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袁嘉翊 吴莎莎)又到春暖花开的好时节,踏青出游的人也渐渐多起来,公园、郊外人头攒动,花海盛开。春风拂面,除了花香醉人,还有花粉“扰”人。
花粉之所以会引起过敏,是由于花粉是附着在植物雄蕊上的细小粉末,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风媒花粉和虫媒花粉两类。“虫媒花的花粉大而重,依靠昆虫传播,通常不会引起花粉过敏。风媒花依靠风来传播花粉,它们的花粉体积小、产量大,花粉重量轻、易飘散,是引起花粉过敏的主要来源。”县疾控中心医师宋逸瑶表示,花粉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脂肪、蛋白等成分,是一种重要的致敏物质,所以部分敏感人群经皮肤接触或呼吸道吸入花粉后,机体可产生免疫球蛋白E抗体。
宋逸瑶告诉记者,花粉过敏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和皮肤黏膜症状。若空气中花粉浓度较高,花粉可能会沉积在下呼吸道,导致发作性喘息、咳嗽、胸闷等过敏性哮喘的症状。面部等皮肤过敏时,皮肤表面可出现红斑、丘疹、风团等,伴有强烈的皮肤瘙痒。眼部过敏表现为花粉过敏性结膜炎,出现眼睛发痒,眼睑水肿,可能出现水样或黏液脓性分泌物。花粉过敏的最大特点是季节性发作,每年均在相对固定的时期发生,多见于春秋季,症状持续时间与植物花期相关。花粉过敏的典型临床症状有打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眼及面部皮肤发痒。花粉过敏若不及时诊治,可能发展为慢性哮喘,出现咳嗽、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在春秋季等花粉较多的季节应随身携带脱敏药物,一旦出现皮肤瘙痒、打喷嚏、流涕、咳嗽等过敏症状时,要迅速离开含有致敏原的区域,及时使用过敏药物并迅速就医。
宋逸瑶建议居民在花粉高峰期,如果遇到大风天气应关闭室内门窗以减少花粉逸散,安装并使用高效能的室内空气净化器,避免将衣物晾晒于室外,防止花粉附着。同时,居民朋友要科学饮食,由于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充足的水果蔬菜摄入可以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几率,还应减少鸡蛋、肉制品等蛋白质的摄入量。“饮食中过多摄入鸡蛋、肉制品等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会导致体内抗体生成亢进,当接触花粉过敏原时,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适量运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但最好选择清晨或雨后室外花粉浓度较低的时间段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