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民生热点信息
袁庄镇送“照护”上门,破解照护难题,缓解家庭压力——
做优“长护”服务 守护“失能”人生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3-04-10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陈慧 朱宇晔)一大早,在柔和晨光的映照下,袁庄镇小康村乡路上的一群“红马甲”格外耀眼。袁庄镇红十字会、退役军人服务站、民政等部门的志愿者陪同县医保局工作人员来到摸排对象家中收集照护保险申请材料并送上暖心照护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困难群众,审定前期摸排的部分困难家庭是否能够享受医疗照护保险政策,袁庄镇联合县医保局开展“学雷锋,送服务进村”活动,打通服务失能人员的“最后一公里”。

袁维常老人今年94岁,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3年退役返乡。由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老人家长期卧床,生活无法自理,一直都是女儿袁月萍照顾。“老人家,今天这阳光不错吧。你坐好了,我帮你刮个胡子,再量下血压......”春日暖阳下,照护服务工作人员陪着老人唠家常,进行日常检查和护理,老人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另一边,在县医保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袁月萍很快便填写好了《如东县长期照护保险失能等级评估申请表》,她与工作人员握手致谢,“你们来得太及时了,我年纪也大了,往县里跑一趟真的不容易,你们一来给我省了不少麻烦,真是太感谢了。你们来看看我父亲,他心里也开心,看上去状态更好了。”

长期照护保险是失能家庭的“减负神器”。家住朱庄村的康贻珍今年66岁,因病卧床多年导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老伴一人照顾。最近,康贻珍老伴的心脏也出现了问题,不能吃重的他再也无法独自照顾妻子,女儿许爱红只得辞职回家照顾双亲,家庭的生活和经济压力变大。“他们照护得比我们专业多了,我们的负担也减轻了不少。”看到照护人员耐心地帮母亲洗头发、剪指甲、测血糖,许爱红不禁红了眼眶。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像康贻珍这样身患疾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还有很多,不少家庭在照顾家中失能老人上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长期照护保险的居家上门服务破解了他们的难题,缓解了家庭压力。“未来,我们也将继续通过开展乡村行、社区行、一次不用跑等志愿服务活动,加大政策宣传,扩大照护保险的知晓面,充分发挥经办机构的服务网络、专业队伍等优势,为我县失能人员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专业的服务。”南通德善老年人养护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殷春宇告诉记者。

据了解,此次活动共走访了4名重点优抚对象和18名失能对象。活动结束后,县医保局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全面审核,经过审定确定可以享受医疗照护保险政策的失能、失智群体以及重点优抚对象,护理机构将根据照护对象的身体情况、脾气性格、性别年龄等特征,安排护理人员每周两次上门服务。“经过前期摸排,我镇部分群众家存在失能、失智对象没有相关病情证明,导致无法享受医疗照护保险政策,我镇基于此情况开展本次活动,也是践行雷锋精神、服务百姓民生的一次重要举措。”袁庄镇宣传委员沈玉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