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版 / 如东县人民政府
县农业农村局:综合化利用激活“秸秆经济”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3-06-27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瑾敏 朱南州)今年,县农业农村局按照“堵疏结合、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行秸秆综合精细化管理工作,成功激活“秸秆经济”,有效解决秸秆清运和禁烧压力,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生态效益之路。

    走进祥胜秸秆能源化利用专业合作社,机器轰鸣、工人忙碌,小小稻、麦秆在经过清理、修剪和打捆等流程后,变成了一系列可用纤维产品。该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稻、麦秸秆的收储、加工、销售等服务,现有秸秆制品草纤维、饲料草、防沙固沙秸秆、秸秆纤维土等加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真正让秸秆从“废弃物”变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水稻秸秆是我们合作社最优质的草,主要发往甘肃、西北等地区做防沙固沙工程,品质次一点的做成纤维草,主要用在矿山整治、山体护坡、河道护坡等工程。”如东县祥胜秸秆能源化利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军骏介绍,品质一般的小麦秸秆正常用来做降解塑料以及纸膜道具里的填充剂,品质差的稻草则经过破碎、特殊工艺再加上菌种,做成育秧、育苗、种植花草的基质料。目前,合作社年可消化处理秸秆3万多吨,年销售额可达2000多万元。

    秸秆作为农作物的副产品,如何处理好、利用好,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如东景源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收储厂区,一辆辆装满成捆秸秆的车辆驶入料场,厂区内堆满了经过压缩的秸秆包。负责人缪兵介绍,合作社常年可收集农作物秸秆26000吨,可解决1000多个秸秆清运经纪人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同时有效避免了秸秆入河入塘影响水环境的现象,改善了农作物处理方式,实现了绿色发展理念,在保障地方用电、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一部分优质的麦秸秆将制作为草食动物饲料,销往宁夏、甘肃、新疆,另外一部分优质秸秆送到扬州纸厂,作为工业原料造纸,同时收购的一些油菜秸秆也大有用处。”如东景源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缪兵告诉记者,对于收购质量好的油菜秸秆和麦秸秆,他们将销往如皋、海安等地生物质发电场进行生物质发电,质量差一点的则送到沿海地区,进行盐碱地改良。

    目前,全县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约190万亩,年产生秸秆约110万吨,可收集量84.16万吨,利用量达82.16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7.62%。在秸秆“五化”利用中,县农业农村局一直以秸秆机械化还田肥料化利用为主,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及机具,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确保实现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近两年通过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的实施,秸秆离田利用率逐步提升,2022年达到21.28%。今年新引进了江苏双如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主营农作物秸秆再生利用、动物饲料的制造、销售。目前该企业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年消耗秸秆约15至20万吨,我县秸秆离田利用率将达到45%左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张海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