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镇区动态
“最美中式庭院”扮靓美丽乡村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2-08-12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丹 吴文军 徐建彬)几十盆形态各异的花草争奇斗艳、竞相盛开,涵盖了多肉、松木等30多个草木品种,放眼整个庭院,显现出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近日,记者走进岔河镇汤桥村村民何松林家中,一步一景,错落有致,行走在回廊中,一种别样的惬意油然而生。庭院中央的池塘、树木、盆栽布局合理而又层次分明,为庭院增添了几分艳丽,让人赏心悦目。

记者来到何松林家中时,只见他正在给院子中央一方池塘中的锦鲤喂食,鱼儿们簇拥一团,争先恐后地吞食着鱼料。“平时的爱好就是养些鱼、种一些花草,自从三年前翻新了这座庭院后,我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把它们打理好。”说起这个他一手打造的四五十平方米大的自家庭院,73岁的何松林爽朗又自豪地笑了,“每天早起喂鱼、打扫庭院,给这些花草浇灌打理,看着自己喂养的鱼儿欢快地在水里游着,自己种出来的花草长势喜人,就觉得十分开心。”

近年来,何松林经营的这个庭院花花草草也越种越多,目前有各种花木品种20多种。何松林一边笑着感慨,一边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宝贝们”,“院子里一共有六棵黑松,进门就可以看到,门口那棵是迎客松,这些年我悉心照料,你看它们长得多好啊!”何松林说,黑松寓意着平安吉祥、健康长寿,放在院子最显眼处也是为了取个好兆头。

“如今来我家来参观庭院的人有不少,还有外地人特意开车到我家看的。我家庭院的设计风格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元素,你看院门上那四块凸出来的木头就是门当,过去讲的‘门当户对’,就是这个‘门当’。还有这口老井,有40多年了,这块井栏是后来市场上淘过来的,是明朝时期的井栏。”何松林介绍,院子作为最典型的中国居住形态,是中国人居文化的代表,自古至今中国人讲究天地人和的居住精神。在这个四四方方的天地里,庭院的意义早已不仅仅是一种其乐融融的生活方式,更是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载体而存在。他和他的家人在庭院设计之初,就力求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融入设计理念,并结合当代居住生活习惯,打造了如今这座布局精妙的新中式庭院。 

何松林家的美丽庭院是汤桥村多措并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汤桥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村容村貌整齐干净了,各家各户创建美丽庭院的热情也随之高涨。“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引导村民共建美丽环境,共享美好家园,实现院内和院外同样整洁,进一步助力文明城市创建,让乡村更靓、生活更美。”汤桥村村干张建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