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镇区动态
烟火诗意在乡间
—— 我县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纪实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4-06-25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朱文婷 曹磊)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意见》(苏发〔2023〕12号)等文件要求,我县按照村庄有规划、住房有改善、设施有配套、环境有提升、风貌有特色、产业有发展、组织有活力、治理有成效、管护有机制、要素有保障等方向积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近日发布的江苏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名单中,全县23个行政村入选,一幅村美民富的崭新画卷正在扶海大地徐徐展开。

干净的农家小院绿植环绕,笔直的农村道路平坦开阔,一排排路灯温暖心坎,标准的温室大棚排列有序……袁庄镇孙庄村、长沙镇北坎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如东样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袁庄镇孙庄村8组村民骆爱宏对村子的变化感受深刻:“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河道波绿了,水清了,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是干干净净的,整个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

美丽的田园风光除了要建设好,更需要的是有人管、管得细、管得好。孙庄村、北坎村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加强日常监督,落实乡村治理积分制,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把村居建设成如诗如画的美好家园。长沙镇北坎村党总支书记陆军告诉记者:“北坎村从去年开始,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农村环境大幅改善,村民生活丰富多彩,特色产业活力涌动,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6月,掘港街道虹桥村第一批桃子抢“鲜”上市,吸引了游客慕名前来采摘。从2018年开始,虹桥村将土地全部流转,建起村经济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形成以桃子、梨、葡萄为主的精品果蔬特色产业,有效提高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的致富新图景。截至2023年,虹桥村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突破60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600元。虹桥村村民陈祥华今年50多岁,平时在葡萄园里干干农活儿,一年收入能有三五万,“给葡萄整整枝,又不累,还能补贴家用。”对于收入,他感到很满意。

欣欣向荣的果蔬产业吸引来一批优质的农文旅项目,“半亩方塘”青少年实践基地、蝴蝶兰基地纷纷入驻,为虹桥村增添新的亮点。掘港街道虹桥村党委书记付新梅表示,将深耕农文旅融合发展,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增加乡村旅游产业价值,带动乡村产业越来越旺。

孙庄村、北坎村、虹桥村频频“出圈”,成为宜居宜业新样板。近年来,我县以政策为先导,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连续两年出台人居环境考核办法,在示范村建设上强创新,在村容村貌整治上建机制,在产业提质增效上求突破,不断擦亮乡村振兴幸福底色。县委农办综合科副科长汪勇军介绍:“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对照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十个有’的要求,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严格评审,分析短板,对标对表,挂图作战,确保把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按照序时进度进行整改,确保够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标准。”

接下来,我县将推动各村进一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着力营造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让老百姓参与感、幸福感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