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帆满春潮涌
来源: 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1-01-08 累计次数: 字体:[ ]

1月8日 星期五 (一版) 风劲帆满春潮涌。.png

(全媒体记者 陆昊)“十三五”这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的5年。在时代的潮流中,如东在一次又一次改革中不断蜕变,实现一次又一次华丽转身。

“十三五”以来,我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统筹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一批有利于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落地实施,一批有利于惠民生解民忧的改革方案取得实效,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改革经验做法转化为制度成果,为如东争当长三角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奋斗目标提供了新动能、注入了新活力。

高位谋划,全面深化改革按下“快进键”

如东,偏居黄海一隅,是全省最后通高速的县(市)之一,交通不便严重制约如东发展。但如今,这里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持续演绎着产业强县的“速度与激情”。

2020年10月,《新华日报》在头版刊发文章,感叹南通曾经的“小六子”正在争当全市发展排头兵。去年“两会”期间,南通市委则第一次给如东压下“争第一”的新目标。

“一时发展慢了并不可怕,怕就怕慢了还习以为常。”在决策层看来,破解发展瓶颈,挣脱体制之困,引领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唯有向改革这“关键一招”寻求答案。

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资源要素流动性不够、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挑战,急需撕下“小六子”标签的如东,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深化改革。

善弈者谋局。5年来,县委审时度势,谋深致远,统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克难关,完善优化改革框架布局。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党政“一把手”始终保持定力,带头推动改革,聚焦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现代农业、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勇于突破部门利益藩篱,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顽疾,全面释放改革红利。

2019年4月,县委作出重要决定,把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为委员会,进一步健全党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领导。“要以改革的思维、改革的方法和改革的举措,有效破解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县委书记、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沈峻峰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旗帜鲜明地营造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努力推出一批在省内有位置、全国有影响的改革品牌,为全省、全国面上改革提供更多如东经验、如东方案。

全县党政机构、事业单位、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可圈可点,国有企业加快转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加速化解,政务服务“2330”改革目标如期实现,教育、医疗、信用体系等重点领域改革如火如荼……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重在方寸。5年蹄疾步稳的扎实推进,改革构架不断完善,改革脉络日渐清晰,改革共识更加凝聚。随着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一场深刻变革正在扶海大地上演,引领我县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多点发力,经济领域唱响改革“重头戏”

不久前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上传出喜讯,2020年,我县新开工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3个,14个项目入选省市重大项目。工业项目竣工率95.5%、转化达产率41.8%,全县项目综合考核位居南通市第一。

疫情冲击下,经济发展怎么办?去年3月7日,抗疫形势刚刚平稳,我县即召开争先进位动员大会,用发展“三问”回应干部疑虑。坚持向改革要速度、向改革要质量、向改革要效益,用改革红利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来之不易。

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十三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我县多点发力,唱响经济领域改革“重头戏”,向着争当长三角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奋斗目标奋勇迈进。

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努力打造“不见面审批、零缺陷服务、精准化监管”如东“放管服”改革升级版,目前企业设立网上不见面登记率达99%,个体工商户设立自助机办理登记率达85%。

优化项目建设服务,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重大项目推进服务组,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机制,全面推行“全程代办帮办”模式,当好“店小二”,提供“保姆式”服务,推动金光、桐昆等一批标志性旗舰项目顺利落户。

优化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发布产融合作制造业重点企业、科技型企业“白名单”,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立足产业链条布局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大力发展科技信贷、科技保险、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成果转化基金,建立覆盖创新全过程的科技创新资金保障模式。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准确把握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定位和实践要求,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构筑区域合作新格局。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布局,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光缆、纺织服装、化工、建材为基础的传统优势产业,境外贸易加工基地多点开花。“十三五”以来,先后有20家企业在“一带一路”等国家投资设厂和成立贸易公司,项目个数47个,全县企业境外投资总额累计达到3.3亿美元。

融入苏南,对接上海,创新实施驻外招商联络处与所在区域异地如东商会秘书处合署办公模式,实现资源共享、联动招商,更好地承接上海、苏南等地区的“溢出项目”。5年来,引进亿元以上沪通产业合作项目35个,宜兴如东工业园完成应税销售51.6亿元,同比增长17.3%,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5.3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黎元为先,改革持续释放民生“红包雨”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5年来,如东以提升群众获得感为落脚点,各项改革全面向广大群众“急难愁盼”民生问题聚焦,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破解民生难题,让老百姓既感受到改革发展的速度,又感受到改革发展的温度。

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机制体制改革,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出台《如东县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统筹编制管理、集中岗位设置、集中人事管理、均衡配置教师,打破了教师交流的体制障碍,深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

全面提高医疗健康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已破除“以药养医”并建立了补偿机制和薪酬制度改革制度。已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经营管理权,努力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持续推进管办分开。医疗卫生健康三级服务体系健全,“15分钟医疗服务圈”全面形成,“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医疗就医格局已经搭建。

实施积极的人口政策。加速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通过公建民营、委托管理、政府补贴、服务外包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加大财政投入等政策性措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护理型养老床位,满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机构养老的刚性需求。实施优生促进工程,提升出生人口素质,大力引入年轻的经济活力人口。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健全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就业创业,激发增收活力,强化精准扶贫,拓展增收空间,出台《如东县富民增收五大行动计划》和《如东县落实富民增收政策任务分解方案》,推动富民增收与经济互促共进,不断夯实居民增收基础。

全方位完善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全国异地就医的结算,取消城乡差别,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保待遇。加快完善全民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超过98%。

芳林新叶催陈叶。站在新的起点,“十四五”发展蓝图徐徐铺开,全面深化改革吹响新的号角,火力全开的如东将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