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东县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财政局 发布时间:2007-01-16 字体:[ ]

各位代表:

我受县政府的委托,向大会作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㈠全县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2006年全县财政地方一般收入预算为55150万元,实际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1568万元,占预算的112%,增长38%。2006年全县基金收入预算22300万元,实际完成30785万元,占预算的138%,比上年增长46%。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55503万元,比上年增长41%。财政收入超额完成县人代会确定的任务。(2006年全县财政收入预算主要项目执行情况见本材料附表一)

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2006年全县财政一般支出预算为84800万元,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洋口港开发及政策性增支等因素,经县和镇人大批准,加上上年结转和省市拨给专款,全县财政一般支出预算调整为119957万元,全年实际支出110859万元,完成调整后支出预算的92%,比上年增长 23%。2006年全县基金预算支出26652万元,占预算的72%,比上年增长28%。(2006年全县财政支出预算主要项目执行情况见本材料附表二)

全县财政收支平衡情况,2006年全县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完成61568万元,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当年留用财力为84070万元,上级拨给专款18710万元,上年结转8787万元,全年合计可用财力111567万元。当年实际支出110859万元,未完成项目结转下年支出9098万元,财力收不抵支缺口8390万元,经县镇两级筹措调入预算外资金8390万元后,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㈡县本级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06年县本级(含开发区、下同)完成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4666万元,占预算的107%,比上年增长41%。完成基金预算收入30785万元,占预算的138%,比上年增长46%。(2006年县本级财政收入预算主要项目执行情况见本材料附表三)

2006年县本级财政地方一般支出预算为63470万元,经县人大常委会批准追加支出预算5850万元,县经济开发区新区超收财力追加支出预算及县下达镇级支出调减本级支出后,净减支出预算300万元,县本级财力安排的一般支出预算调整为69020 万元,加上上年结转和上级拨给专款,县本级一般支出预算调整为94548万元。全年形成一般预算支出85450万元,占调整支出预算的90%,比上年增长30 %,2006年县本级基金预算支出26652万元,占预算的72%,比上年增长28 %。(2006年县本级财政支出预算主要项目执行情况见本材料附表四)

2006年县本级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留用财力为63220万元,加上上级拨款和上年结转,全年可用财力为88348万元,当年支出85450万元(含镇级农村义务教育在职及退休人员国标、省标工资,镇离休人员离休金、专项补贴体制上划到县本级部分),未完成项目结转下年支出9098万元,财力收不抵支缺口6200万元,通过调入预算外资金后,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

各位代表,2006年,全县广大财税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力组织财政收入,切实加强财政管理,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在促进发展、保障运转、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强化征管,促进收入高位增长

全县财税部门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进一步强化收入工作责任,层层抓好任务分解,不断完善压力传递和考核奖惩机制。国、地税部门完善税收征管措施,加强税源监控管理,推行投入产出分析办法,大力挖掘收入潜力,确保做到应收尽收。

财政部门围绕收入目标,推行与镇级捆绑挂钩考核,督查序时进度。加强契税稽查清漏,确保收入任务全面完成。做细做实社会化协税护税工作,初步形成“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的社会化综合治税体系,使一些多年来难征难管的税收问题得到解决。

修订完善财政收入考核激励办法,对财政收入目标完成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努力调动方方面面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二)立足发展,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全县财税部门始终坚持财税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充分运用财政杠杆,支持和促进全县经济发展。

全县先后安排4300多万元专项资金,奖励招商引资引荐者,并对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进行贴息扶持。同时,根据财税优惠政策的支持效果,研究调整招商引资奖励政策,真正把政府资金扶持和财政性回报更好地挂钩。

对所有财政涉农资金补贴全部通过“一折通”直接发放到农户,全县“一折通”发放的涉农补贴资金达20多项,累计发放1.1亿元。

重视财政支农工作。在安排资金用于农业综合开发、河道疏浚、农机推广、畜禽防疫的同时,着重抓好农田基本建设和经济薄弱村机耕路、农村桥梁建设等基础性投入,申报立项省级农桥项目85个,总投资965万元,争取省市专项补助720万元。申报立项市级农村机耕路项目30个,建设里程47公里,总投资664万元,争取市级补助283万元,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洋口港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投入,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当年财政支付城建工程资金1.1亿元,支付交通工程资金1.9亿元,融通洋口运河等重点项目启动资金6100万元。

(三)坚持改革,规范财政收入管理

根据上级要求,推进“预算共编、账户统设、收入上划、资金统拨、票据统管、债务审批”的镇级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全县收回往来资金200多万元,撤销镇级银行帐号73个,上划县级结算专户资金5000多万元,进一步规范了镇级财政运作方式。

积极应对省对县进行财政体制调整的契机,根据分税制和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制定和完善县镇(区)财政体制改革方案,按照公共财政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大对镇级财政的扶持力度,保证镇级财政基本支出需要。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推行,运转良好,推动全县统管单位由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转轨。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有序推进,预算编制方法更趋科学,定员定额标准不断完善,资金分配方式更加透明,预算约束力进一步增强。

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监管行为不断规范,全县政府采购金额达24120万元,实际支付金额为21100万元,节约率为13%。

财政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检查279家单位,查出违纪金额达1000余万元,已追缴入库收入526万元。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监管职能,严格审核工程概算,提前介入参与城建项目立项、拆迁审核及主体工程招标、决算审计等工作,切实提高财政资金投资效益。

注重会计诚信教育,培训5800多名会计人员,促进财经秩序的进一步好转。

(四)优化支出,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按照“五个统筹”要求,着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力保证公教人员工资、政权建设、基础教育、农业发展和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需要。

抓住省里调整财政体制的契机,争取到我县继续享受财政转移支付补助优惠政策,当年争取到社会保障补助资金7000多万元,各项转移支付专项资金3亿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

全县财政预算内安排支农资金4727万元,比上年增长45.4%,达到“两高于一确保”的规定要求。

财政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市场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大力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

财政当年拨付1205万元资金,从秋季开始对全县9.8万多名中小学生实施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

相继提高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城镇义务兵安置优待和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

制订出台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资金管理办法,保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

足额安排配套资金,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78万人,筹集基金3900万元,人均筹资达到50元。

同时,财政安排红十字医疗救助资金,率先在苏中地区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构建了多层次的大病医疗救助体系,有力促进了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在我县财政收入总量不大,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经过多方不懈努力,确保了全县2.8万多名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及时足额发放,确保了2.8万多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工资的社会化发放,确保了2.9万多名民政优抚、城乡低保对象供养标准及自然增长机制的足额到位。

同时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条件不断改善,运转经费正常供给,公务员考核奖励标准逐年增加,较好地促进了和谐如东建设。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财政运行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由于骨干企业支撑力还不够强、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工业经济整体税赋还不够高,加之近年来招商引资的项目形成税收还有一个过程。因此,收入增幅虽在全市领先,但财政收入总量仍然相对靠后,财政增收的压力依然较大。二是财政支出呈刚性趋势,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外贸出口退税、社会保障、工资制度改革等刚性支出巨大,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尤为突出。三是取消农业税,清理行政性收费,县、镇财力更加趋紧,财政显性和隐性负债较重,潜在风险越来越大。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7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县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2007年预算安排将继续按照量入为出、积极平衡的原则,狠抓增收节支,全力组织收入,不断壮大财政实力;着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障“三农”、社会保障、教育事业、公共卫生等支出需要;加快完善公共财政制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从而在财力上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2007年全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要求,综合考虑影响全县财政收支的主要因素,2007年全县及县本级财政预算(草案)安排如下:

㈠全县财政预算(草案)

2007年全县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8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8%,基金预算收入39350万元,比上年增长28%。(2007年全县财政收入预算主要项目安排情况见本材料附表五)

2007年全县安排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114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4%;基金预算支出39066万元,比上年增长28%。(2007年全县财政支出预算主要项目安排情况见本材料附表六)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07年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可用财力105200万元,安排一般预算支出114800万元,当年财力缺口9600万元,县镇两级财政仍然需要通过筹措预算外资金来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㈡县本级财政预算(草案)

2007年县本级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35775万元,比上年增长 45%。基金预算收入39350万元,比上年增长28%。(2007年县本级财政收入预算主要项目安排情况见本材料附表七)

2007年县本级一般预算支出为84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 %。基金支出预算39066万元,比上年增长28%。(2007年县本级财政支出预算主要项目安排情况见本材料附表八)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07年县本级可用财力77000万元,当年安排一般支出预算84200万元,财力缺口7200万元,通过调入预算外资金来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三、开拓进取,凝心聚力,努力开创全县财政改革与发展新局面

做好今年财政工作,保证财政收支预算目标顺利实现,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将团结一致,奋力拼博,不断提高科学理财水平,增强综合理财能力,确保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

(一)增强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做大做好经济财政“蛋糕”。

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切实研究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政策效应,围绕做大做强规模企业,改革财政扶持企业发展的资金使用办法,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和成长型企业,形成全县的支撑税源。

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财政政策。

支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

积极支持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发展循环经济。

完善招商引资与纳税贡献奖励挂钩优惠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育企业上规模、增效益、多纳税,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

完善城建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着力培植地方税源,促进营业税等主体税种的快速增长,实现经济发展与财税增收的良性循环。

(二)提高组织财政收入的能力,培育壮大地方财政实力。

围绕财政收入目标任务,掌握重点税源变化的态势,加快构建以税收收入为主、各项非税收入为辅的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预算收入任务的完成。

要切实抓好主体税源的征收,强化零散税源的监管,严格依法治税,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努力提高征管质量。不仅注重税收收入的征管,还要强化各项基金、政府性收费等非税收入的组织和统筹。

健全城乡协税、护税网络,加强部门协调,注重税收源头征管,规范民主评税,做好协税护税。

加强财政收入目标考核,完善税收考核奖励制度,推动财税征管水平的提高。

及时做好税制改革等各项工作,加大税收调节经济发展的力度。

(三)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进一步深化财政支出改革,注重增收节支,规范支出管理。探索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不断增强预算约束力。

巩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成果,将国库集中支付进一步向基建项目支出延伸,减少资金流转环节。

深化镇财县管改革,不断规范镇级预算管理,切实防范债务风险。

深化政府采购改革,不断拓展采购范围,推动政府集中采购再上新规模。

加快转变财政职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为民理财上来,把财力、物力更多地放到满足公共需求上来,把财政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到解决民生问题上来,改善公共服务,发展社会事业,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继续实行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切实解决好农村村干部养老保险问题,扎实推进新一轮农村五件实事工程,加速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支农长效机制。

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治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进一步支持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

不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生活问题,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四)增强依法理财能力,不断规范财税工作秩序。

牢固树立“财为民所理,利为民所谋”的工作理念,强势推进行政效能建设,争创最佳办事环境,努力做到财力下倾、重心下移、精力下沉,不断提高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水平。

以《江苏省财政监督办法》正式颁布实施为契机,依法规范财政监督行为,全方位加强财政管理,将财政监督向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项目支出追踪问效全过程延伸,坚持突出事前、事中监管,推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管理需要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财政资金运行机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

要加强财政法制建设,规范财政收支行为,降低行政成本。同时,在履行政府监管职责,加大会计监督力度,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等方面,发挥财政监督应有的作用,进一步规范财税秩序,为全县经济社会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税工作,凝心聚力谋发展,真心实意促和谐。按照县委全委(扩大)会议和本次会议提出的任务要求,开拓进取,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促进如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2007年人代会报告附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