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梅雨季之所以被称为“梅”,是因为这个时期正是江南地区梅子成熟的季节。梅雨季通常发生在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中旬,这个时期常会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由于梅雨期间空气湿度大、温度高,物品容易受潮霉烂,因此又有“霉雨”之称。 每当这时,家里就显得非常潮湿,衣服经常晾不干。打开衣柜,迎面就是一股发霉的味道,床褥也都是湿乎乎的,有时候在墙壁上或衣柜里发现一块块的霉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特别容易引起健康损害的。
霉菌是什么?
霉菌即“发霉的真菌”,不是单指一种菌,而是一些丝状真菌的统称,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霉菌常常出现在家里的什么地方?
霉菌多为需氧菌,主要生长在和空气接触的物体表面。一般而言,影响霉菌生长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相对湿度、营养物质、氧气等。霉菌繁殖最佳条件为较高的环境温度(20-35℃)和高湿度(相对湿度大于70%),所以温暖潮湿、阴暗、不清洁、通风较差的环境会更有利于霉菌的滋生。而卫生间、冰箱、洗衣机、阳台等都是霉菌滋生的重灾区。
霉菌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1、影响呼吸道健康
如果家中霉菌过多,空气中会产生很多移动的孢子,长期吸入会危害呼吸道健康,容易诱发鼻炎、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
2、皮肤过敏
如果霉菌在衣服上滋生,穿上沾染霉菌的衣服,有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瘙痒、过敏等情况。
3、食物中毒
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后,霉菌在其体内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这些毒素能够损害消化道黏膜,引起胃肠炎等疾病的发生。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重症患者还可能因脱水而需要住院治疗。
4、降低免疫能力
霉菌可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身体内部,在体内产生毒素,有可能会抑制免疫系统中蛋白质的合成,从而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此时机体无法有效抵御霉菌侵袭,导致感染发生概率增加,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肺炎、脑膜炎等,进一步加重病情并延长治疗周期。
如何预防家庭内霉菌的发生?
1、保持室内湿度适中:霉菌通常在潮湿的环境中繁殖,保持环境干燥有助于减少其生长。日常生活中注意开窗透气,降低室内湿度,可有效抑制霉菌滋生。有条件的可配合家庭使用的除湿设备,定时开启以维持适宜的湿度水平。
2、通风换气:良好的通风可以帮助降低室内湿度并排除潜在的霉菌孢子来源,对预防霉菌有积极作用。
通风方法简单但需注意:
一是注意风向,梅雨天只开启下风方向的门窗,关闭朝南或东南方向(即上风方向)的门窗,以减少水汽进入室内,待天气转晴时,可打开所有的门窗,以加速水分蒸发。
二是注意时间,清晨7~8点空气流通、傍晚5~7点空气湿度低,这时开窗通风最科学。
3、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厨房、卫生间、阳台等容易滋生霉菌的场所,以及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容易滋生霉菌的家电,注意清洁死角。尤其是潮湿的墙壁、地面、水槽等,要确保干燥清洁。
4、干燥储存:对于衣柜、书架等柜体家具,要定期清理和通风,可以使用活性炭盒或艾条等防霉防虫制品进行干燥,同时避免长时间密闭。储存的物品要尽量保持干燥。
5、装修材料选择:在装修过程中,选择防水、防潮的材料,减少霉菌滋生的可能性。
6、及时处理漏水问题:若发现家中有漏水现象,要第一时间处理,避免长时间积水导致霉菌滋生。
7、预防室外霉菌进入:在雨季或潮湿天气,关闭门窗,防止室外潮湿空气进入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