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镇区动态
外卖员:“赶时间的人”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5-04-17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吴欣宇 单佳凯)在城市的喧嚣里,有一群人总是风里来雨里去,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为无数人送上热腾腾的饭菜,他们就是——外卖员。“小黄人”“小蓝人”骑着电动车的身影,也早已融入进大家的日常生活。不免有人好奇,外卖员们的一天到底有多忙?乡镇也有外卖员吗?他们的收入怎么样?近日,记者来到栟茶镇,穿起制服、戴上头盔、化身骑手,跟随杨哥体验他不一样的“速度与激情”。

杨哥名叫杨九明,原先在上海打拼,为了陪伴孩子,他放弃待遇不错的工作回到老家栟茶镇,成为“外卖小哥”一晃已有8年。一辆电瓶车、一部手机,是杨哥工作中最亲密的“伙伴”。“一接到单就要立刻前往商家,除了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订单基本上都要在30分钟内送达,超时就没有单费了,所以一般会优先配送距离远、时间紧的订单。”杨哥向记者介绍每天的工作。

“您有新的饿了么订单,请及时接单!”说话间,手机里传来了系统语音播报。“来活儿了,出发!”杨哥收起了接单手机,骑上“小电驴”前往商家。第一步取单对于记者来说不算什么难事,核对好下单平台、商品、顾客备注等就可以取走商品了,可如何快速、安全地将商品送到目的地,对于记者来说就有些困难了。与城市不同,在乡镇,尽管有路线导航,但定位并不准确,加之村里的路弯弯绕绕,几步就是一个路口,所以最怕的就是跑错路。“掉头,掉头,下一个路口再右转。”杨哥不放心记者单独配送,跟在后面大声喊道。用时35分钟,可算将商品准确送达了,听到顾客的“恰恰(谢谢)你啊”,记者的内心成就感满满。

心有小窃喜之余,记者更多的是对杨哥的佩服:“你这记忆力也太好了吧,仿佛一张‘活地图’啊!”。杨哥害羞地说:“我刚跑的时候也和你一样,那时候还是泥路,天一黑,根本看不清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杨哥手绘了“乡村地图”,上面清楚地标注着每个村落的小路、桥梁。后来,他还将地图分享给新骑手,帮助他们熟悉片区,共同提高配送效率。话音刚落,便有新的订单响起,记者和杨哥停止了闲聊,赶忙前往下一个地点。一单、两单、三单......一下午,记者“磕磕绊绊”成功送出了六单,也掌握了不少配送秘诀:有雪顶的奶茶要放在车前面;带汤类易撒的菜品要放在电瓶车脚踏板处;带签子的餐品要平放,以防签子戳破袋子油漏出来……

夜幕降临,派单明显多了起来,对于外卖骑手而言,时间就是金钱,看着杨哥忙碌的身影,记者忍不住问道:“常年风雨无阻的在路上奔波,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顺心、不愉快的配送经历,有没有想过换工作?”“碰上恶劣天气,真的不想干,那么大雨,我也想在家躺着,看看电视点个奶茶,但是不行呀,一方面我要养家,另一方面有很多户人家在等着我盼着我送东西呢。”

“还有一点,也是支撑我干下去的动力,就是这份工作,给了我像家一样的温暖。”杨哥告诉记者,在镇上跑单的8年多时间里,他对周边的商场、商家、村落、居民早已烂熟于心,有的顾客会在天气不好的时候留言嘱咐他“慢点骑车,我们不着急”;炎热的夏天,村口的奶奶会削好西瓜“塞”到他嘴里;爬了几层楼送达订单后,顾客会给气喘吁吁的他递上一瓶水……这些听起来“微不足道”的小动作,暖了像他一样的一个又一个外卖员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