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镇区动态
河口镇锦成村:“小举措”激活乡村治理“大文明”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3-12-18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丹 吴文军 宫向群 通讯员 刘颖琦)一城文明风,满村皆新景。近年来,河口镇锦成村立足实际,创新工作方法,主动学习优秀经验,自主拓宽文明创新之路,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在加强基层治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树立了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良好社会风气。

主题宣讲 宣出文明乡风

“孝老敬老、厚养薄葬,儿女们常回家看看老人,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享晚年,这是好事,我非常赞同。”近日,在锦成村移风易俗宣讲活动现场,村民王登明积极发言。

今年以来,锦成村每月都会举办移风易俗宣讲活动,请文明家庭代表现场分享构建幸福和谐家庭的心得体会。宣讲员和村民就婚嫁、邻里互助、村庄建设等话题畅所欲言,谈感想体会。

“在活动中,我们村还会依托革命烈士刘锦成的英雄事迹,赓续英烈精神,弘扬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并加强移风易俗志愿者队伍建设,把移风易俗与美丽乡村打造相结合,推动移风易俗理念家喻户晓。”锦成村党委书记赵亚华介绍,近年来,为切实提高村民对移风易俗的知晓度、认同感,调动村民的积极性,锦成村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景安工业园区党建联盟”和“红网格”,唱响“红色”主旋律,发挥红色基因在移风易俗中的“监督员”作用,大力弘扬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的模范作用,营造良好乡风、带动淳朴民风,培育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爱岗敬业典型。同时,多渠道加大移风易俗宣传力度。组建“移风易俗”宣讲团,发挥本村党员、退休教师、能人等优势,以讲座、演出、小喇叭、有声书等形式,广泛开展宣讲宣传,将新形势、新政策以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引领文明新风尚。

 村规民约,“约”出文明新举

“美丽乡村又文明,和和气气一家亲,不向政府等靠要,勤劳致富步步升……”这是锦成村村民幸福和谐生活的生动写照。

锦成村依托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村民自治组织,村民的行为有了约束,民风有了大提高。“自从有了村规民约,村风好了,环境好了,村民之间的关系变好了,邻里吵架的情况也没有了。”赵亚华告诉记者,锦成村还从村民实际需求出发,探索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3个,以“我们的节日”“主题党日”为载体,开展“理论宣讲”“法治课堂”“农技课堂”“17日村庄清洁日”“文明劝导”“垃圾分类”等各类活动120多余场次,10000余人次参与“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如今,“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

“积分超市”,积出文明福利

“平时举手之劳的事,帮助邻居、参加村里志愿服务,都能获得积分,还能兑换生活物品。”村民王翠华告诉记者,在锦成村有一家特殊的超市“积分超市”,村民通过创建“最美庭院”,邻里团结、家庭和睦、赡养老人等文明乡风获得积分,然后到“积分超市”兑换日用品。这一方法激发了村民搞好环境卫生的热情,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向深层次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积分制’管理实现村级事务全覆盖,在文明实践、移风易俗、热心公益等板块进行正向、反向赋分,逐户建立积分存折。”赵亚华说。

糟粕旧俗正步步移去,文明新风已渐渐易来。赵亚华介绍,自2010年至今,锦成村先后出资40多万元打造了占地5300多平方米的锦成村公益性公墓,目前已建200多座墓穴,使用率达80%,“在我们锦成村,用鲜花代替传统烧纸钱的新祭祀形式已经蔚然成风。接下来,村里还将积极探索适合自己村情的移风易俗之路,打造一个让村民满意的乡风文明、环境整洁、村民幸福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