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资讯
海关助力“如东制造”畅行“一带一路”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3-09-26 字体:[ ]

日报讯(通讯员 陈文 周浩伊 纪霖 全媒体记者 高玉霞 周颖石)如东地处“一带一路”江苏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与沿线国家经济具有较强互补性。近年来,南京海关所属如东海关始终用心用情,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布局,认真落实上级海关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海关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枢纽”作用,为“如东制造”花开海外贡献海关力量。2023年1-7月,我县对“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出口27.2亿元。

推动农药产品深耕海外市场

农药是农业生产的必要生产资料,是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的有效武器。近日,在江苏优嘉植物保护有限公司的成品库内,300kg销往韩国的94%氯氰菊酯原药已整装待发。如东海关两名查验关员在企业员工的协助下,从货架上取下几桶货物,核对标签、检查包装。

“上半年,受国际大环境影响,出口农药行业竞争激烈,多亏了如东海关的高效服务,让我们海外市场开拓顺利。”江苏优嘉植物保护有限公司的商检员张云激动地说。

如东化工产业作为江苏省特色产业集群,经过近2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优嘉植保、德国巴斯夫为代表的农业产业集群。据了解,辖区内生产的农药已出口至韩国、越南、俄罗斯等18个“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如东海关不断优化服务,推广出口前监管、查验线上预约等便利化措施,发挥“智慧海关”作用,提供便捷出证服务,切实缩短货物通关时间,提升企业获得感,助力辖区农药出口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今年以来,如东海关共监管出口农药5411批,8.56万吨。

保障“草根经济”惠享“真金白银”

1992年起步的“草根经济”安防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产业,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自营进出口企业60家,外贸供货企业150余家的领军行业。江苏恒辉安防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如东县安防产业集群中的本土骨干企业,以创新驱动自主品牌建设,拓展国际市场,生产的安防用品畅销国际市场。

“今年以来,我们自主研发的多个产品都已申领出口原产地证书,在国外享受到了关税减免的政策优惠,这为我们扩大原有市场以及对新市场的拓展提供了很大帮助,保障了公司外贸的平稳发展!”该公司企业务经理吴红表示。

据吴红介绍,公司作为如东海关重点帮扶企业,可以享受原产地签证预约服务,进一步缩减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同时,如东海关也会推送最新的优惠政策信息,企业根据最新的优惠政策及时调整享惠方案。自RCEP自贸协定实施以来,该企业在稳固原欧美市场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兴市场。

如今,原产地证书已成为企业在“一带一路”市场增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也为企业不断拓展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往来提供了新能量。近年来,如东海关积极推进原产地签证便利化服务,结合海关大数据优势,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打造“一企一策”的靶向式服务,帮助企业充分了解贸易协定政策和原产地累积规则;同时,指导企业优化产业链,缩减合规成本,助力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1-7月,该关为115家对“一带一路”市场贸易企业签发原产地证书1678份,涉及金额6.7亿元,预计可享受进口国关税优惠约580万元。

助力特色农产品“蝶变出海”

如东作为沿海农业经济大县,紫菜以色泽光亮、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远销“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沿海地区农民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现有紫菜备案出口食品生产企业70余家,紫菜备案养殖基地10万余亩。

“现在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多亏了海关帮扶指导,我们陆续开发了‘有机’‘夹心’系列新产品,拓宽了新市场,订单也越来越多。”鲜之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信明感慨地说。

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助力紫菜产品勇闯“一带一路”,如东海关协同地方紫菜协会,围绕紫菜“周边”产品做文章,组织业务专家实地查看生产车间,一对一”上门帮扶企业优化车间布局,大力推行注册备案工作线上办理,加强对国外市场的禁限措施信息收集,指导企业对标进口国家和地区的准入要求,线上线下相结合深入紫菜养殖基地、生产一线开展核查,督促生产企业完善质量卫生安全体系建设,助力企业顺利推出烤紫菜、夹心海苔等近百个不同形态和口味的产品,顺利抢占“一带一路”市场。此外,如东海关还设立进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不断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今年1-7月,如东海关共计监管出口紫菜及其制品1093.69吨,单价同比上涨3.6%。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如东海关副关长侯晋说:“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越来越多的‘如东制造’已搭乘‘一带一路’的快车走向世界。下一步,如东海关将持续着力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着眼地方经济发展,着眼广大进出口企业所需,着力服务升级和通关提速,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为把‘一带一路’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