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镇区动态
栟茶小学传承“养正” 书写新时代文明答卷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4-12-02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予钦 朱宇晔)近年来,栟茶小学围绕“以正养正,以秀启秀”开展校园文明建设,以环境浸润“养正”之魂,用活动传承“养正”之本,施课程践行“养正”之慧,以制度恪守“养正”之力,引导儿童养习惯、正三观,努力实现“人人有成,个个精彩”的育人目标。

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走进栟茶小学,校园内的每一处景观都有自己的精气神,时时散发着育人的芬芳。笔直宽阔的养正大道,大气恢弘的养正文化石,触目可及的养正格言、催人奋进的励志标语、中华先贤的感 人事迹,绘制一新的隔离球……每一帧风景都是一位无声的老师。漫步养正文化长廊,恍若穿越时光的隧道,探寻学校赓续“养正”育人传统的足迹。

放学铃响后,栟茶小学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绘画社团里,孩子们用手中彩笔描绘出心中的美好事物,展现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舞蹈社团里,孩子们踩着音乐的节拍,跟随老师的动作整齐划一;体育社团的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跳跃,活力四射的他们尽情挥洒汗水……606班学生刘轩赫今年参加了戏曲、素描、智能家居三个社团,这些社团让他的课余生活变得更精彩,也让他学会了怎么和别人一起合作,怎么勇敢地面对挑战。

“人人不同,个个精彩”,是养正文化对平民教育思想的当代诠释。近年来,栟茶小学聚力社团建设,策划多样主题活动,以“激发学生潜能、拓展学生特长、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为目标,为每个儿童构筑学习、展示的平台。

以社团建设构筑“人人不同”的主练场。基于学生特点、学校特色,精心谋划,学校共开设了戏曲、球类、科技、乐器、舞蹈、阅读等六大门类的20多个社团。学校社团秉持“能者为师”的原则,开门办学,广纳人才,校内外师资强强联手,助推社团品牌化、精品化、特色化发展。如今,社团活动已成为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舞蹈组、合唱团、器乐社团、版画工作坊等在县级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00多项次,航模、编程社团在省、市科技比赛、智能家居比赛中获得多项团体一等奖。

以主题活动搭建“个个精彩”的展示台。以书香阅读节、缤纷艺术节、创意科技节、灵动体育节四大年度嘉年华主题活动贯穿学期始终。书香阅读节,引导孩子们在飞花令、讲故事、成语比拼等活动中飞扬才思,引领学生读古今经典,做谦谦君子;缤纷艺术节,分设“翰墨飘香”“创意设计”“唱响童年”“剧品经典”“舞动缤纷”等板块,让每个孩子寻找到闪光点,自信地进行自我表达;“创意科技节”,则引导孩子们科创未来、放飞梦想,每个孩子的奇思妙想都能被温柔以待;“灵动体育节”,在花样跳绳、带球接力等项目中展示栟小少年传承竞技精神、强健体魄的精神信念。

“‘养正’要成为学生的可能,首先必须是教师的应然。”栟茶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周海燕介绍,近年来,栟茶小学不断创新教师管理方式,多措并举提升引导教师正知、正德、正行,打造“品正博雅”的教师团队。通过讲述先贤创校及师德典范故事,引导每位教师明确自己的教育理想,争做“己达达人,服务桑梓”的时代大先生;通过出台“养正教师守则”,引导教师以身垂范,自觉成为“养正”文化的传承者、学生道德的引领者、行为的示范者;同时,发挥多元评议作用,增强教师的担当意识,健全了师德档案,优化了每学期的家长、学生、同伴的评议管理工作,将师德与职称、评优评先等有机挂钩,强化规则意识、完善监督体系,使教师队伍形成一股爱岗敬业、严谨笃学、协作奋进的浩然正气。

“新时代的养正教师不能只做书本知识的传授者,而应当秉持工匠精神深耕下潜,争当教育的研究者和课程的开发者。”周海燕表示,学校确立教学研一体化工作思路,引导教师开展微课题项目攻关并依托本土文化开展田园实景式的教育研究,培育敏锐的资源意识和课程意识,准确叩击本土资源与教材之间的连接点,尝试依托乡土文化重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使自己的教学从传统的学科型走向实践型、活动课程型。乘着全县“三航行动”计划的东风,学校充分发挥陈周丽、钱薇薇、周海燕等市县学科领衔人的传帮带作用,近三年,连续10位老师斩获南通市优课评比一等奖,实现了“金帆课堂”零的突破。栟茶小学先后斩获“江苏省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南通市新优质学校”“南通市模范学校”,于2017年首次获评“南通市文明校园”,并将荣誉保持至今。

栟茶小学副校长钱薇薇接表示,未来,栟茶小学将进一步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深度挖掘栟茶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社会自然资源、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引领学生不断深入学习,增强文化自信,让学校不仅成为传承与创新并重的文明校园,更加成为引领地方发展、培育人才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