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版 / 如东县人民政府
“群众有需要,我们有响应!”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4-03-06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丹 吴文军 通讯员 张浩)“群众有需要,我们有响应!”是郭鹏挂在嘴边最多的一句话。1989年2月出生的郭鹏现任国网如东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党支部书记、供电服务中心副主任兼国家电网江苏电力(如东公司退役军人)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多年来,他带领队员暖心助学点亮心灯,扶危助困精准帮扶,逆行冲锋抗疫一线,请缨援藏用爱架桥,先后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十佳青年志愿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年岗位能手、劳动模范、优秀服务之星等荣誉。在今年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前夕,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命名了一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其中郭鹏被评为了第十批江苏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暖心助学,点亮困境儿童“心灯”

    2022年7月25日,这是让郭鹏最难忘的一个日子。那天,他笑容满面地从唐奕涵手中接过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反复观看。“在一年高考保供中,郭鹏队长了解到如东高级中学有一名学子十分努力,成绩也不错,但是家境困难。从那之后,郭鹏队长就带领我们经常去看望、帮助这个孩子。”三年来,郭鹏经常带着辅导书和营养品、助学金等上门看望这名学子,关心关注她的学习、生活状况,逢年过节给唐奕涵家送去米、油等生活必需品。大学期间,懂事的唐奕涵没有忘记郭鹏的爱心帮助,她主动参加学校各类爱心志愿活动,将郭鹏和志愿服务队的爱心继续传递给其他困难的孩子。

    爱心就是一盏明灯,照亮别人也能指引自己。2023年3月,郭鹏如约前往如东县逸夫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志愿助学活动,这已经是他们与学校开展结对帮扶的第六年,郭鹏和队员们会利用周末为这些“特别”的孩子们精心准备课外书籍和学习用品,给孩子们作电力公益科普,开展电力趣味运动会,陪伴自闭症的孩子们看书、做手工、玩游戏,他用细心、耐心、贴心,帮助孩子们打开了心扉,怀抱乐观的心态继续前行。

    请缨援藏,用爱架起藏汉“友谊桥”

    2016年,参加工作不久的郭鹏主动请缨援藏,成为了“东西人才帮扶小组”的一员,他把西藏当作了第二故乡。在那里,郭鹏送去了光明,也把江海志愿星火带到了西藏雪域、藏区同胞身边。

    为民服务,不问西东。一年半时间里,郭鹏克服高原反应,利用工作之余,时不时带着青稞面粉、牛奶到墨竹工卡县敬老院看望藏族老人,和同事们在周末到孤儿院陪孩子们读书、踢球、做游戏,主动为堆龙德庆区6个乡的老百姓们检修电视机、唱经机等。郭鹏尽己所能地为藏区人民送去温暖,虽然语言不通,但藏族老阿妈的一碗碗酥油茶让郭鹏倍感温暖,一声声“扎西德勒”将藏汉两族的心灵紧紧相连。

    自援藏回来后,爱心助学的善举在西藏高原不断延续,郭鹏一直牵挂着在施工现场偶遇的那群“拉萨SOS儿童村”孤儿们,他不定期会与他们视频连线,寄些生活、学习用品,冬天还会早早准备御寒衣帽等物资寄给孩子们,“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这是郭鹏对孩子们也是对自己的承诺。

    爱心助老,随时随地送上“电暖流”

    郭鹏还有这样一群“亲人”。逢年过节,郭鹏便会和队员余新明、陈炜、姚锋、吴达荣等老兵一同前往18名老山烈士父母的家中,关心关怀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所需。除了节假日的慰问,平日里烈士家里遇到什么急事难事,郭鹏和队员们都随时随地极力给予帮助。烈士秦德本的母亲生病,他们主动帮助联系医生、安排住院、轮流看护;烈士父母居住条件艰苦,郭鹏还组织队员们自愿捐款,为他们修葺屋子、添补家用,帮18名烈士的父母家都装上了空调。

    老有所依,弱有所扶。工作之余,郭鹏常常会接到居委会的求助电话,社区独居老人家中有困难也会第一时间联系他。这些年郭鹏带领队员们与200多名孤寡老人、伤残军人、老红军形成了结对帮扶关系,郭鹏和队员们利用休息时间为老人送米送油、更换煤气罐、打扫卫生等。近年来,郭鹏和队员们先后对孤寡老人等百名困难群众开展精准帮扶,累计捐款捐物百万余元。

    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里,郭鹏以实际行动诠释和践行着伟大的雷锋精神,感动着身边人,鼓舞着身边人,影响着身边人,越来越多的员工加入了志愿服务的队伍里,他们用炽热的心、真挚的情将雷锋精神的星星之火点燃江海大地。提及未来的打算,郭鹏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成为志愿者的那一刻起,公益这条路就没有尽头,今后他将更加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将自己的专业与热情,奉献给社会,奉献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