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镇区动态
儿童编结走进课堂 传统文化根植心间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2-06-01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予钦 朱宇晔 通讯员 沈玉玲)近日,在位于袁庄镇赵港村的先民小学编结活动中心室里,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围坐一圈,每人手中盘弄一根彩绳,经过三缠两绕,小手翻飞间,一朵朵娇艳的梅花便诞生了,惟妙惟肖。“大家一起编出大大小小的梅花,再粘贴到一棵梅树上,一来增强大家团结、互助的意识,二来告诉大家‘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含义,激发孩子们不怕吃苦的精神。”辅导老师李月红一边说着话,一边帮助孩子们把编好的梅花粘到事先编好的梅树上。

“上次妈妈过生日,我就编了一根手链,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妈妈,她可高兴了。”401班学生杨雅琪说,虽然刚开始学编结的时候,手法很笨拙,但也乐在其中,在反复练习以后,自己越来越熟练,看到亲手编出那么多漂亮的作品,她的心里乐开了花。

绳结丝丝环扣,精巧可人,它的编织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份耐心,更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恒心。如东县先民小学编绳兴趣班成立于2007年,在这15年里,语文老师李月红从编结的门外汉到精通编结的“行家里手”,全凭一份对传统结绳编织的热爱。每次教学之前,她都会事先考虑好绳结造型,既便于学生掌握,又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成品既有趣味性,又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播“正能量”。由她带领完成的作品既有妙趣横生的卡通动物形象,又有“傲霜斗雪见风骨”的青松,还有祖国的大好山河。这些蕴含道德教育元素的编绳作品被展示在教室外的墙壁上,美化环境的同时又如微风细雨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近几年来,先民小学借助编结文化特色推动“双减”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本学期有70名孩子分两个班参与编结学习,每周上两节课。常规课程以外,该校坚持开展系列活动,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全校性展示,有数十人在历届省市县编结比赛中获奖。2020年,该校自主开发的编结课程被评为“南通市优秀校本课程”。

先民小学校长徐新星告诉记者,编结是袁庄镇过去的特色产业,将编结作为课程资源应用于小学艺术教育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发展,“从过去的绳藤记事到现在的编结艺术,透过一根绳子,连接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智慧,传承的是不朽的文化精神,这是我们把编结作为延时服务其中一个重要项目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