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丹)古典雅致的梅兰竹菊,炯炯有神的醒狮,寓意美好的“岁岁平安”……随着金箔飞舞,一张张富有特色的图案显现出来,在这寒冬腊月里熠熠生辉。日前,河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河口镇团委携手河口镇锦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景安小学开展“烧箔画里话非遗,文化传承放光彩——我们的节日·元旦”主题活动。
烧箔画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起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工艺、艳丽的色彩以及丰富的表现力,在众多传统艺术中独树一帜。烧箔画通过将金属薄片加热至高温后迅速冷却,使其附着在器物表面,形成璀璨夺目的装饰效果,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烧箔画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智慧结晶。
“我选择的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小寒的烫箔画片,我是第一次做烧箔画,感觉很好玩,也非常有意义。”景安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王石瑞一边用镊子细心贴着金箔,一边向记者讲述他的制作感悟。活动上,志愿者们首先介绍了烧箔画的历史,现场重点示范了手绘、点胶、贴金、扫箔、封层等重要工序,让学生们学习金箔贴附的技巧,感受传统手艺的乐趣与独特魅力。在志愿者和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精心描绘出各种图案,屏息静心、小心翼翼地把金箔刷在画板上,沉浸式体验非遗工艺。从构图、描绘到金箔烧制,每一个步骤都充满挑战与乐趣,孩子们全情投入,细致入微地刻画每一笔线条,体验了烧箔画创作的精细,也深刻体会到劳动创造美的真谛。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工艺体验的形式传承非遗文化,让学生们了解了非遗烧箔技艺的相关知识,而且还增强了他们对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接下来,我们锦成村还会组织开展更多非遗传承活动,提升辖区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弘扬工匠精神。”锦成村村干部刘颖琦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