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丹 吴文军 徐建彬)提起“锦鲤”,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吉祥、幸福、好运等寓意,它承载了人们对于工作、学习、生活的美好希望和祝愿。近日,走进岔河镇龙凤村的龙凤池锦鲤俱乐部的锦鲤养殖场里,数百条色彩绚丽的锦鲤正在池子里游来游去。养殖场负责人韶明明向水中撒出一把饵料,鱼儿们便争先恐后聚集过来,逐食、嬉戏、翻滚。
“项目占地50亩,总投资约250万元,目前养殖场里养殖了红白、大正、昭和等近七十个品种的锦鲤,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韶明明介绍,他一开始从事餐饮行业,后来看到家乡水产养殖业发展势头越来越红火,于是就回乡做起了锦鲤养殖。从对锦鲤养殖一窍不通,到如今对锦鲤养殖、锦鲤文化的侃侃而谈,韶明明说,进入行业后,他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培训班,向老养殖户“取经”,虽然初期几年亏损,如今年产值已经超过300万元。
现今,从事锦鲤养殖近8年的韶明明,在日常喂养、鱼苗孵化等方面累积了丰富经验。“锦鲤生命力很强,能存活六七十年。但一条卖得上价的锦鲤,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慢慢养护,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染病死亡。”
锦鲤有着“水中活宝石”的美称,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养殖场内色彩正、体型好且体长40厘米左右的锦鲤,一条就能卖到上万元,甚至更高。“锦鲤的培育就像在创作雕塑,需要工匠不断打磨。”韶明明表示,为了培育出优质锦鲤,需要持续引进名贵品种的后代进行繁殖,通过多次杂交,对其基因进行改良。经过不断改良和创新,韶明明养育的锦鲤质量得到很大提升。“现在孵化的鱼苗和成鱼吸引了上海、杭州等周边地区的客户前来采购,还会有一些园林公司与我们建立合作。”
韶明明告诉记者,前些年因为传统的锦鲤批发市场遇冷,他不得不做起了线上销售,偶然一次的“拍”鱼,让他发现了一个新的商机。通过视频直播选鱼,消费者有更好的现场体验感,韶明明发现:在网上拍卖销售,小鱼也能卖上高价,相比较观赏鱼批发,利润要高得多。每天晚上,“锦鲤主播”韶明明都会准时直播拍卖出售的锦鲤,而每晚的成交额也相当可观。网络直播新模式,彻底打破了过去的传统销售模式,将优质锦鲤的利润提高了很多。同时,为了积攒人气和口碑,韶明明坚持全年拍卖不间断。长期的定期拍卖,锦鲤爱好者们每天都会定点守候直播选鱼。有时候为了拉升直播人气,韶明明会故意“放长线钓大鱼”,用一些比较好品相的锦鲤,零元起拍一元一次加价的这种方式吸引网友互动,引发网络推流积攒人气。
除此之外,在发货和售后环节,韶明明也特别用心,所有的拍卖鱼都是包邮到家,韶明明会做完寄生虫的消杀处理再发货,在发货环节也是处理好每个细节,做到万无一失,保障自家锦鲤的口碑。如今,一条条五彩斑斓的锦鲤不仅推动了特色高效养殖业的发展,更成了一把致富的“金钥匙”。多年的实践让韶明明对前景信心满满。这几个月,他正打算让有意向的村民也加入锦鲤养殖。“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正的富裕。”
岔河镇龙凤村第一书记周川表示,接下来,龙凤村将在锦鲤育种方面持续发力,逐步扩大养殖规模,推动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带动更多农户实现“家门口”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