入。实施千万元以上新开工工业项目500个,完成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投入210亿元;力争新竣工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00个。大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推进赛得利差别化化学纤维、精华制药、海装风电、江东金具搬迁、刚正薄板搬迁等4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同时抓好中天软光缆、九九久氯氟磷酸锂、明阳风电、杰灵风电、南天农化等100个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的建设和竣工投产。加快服务业投入。实施千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65个,全年房地产开发面积80万平方米以上。进一步加强载体建设。进一步凸现园区的主体作用,完善科学合理的利益导向机制。加快完善五大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规划,进一步明晰各载体产业定位各园区要按照产业布局形成各有侧重、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局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供水、供电、供气、道路、码头、污染治理以及生活配套服务等各项功能,不断强化要素集聚能力和项目承载能力。

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鼓励和引导县内优势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急需增量资源的高成长企业与资源闲置企业、经营困难企业实施兼并重组,鼓励和引导产品、技术、市场相近、规模相对偏小、竞争力不强的企业以及产品上下游企业进行有效嫁接。设立转型升级引导基金,向发展前景好、增长幅度高、成长速度快、低碳节能、税收贡献大的中小成长型企业倾斜。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有效化解企业运行中的各种困难和矛盾,提高指导和服务水平。实施梯度培育工程,全年力争培育销售收入超100亿企业1家、超50亿企业1家、超10亿企业力争10家。全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力争培育上市入轨企业1家。加强增长点企业培育。全年培育新增销售2000万元以上增长点企业30家。纳税超5000万元企业3家、超3000万元企业7家、超1000万元企业30家、超500万元企业65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推进个体户转企业、小企业转规模企业工作,全年确保净增年税统销售2000万元以上定报企业30家。积极推进品牌化建设。争创中国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1-2个,省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10个以上。

全面协调生产要素。进一步加大金融扶持实体经济的考核力度,努力扩大有效信贷,发挥金融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继续完善信用担保机制,进一步推动小贷公司扩大试点,加强组织和协调,解决好企业的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需求。继续完善预警监测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业经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深入开展跟踪、分析,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难题。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努力提升制造业水平。加快发展高新产业。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和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在2010年基础上再提高一个百分点。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全县化工医药、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和轻工食品四大产业销售收入超百亿。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着力推动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步伐,风力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85万千瓦以上,累计投资超140亿元。

推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全力推进物流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华港物流、新捷物流、石材物流、矿砂物流等临港物流项目。推进发展服务外包。重点实施如东科技创业园建设,确保“双子楼”项目年底主体封顶。同时启动服务外包对外招商,重点推进浪潮软件、易立科技等企业落户园区。全力建设南黄海旅游度假区。重点推进小洋口林克斯温泉酒店、渔人码头及游艇俱乐部等亿元项目的实施。加快发展金融业。力争年内2家商业银行落户如东,新组建2家小额贷款公司。着力推进商贸区建设。重点开发建设盛世华城、中央广场、港汇国际广场四期、上成商业广场、开发区黄河路商贸区、岔河恒基生活广场、港口新城综合商业街、曹埠商贸街。打造专业特色市场。加快推进优美佳建材灯饰城、东港博览城、汽车交易城、中心市场农改超、丰利农产品市场的建设。积极发展商务服务业。鼓励商务企业集聚发展,重点推动中央商务区等商务项目的建设,加快南通洋口港口岸商务区、银河服务中心建设进程。

大力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瓜果蔬菜面积达25万亩;发展高效规模畜牧业,全县生猪出栏量达100万头,家禽饲养量达3000万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设施栽培面积达到15万亩;积极推进水产业,全县高效渔业规模化养殖面积达到40万亩。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农业基本现代化步伐。

(三)大力实施港口引领,全面突破沿海开发

突破规划论证审批。进一步加强洋口港口岸开放核准的跟踪汇报,确保临时开放正常延期,力争一类口岸开放获得国务院正式核准;进一步加强赛得利差别化化学纤维、LNG电厂项目的报批跟进工作,力争早日获批实施;抓紧推进30万吨航道、金牛岛作业区和铁路上岛等重点工程前期工作。狠抓配套工程建设。继续完善港口配套功能,全面加快码头、仓储、物流园区建设,重点抓好10万吨级石化码头、矿石中转减载锚地、原油及液化品物流园区的开工建设;大力推进城区配套功能建设,确保国际海逸社区、新城商业街等全面开工,为重大项目落户提供良好保障。强势推进涉港招商。始终把抓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落户作为港口开发的龙头工程,高效开展专业招商活动,深入跟踪洽谈项目,强化协调服务,确保签约项目快注册,注册项目快到账,到账项目快开工,实现港口招商的重大突破。

(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绿色如东建设

努力增强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实施县级科技计划项目引导工程,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机制,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1.5%以上。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型合作关系,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60项以上,吸引柔性科技人才600名以上。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重点培育10家专利大户或专利示范企业,专利申请量达到2000件。大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全县年销售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部建立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新增科技孵化面积3万平方米,努力使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区域创新的技术源、辐射源和动力源。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突出抓好钢铁、化工、纺织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实施节能项目10个,节标煤1万吨以上。全面推进减排治污工程。重点提速县城老城区主管污水节流工程建设和支管线工程建设,提高县城老城区污水管网覆盖面,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培育示范园区和企业,实施10个高水平清洁生产改造项目。万元GDP综合能耗在2010年基础上下降3%以上。

(五)继续完善城乡功能,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推进港城一体化发展。按照“建设新区、完善老区、接轨港区”,的总体要求,加快县城建设速度,加快新区建设步伐,加大拆迁让地工作力度,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突出市政建设,大力推进城区道路、给排水、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设。加快房地产项目和住房保障工程的建设推进,形成更趋科学的住房发展格局。构建更加完善的城乡交通网络。全力实施通洋高速、临海高等级公路、苴东线(掘港岔河段)、苴东线(岔河袁庄段)、S334东延、港城中通道、S225北延及南延、S223北延等干线公路建设。实施实施长雪线(中天大道东延)等县道改造工程,实施100公里通村公路,完成农村危桥改造100座以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实施河道整治775条(段)、950公里。推广小康示范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所有翻建、新建、拆迁农户全部入住集居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对基础设施基本配套,二三产业覆盖面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的村实行“撤村建居”;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速土地流转;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强化农民转业培训;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二三产业。

(六)推进均等公共服务,努力建设和谐如东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抓好文化、卫生、体育、人口计生、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文化硬件设施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妥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200元,参合率不低于99%,医药费实际补偿比例达40%。积极做好老年人社会保障工作,逐步完善城乡社区居家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加快广电事业发展步伐,全面实现和巩固县城和各镇区26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与人口均衡型社会。进一步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综治和平安建设,提高科技创安水平,坚持依法治县、依法行政,继续开展普法教育,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努力营造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2011年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县委十二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奋力开启“十二五”新局面,建设现代化新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