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氢气球成为身边的危险源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缪姗姗 高瑾敏)如今气球样式多样,造型可爱,既能装扮节日氛围,又是“哄娃神器”,年轻人和家长常常乐于购买,却察觉不到危险可能就在身边。
想让气球飞起来,并飘浮在空中,要求气体的密度要小于空气,所以一般气球里充的气体是氢气或者氦气。氢气是一种活泼气体,易燃易爆,是多种常见的易燃易爆气体中点火能量最低的,一根有火星的烟头、汽车内燃机产生的尾气,或与其他物体产生较为强烈的摩擦时,氢气球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危及生命财产安全。
早在2006年,国家有关部门就曾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施放气球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以惰性气体取代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作为气球的填充物,并明确规定在公共场所禁止灌充、施放氢气球及其升空物,严禁在各种场合灌充手持氢气球。但因为惰性气体氦气的市场价格是氢气的数倍,在暴利诱惑下,商贩冒险加工、销售氢气球的可能性依旧存在,由此引发的事故在全国各地也屡有发生。
且仅凭外观,普通人无法判断售卖的气球灌充的是什么气体。看似人畜无害的气球,也就成为公共安全无法承受之“氢”。气球一旦爆炸致人受伤,也是每个家庭不能承受的沉重。掘港消防救援站消防员张佳金提醒大家,尽量不要给3岁以下的孩子买气球玩,8岁以下的孩子最好在大人的监护下玩,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气球,不在街头地摊等场所购买“三无”产品,也不要将气球拴在孩子的手腕或扣子上,避免将气球带进电梯、公交车或放在私家车内,一旦爆炸,封闭空间的冲击力会大很多,尽量选择在空旷地带玩,远离火源、尖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