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半年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来源: 如东县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4-07-12 10:00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谋划落实年度重点工作,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一老一小、专项社会事务等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政服务工作,各项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兜底线保民生,社会救助保障精准高效

一是及时审核发放救助保障资金。春节期间,发放慰问金324.9万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65.29万元。截至5月底,全县低保在册6715人,特困在册4195人,1-5月共发放低保、特困对象保障资金5361.78万元;在册重度或困难残疾人27869名,1-5月共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5164.45万元。二是主动排查救助特殊困难群众。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普及,提高全社会知晓率,发动广大群众,做到主动发现,及时救助。优化流程及时审批镇(区、街道)送审材料,确认各类救助保障对象378人,核退264人,实现精准识别,动态管理。今年5月份,政府出资212万余元,继续为全县特殊困难群体购买“低补保”医疗保险,织密兜牢救助“三重网”。三是加强社会救助专项资金监管。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举措,主动作为,着力解决救助资金发放滞后问题,印发《关于做好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发放与惠民惠农财政“一卡通”系统运行相衔接工作的通知》,该做法得到市民政局推广介绍。四是放大慈善救助效能。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帮扶有效衔接,提高救助实效。春节期间,发放“一次性取暖电费补贴”93.18万元,对因患重大疾病或遭遇突发事件等738户低收入困难家庭,发放慰问金36.9万元。鼓励引导群众参与“民善康”慈善医疗互助项目,实现60%参与率目标。1-5月,该项目累计救助21035人次,审核发放救助金1498.26万元。

(二)抓重点强基础,“一老一小”服务扎实推进

一是健全“一老一小”服务政策体系。聚焦城乡社区助餐点建设,经过充分走访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于5月初出台《如东县社区助餐点扶持补助方案(试行)》方案,全面推进,精准发力,以小切口解决民生大问题。规范敬老院政府收费定价,会同县发改委开展对公办敬老院的成本调查和实地走访调研并形成意见,拟于下半年出台相关文件,进一步规范公办敬老院政府定价收费行为。优化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印发《如东县关于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实施意见》,加强监管,进一步提升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质效。二是加“一老一小”服务基础投入。紧盯民生实事项目,统筹谋划推进16个社区助餐点、1家省级示范性未保站(袁庄镇)改造提升、15个示范性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和新建1家社区长者驿家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建设,完成采购600张护理床招标工作。做好500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招投标,按序时推进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投入18万元,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运营,在全市率先实现县未保中心常态化、专业化运营,进一步健全县镇村三级未成年人保护网。三是做好“一老一小”资金保障工作。加大机构纾困帮扶力度,拨付民办养老机构运行补助经费83.69万元、建设补助资金49万元;发放春节养老机构慰问品19.11万元。及时发放保障金,截至目前,做好重度失能(失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工作并发放专项补贴11.5万元;审核发放尊老金33333人次,共计2232.05万元;累计向678名困境儿童发放基本救助保障金637.48万元;为11名在册孤儿发放“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助学金5.5万元。四是持续提升“一老一小”服务品质。以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为抓手,4家机构申请一、二级养老机构等级评定,1家养老机构升级为5级。着眼养老服务人才支撑,确定养老护理专业人员技能认定与养老服务队伍培训机构,现有178名超龄护理员报名参加。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按序时为全县3万名老年人进行能力和服务需求评估。量质并举,常态化开展居家上门探访关爱服务,截至5月底,居家上门服务老年人超30万人次。推进智慧助老,培训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1000余人次,同时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提升防诈意识,助力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升。加大未保工作宣传力度,开展“强劲心动力 苏童乐成长”“六一”主题宣传月活动,进一步擦亮“如爱相伴 共护如彩未来”服务品牌。

(三)优服务促改革,专项社会事务有序开展

一是做好婚姻家庭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婚俗改革,制定《如东县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利用“2.14”“5.20”等特殊日子,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倡导婚事简办新办,扎实推进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截至5月底,共办理结婚登记1120对,离婚登记417对,婚姻登记合格率和群众满意率实现100%。落实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婚育户“一件事一次办”,有序推进便民政策,成效逐步显现。二是推进殡葬改革及服务工作。加大移风易俗宣传等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清明祭扫相关服务保障工作。加快推进惠民殡葬改革,经过多轮协商与征求意见,关于调整惠民殡葬政策的议题经县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即将印发实施。继续推进岔河殡仪馆、西郊公墓改扩建项目,扎实推进曹埠镇上漫社区易俗堂省级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持续开展私人经营公墓等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建立骨灰流向跟踪分级管理机制,明确镇村负责人监管责任。开展殡仪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推进公墓(骨灰堂)“八有”标准提档升级工作。三是加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全县现有注册登记社会组织388家,其中社会团体246家、民非141家、基金会1家。组织开展年检工作,印发通知,召开培训会,已完成297家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加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排查200多家社会团体收费情况,并对重点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进行抽查;排查领导干部兼职对象99人,对12名干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四是加强地名管理及文化保护。对全县3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17颗界桩开展专项巡查,推动平安边界建设。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全县城区内108块不规范道路地名标志已全部整改到位。做好地名命名更名工作,开展乡村著名行动,推进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工作,上半年共评出7个地名纳入县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录,其中3个申请市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录。五是强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常态化开展巡查救助工作,今年共出动救助车辆 32次,巡查100余人次。截至目前,救助18人(站内救助 11,站外救助7),其中护送返乡3人。六是加强福利彩票发行监管工作。在保安全、促发展上下功夫,形成福彩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1-5月份实现销售3405.94万元(电脑票2326.08万元,即开票1079.86万元),同比销售额增加649.87万元。

(四)夯基础提效能,安全稳定环境持续向好

一是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坚决落实上级要求,做好编制体制调整,合理人员调配,明确职能分工。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强法纪教育,做好治本抓源头工作。全面配合县委巡察工作,坚持即知即改、边查边改、立行立改,进一步改进作风,提升服务质效。二是提升机关作风效能。扎实推进“双聚双高”作风效能深化年活动,强化政治意识,树牢宗旨意识,提升担当意识,驰而不息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加强法治宣传,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结合职能职责,履行法治工作要求,加强行政执法能力。推广省“智慧民政”一体化平台试运行完成了全县基层民政账号创建、实名认证系统绑定做到用户权限的集中管理和数据整合三是安全稳定环境良好。做实安全生产闭环管理,常态化开展安全检查,开展既有建筑“回头看”行动,联合消防大队开展民政服务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创建工作,排查问题隐患并限时完成整改。加强网络舆情处置和信访稳定。加强信息审核发布,积极稳妥慎重快速处理网友诉求,积极处理各类来信来电来访事项,1-5月共收到12345公共服务热线咨询79件,办结率100%。

二、2024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宗旨,围绕提升民政服务质量,完成年度重点工作,坚决守住安稳底线,做好县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奋力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

一是持续提升服务质效。落实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谋划统筹各项救助保障提标工作,做好困难群众服务保障;大力推进居家上门精准服务和助餐点建设,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牵头推进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加大宣传,优化服务,推进婚姻和殡葬领域移风易俗;按照调整惠民殡葬政策要求,制定落实殡仪车惠民便民举措,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安全感。

二是高效推进项目建设。紧盯互助养老睦邻点、长者驿家、未保工作站、骨灰堂建设、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点等民生实事项目和年度重点项目,加强检查督导,强化沟通协调,掌握施工进度,对照全年工作任务抢时间、早开工、快推进、抓运营,确保高质量完成。

三是坚决筑牢底线红线。牢固树立“万无一失、一失万无”工作观念,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网络舆情和廉政建设等底线工作,做好敏感时期、重要节点、恶劣天气等相关工作,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加强民政救助资金和项目监督管理,确保不发生负面网络舆情和冲击道德底线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