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镇区动态
利慧家庭农场
鳜鱼养殖蹚出丰收路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5-01-12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瑾敏 朱南州 实习生 花蕾 通讯员 戴爱琴)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古人的诗句中,鳜鱼以其独特的美味成了淡水鱼中的佼佼者,被誉为“河鲜鱼之王”。鳜鱼肉质细嫩,呈瓣状,仅有一条主骨,刺少肉多,味道鲜美且易于消化,同时富含抗氧化成分和高质量的蛋白质,是儿童、老人及体弱者的理想食补材料。

近日,位于双甸镇石甸社区的如东县利慧家庭农场迎来了鳜鱼丰收季。农场负责人孙爱明,一个原本并非从事渔业的人,在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后,发现了鳜鱼养殖的巨大经济潜力。尽管了解到鳜鱼养殖的难度较高,但他依然决定跨界尝试,并投入大量时间前往高邮市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

2023年3月,孙爱明承包了160亩土地进行改造,并专门用于养殖鳜鱼。他精心设计了14个鱼塘,水深控制在1.5米到2米之间,以确保鳜鱼的生长环境最佳。同时采用土生土养的养殖模式,每亩养殖密度严格控制在150条鳜鱼,避免因了过度密集而导致的养殖问题。

孙爱明深知,良好的水质是养殖成功的基础。他通过系统学习,掌握了控制水质溶氧能力、监测PH值、温度以及亚硝酸盐等关键指标的重要性。为了确保水质清新,他给每个鱼塘都配备了增氧泵和渔氧测试自动化设备,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尾水处理系统。“实际上我的养殖水面是110亩,每亩出鱼量只有120条,这些设备不仅能提高水体中的氧气含量,还能确保水质始终处于最适宜鳜鱼生长的状态,成活率可达8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孙爱明介绍,在养殖过程中,他可通过手机实时监测水质指标,确保一切尽在掌握。

在鳜鱼的喂养方面,孙爱明也下足了功夫。他在14个鱼塘内专门养殖了一些鲫鱼,作为鳜鱼的天然饵料。“与精养相比,土养没有对外购饲料的依赖,用天然饵料鱼喂养鳜鱼,不仅能保证鳜鱼的营养需求,还能提高其生长速度和品质,产量也更高更稳定。”孙爱明说,农场内还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定期查看鳜鱼的生长情况,确保它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近年来,随着鳜鱼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鳜鱼养殖的利润也愈发可观。“2024年5月我们投放了鱼苗,经过7个月的精心养殖,12月份鳜鱼正式上市销售。”孙爱明说,他的鳜鱼主要销往周边饭店及苏州、无锡、常州、上海等地。经过一年的辛勤养殖,鳜鱼现已长到一斤到一斤半左右一条,目前市场上鳜鱼价格约40元一斤,已售出6000多斤,预计2025年春节前将全部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