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6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来源:财政局 发布时间:2016-08-04 字体:[ ]

一、上半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情况及其特点

(一)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从今年5月1日开始,国家全面实施“营改增”改革试点,并对营业税和增值税地方留成比例进行了调整,以下数据暂按原口径统计)

全县上半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82亿元,同比增收3.35亿元,增长11.4%,完成人代会年度预算65.6亿元的50%。

1.从收入构成看,实现税收收入26.96亿元,同比增收2.25亿元,增长9.1%,完成人代会年度预算55.4亿元的48.7%。实现非税收入5.87亿元,同比增收1.1亿元,增长23.1%,完成人代会年度预算10.2亿元的57.5%。

2.从征管部门看,国税部门实现4.87亿元,同比增收8770万元,增长22%。地税部门实现22.09亿元,同比增收1.37亿元,增长6.6%。财政部门实现5.87亿元,同比增收1.1亿元,增长23.1%。

3.从镇区完成情况看,全县15个镇(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32亿元,完成县下达目标任务的52.2%,超过序时进度2.2个百分点,有13个镇(区)收入超过序时进度。

(二)上半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全县上半年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32亿元,同比增收2.24亿元,增长10.6%,完成人代会年度预算46.43亿元的50.2%。主要是政府融资平台,为融资抵押受让土地,缴纳土地出让金入库形成的收入增长。

(三)上半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全县上半年实现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1.31亿元,同比增收3.58亿元,增长20.2%,完成人代会年度预算38.72亿元的55%。

(四)2016年政府债务和政府债券情况

截止2015年底,省核定我县政府债务余额126.5亿元,其中: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的债务余额98.6亿元,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债务余额27.9亿元;2016年省核定我县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2亿元,其中:2亿元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4.2亿元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2016年省下达我县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21.73亿元,其中:15.96亿元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5.77亿元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五)上半年财政收入的主要特点及增减因素分析

1.财政收入保持了中速增长,进入新常态。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1.4%,比上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幅回落10.6个百分点,税收占比回落1.7个百分点。

2.增值税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上半年增值税(不含营改增)入库2.58亿元(25%部分),同比增长20%,高于税收收入增长10.9个百分点,也高于全省和全市平均增幅。

3.制造业税收贡献较大,房地产业税收贡献下降。上半年制造业税收保持了较快增长,其增幅远高于一般预算税收增幅,拉动了税收收入增长。房地产业税收下降较多,形势依然严峻。

4.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税收保持较快增长。从重点行业分析,化工、医药、电力行业税收,无论是总量,还是增幅,贡献份额均较大;从重点企业分析,中天和中石油仍是我县最大的纳税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受去年收入基数影响,今年以来两家企业实现的税收增幅较大。

5、上半年财源性税收有了一定的增长,收入结构得到了调整优化。为应对“营改增”改革和冲刺“双过半”,县地税部门对营业税收进行了清理,同时,也入库了部分非财源性的政府融资平台类税收。上半年全县财源性税收同比增长11.1%,高于全县税收增幅2个百分点,收入结构得到调整优化。

6.国家实施“营改增”改革全面试点对我县影响较大。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从今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营改增”改革试点工作。“营改增”对于我县收入总量和可用财力均带来较大影响:一是政策性减税和行业税负有所降低的影响;二是相关政策变化带来税收减少的影响;三是征管模式变化,影响挖潜增收;四是中央与地方收入结算体制调整带来的影响。

二、上半年财政支出执行情况及主要增减因素分析

(一)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2016年全县一般公共支出预算为103.23亿元,上年结转指标6.45亿元,预算支出调整为109.68亿元。

上半年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38亿元,占支出调整数的45.9%,同比增加支出8.49亿元,增长20.3%。

(二)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县实现政府基金预算支出23.92亿元,占调整预算的47.8%,同比增加支出3.35亿元,增长16.3%。

(三)上半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保险预算支出16.18亿元,占调整预算的44.2%,同比增加支出1.59亿元,增长10.9%。

三、上半年主要工作

㈠尽职尽责,服务发展取得新成效。围绕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来定位财政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来谋划财政工作,自觉服从大局,主动服务大局。服务企业发展。在县级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预算安排1亿元资金,设立政府投资基金,用于引导创新创业、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为我县重点项目和企业争取上级财政扶持,切实解决部分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筹资难题。服务重点项目。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服务和监督保障措施,协助做好九九久科技股份公司中央产业振兴项目和快达农化公司光气搬迁项目的验收工作。会同发改委对“国家城市产业”项目进行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面对全县基础设施建设面广量大、资金需求与日俱增的实际情况,我们量力而行投入资金,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㈡强化征管,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国家实施的“营改增”改革等多项减轻实体经济税费政策,我们积极应对,始终把组织收入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半年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82亿元,同比增长11.4%。高于全市平均,在南通各县(市)中保持领先。注重责任分解。围绕人代会收入预算、县委突破性指标,第一时间将任务科学地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加强过程管理,将压力横向传递到边、纵向传递到底。注重实时应对。面对“营改增”改革,实时与两税部门及各镇区共同分析研判,协调对接,通报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注重非税征管。通过科学分解落实任务,制定完善征管办法,加强过程跟踪问效,突出财政票据监督检查等手段,确保实现非税征管目标。注重考核管理。强化收入实绩的考核导向和过程控制,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密切关注收入序时进度,定期考核,推动形成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收入征管氛围。

㈢融管并举,政府融资和债务管理取得新进展严格政府融资管理。根据政府债务存量、2016年需还本付息情况,结合2016年政府投资计划,严格融资审批。努力做到控规模、调结构、降成本、提效益、防风险。认真落实融资举措。通过加强融资的目标管理、计划管理、过程管理和绩效管理等手段,精心包装项目,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全力保障县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资金需要,维持资金链安全。切实降低融资成本。根据新的形势和各融资平台实际,实时调整融资综合成本,目前我县政府融资综合成本控制在6.5%以下。合理安排地方置换债券和新增债券,确保规范使用,确保发挥应有效益。

㈣统筹兼顾,保障能力得到新提高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重要位置,重点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支出,千方百计控减一般性支出,有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加大“三农”扶持力度。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安排“三农”支出。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绿化、“五位一体”长效管理等。支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支持力度,加大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积极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等国家助学金政策,继续加大义务教育等学校基础设施、设备投入。推进医药卫生改革。积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调整和完善财政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医药费用负担。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标准进一步提高。继续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的医疗救助制度,县财政分别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大病医疗救助和民政困难对象医疗救助。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进一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儿童生活保障机制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保障儿童、老人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实施预决算公开大力推行厉行节约。2015年政府决算、部门决算、“三公”经费决算以及2016年政府预算、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全面公开,逐步细化到公务接待和公务出国(境)的批次和人次。公开会议和培训费预决算,努力节减各项公务开支,有效降低行政成本。

深化改革,理财水平实现新提升。继续贯彻落实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绩效“四位一体”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提高财政综合管理效能。部门预算管理更“严格”。健全预算编制体系,完善项目、资产配置预算管理,不断提高项目预算绩效意识。公布全县政府性基金项目目录。财政监督检查更“严密”。进一步加强基层财政监督,重点检查基层财政预算收支执行、财政财务管理制度和财经纪律执行、涉农补贴发放等情况。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工程资金全程监管。财政绩效管理更“严谨”。组织部门2015年专项资金绩效目标自评价。做好2016年县级部门专项预算绩效目标综合评审。推进镇(区)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乡镇财政管理更“严肃”。完善2016年度镇区财政收入考核细则。着力推进乡镇财政就地就近资金监管工作,突出对专项资金、涉农补贴发放、单位财务内控制度执行等内容的监管,不断提升基层财政管理水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更“严实”。开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全面规范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做好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改革,组织三批车辆对外拍卖,对平台车辆统一调拨。认真做好国有企业产权占用登记和变更等工作。

上半年全县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财政改革取得新成效,财政监管实现新提升。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收入增长难以满足刚性支出增长的需求,可用财力不足,收支矛盾凸显;税基不稳、税源不足,挖潜增收空间有限;政府负债增加较快,风险加大,需合理把握债务规模;财政改革需需进一步深入推进。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对待并逐步予以解决。

四、下半年主要工作打算

㈠调思路、强征管,确保实现全年财政收入目标。始终将组织收入作为财税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税源监控。完善收入征管机制,加强“营改增”政策效应分析和纳税跟踪调研,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完善税源信息台帐,加大税收稽查力度,避免税款流失。强化综合治税。全面应对国家税制改革对地方税收的影响,在县级和镇区层面健全综合治税网格化组织,加强税源基础管理,强化收入分析预测,扩大监控范围,依法管住县内税源,合法引入县外税源。强化非税征管。继续完善非税收入征管机制,增强组织收入的主动性、前瞻性和针对性。以票管收为工作重点,加强非税收入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非税收入征管效率。强化增收节支措施。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规模。加大对预算单位的支出管理,加强预算支出控制,对项目性支出,年初有预算的,从紧安排;年初没有预算的,一律不予追加。

㈡拓渠道、重管理,促融通资金量质双提升。拓展融资渠道。多渠道收集金融政策信息,多方面尝试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项目贷款、私募债、中票等融资方式,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实现融资多样化与多元化。打造政府融资平台。继续做大、做强、做优现有政府性融资平台,积极打造符合金融支持方向的国有实体性公司。千方百计整合、包装和调控可融资项目资源。加强投融资管理。构建全县投融资管理体系,实现“投、融、用、管、还”一体化,拓宽投融资渠道,抓好投融资平台建设、资源利用、模式创新、配套政策等基础工作,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资本运作体系,确保政府性债务“规模可控、结构可控、成本可控、风险可控”。 

㈢创举措、育财源,助推全县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对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积极主动地落实、争取;对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服务举措,积极主动地探索、实践;对有利于发展的财政资金,积极主动地安排、跟进,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对接扶持政策。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从全县实际产业占比、特点出发,做好项目包装、推介等工作,把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细节。突出杠杆引导。加大政策、资金、服务支持力度,出台县政府投资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促进企业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综合运用财政投入引导机制,扶小培新,重点支持财源企业、骨干企业发展。促进有效投入。更好地发挥各级各类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尽快形成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投入,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

优结构、保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稳步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倾斜“三农”。优化三农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项目,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落实强农惠农财政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各项涉农财政补贴。优先教育。稳步加大对教科文事业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各项助学政策,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全县教育经费投入均衡增长。关注卫生。继续推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改革,努力强化资金投入和监督管理。聚力社保。扶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提高城乡低保和集中供养水平。完善困难群众救助体系,整合救助资源,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提高劳动者就业率,维持社会和谐安定。

谋改革、增绩效,推进财政管理高效运行。深化财政运行机制改革,不断健全公共财政体系。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不断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推进镇级财政国库支付改革。研究细化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深化全县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清理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性收费,加强票据管理,规范非税收入征收秩序;认真做好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完善乡镇财政管理。组织专题业务培训,切实推进乡镇财政就地就近资金监管。组织开展内部检查,促进基层财政进一步规范预算收支行为。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扎实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做好事业单位和所办企业产权登记,理顺产权关系。规范国有资产处置程序,加强处置收益管理。加大评估项目的审核力度,引入外部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评估审核。加强国有股权、产权动态管理,进一步规范国有产权交易行为。支持国有经营公司资源重组,增强投融资能力,发挥资产效益。加强财政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组织实施对农水、教育、卫生、环保等涉及民生热点问题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开展对部分县级行政事业单位2015年度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检查及决算核查。大力推进和完善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实现“小金库”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加大财政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组织实施力度,选择部分单位试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对部门单位绩效目标进行跟踪问效,开展绩效目标中期评价。做好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工作,将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起来;继续加大部门、镇区绩效管理工作考评工作。深入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提升财政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