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 夏季来临,气温升高。江苏疾控提醒大家:要做好预防,谨防中暑。如何预防?发现中暑了怎么办?
1、中暑有哪些症状?
从临床表现来看,根据中暑的轻重程度可以分为3大类:
(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中,中暑者出现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此时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过37.5℃。此为中暑的先兆表现,若及时采取措施如迅速离开高温现场等,多能阻止中暑的发展。
(2)轻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表现外,还有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热或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此时体温超过38℃。
(3)重度中暑:不仅有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的表现外,还并伴有昏厥、昏迷、痉挛或高热的症状。
最需引起注意的是重度中暑,它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3种类型,严重的话可以导致死亡。
2、既然高温危害这么可怕,我们该怎么样去预防及处理它呢?
预防的方法:
(1)露天或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员,必须采取减少直接受热辐射的防护措施,加强通风,改善工作生活环境;
(2)俗话说得好,心静自然凉!平常生活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注意避免产生不良的情绪,保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疲劳;
(3)工作过程中及时补充水分,其次要注意营养,多吃些蔬菜、水果等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品,备足备好冷开水、盐开水、绿豆汤、酸梅汤、菊花茶等清凉饮料;
(4)备用解暑药物人丹、十滴水、清凉油或风油精等,一旦出现先兆中暑及轻症中暑症状时,宜及时服用;
(5)最重要的一点避开烈日下的活动啊!!!(10点至16点的时候阳光最为强烈,及时躲避)
3、当发生中暑时又该怎么办呢?
(1)应该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干燥、通风,且有空调的室内环境中进行治疗,要脱离高温的工作环境。
(2)中暑伴随发热的患者要迅速除去身上紧致、潮湿的衣物。
(3)要给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可以用冰水进行局部擦拭,例如擦拭患者的前额部、颈动脉处、下颌部、腋下、腹股沟处进行擦拭后,观察患者的发热情况,必要时还可以给予冰盐水进行灌肠,都能够缓解中暑而发热的情况。
(4)可以给中暑的人饮用一些淡盐水,来补充体内流失的电解质,但不能只饮用过多的白开水,这是因为在大量出汗的时候,汗液会带走很多盐分,造成人体内部电解质的失衡,如果这时候你再饮用大量的水,就会进一步降低电解质的有效浓度,而使病情加重。这也是中暑患者为什么会出现意识模糊、肌肉痉挛以及手足抽搐的主要原因。
(5)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