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做好2024年秋季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
来源: 如东县教育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4-11-11 16:32 累计次数: 字体:[ ]

为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切身利益,进一步规范我县2024年秋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提升学生资助工作水平,现将《关于切实做好2024年秋季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如东县教育体育局

                                  2024年9月12日

关于切实做好2024年秋季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意见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在中小学幼儿园探索建立应急资助制度的通知》(苏教办助函〔2024〕6号)、《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的通知》(苏教办助函〔2024〕7号)、《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全市2024年秋季学期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通教财函〔2024〕3号)要求,构建保障与发展并重的一体两翼资助服务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安全友善、资源可及、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成长环境,扎实做好全县2024年秋季学期学生资助工作,提升学生资助工作水平,现通知如下。

一、加强学生资助机制建设

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资助政策学校校长和教育联络组双重负责保障机制。各学校要严格落实学生资助工作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生资助工作各个环节负主要责任。各教育联络组要重点核实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确认结果,及时上报。各学校应根据资助事业规模和工作量,足额配备相对固定的资助工作机构和队伍,尤其要重点保证下半年资助任务密集期的人员配备,确保无风险、无疏漏。

二、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

各地各学校要全面落实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做好奖助学金发放、保教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等常规工作,各类政府资助 资金均在规定时限内足额发放到位,确保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 难学生都能享受到相应资助,实现应助尽助。加大学校资助投入和社会资助募集力度,保障遭遇重大变故和突发性灾害学生的教育救助。

三、持续提升精准资助水平

(一)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特殊困难学生信息比对库。一方面,加强与我县民政、乡村振兴、残联、总工会等部门对接,推进各类救助政策衔接和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库,准确掌握特殊困难学生就学情况,便于及时开展帮困助学工作。

(二)全面落实特殊困难学生“免申即享”。全面使用资助申请平台,对特困学生全面实行确认制,取消学生申请、提供证明材料和名单公示环节,实现政府资助“免申即享”。对于少数确因家庭经济状况好转,不再申请资助的特殊困难学生,各学校可在认真核查、集体审议基础上,免于资助。

(三)全面应用省学生资助申请平台。所有资助申请(含“免申即享”对象)与认定工作均通过“江苏省学生资助申请平台”进行,各学校应灵活使用量化分值调整和自定义问题设置等功能,提高认定工作精准性。申请与认定过程信息将永久保存,线下人工认定对象不再被纳入数据统计、不计入资金分配。

四、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

各地各校要加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牢牢把握资助宣传的“三时三面两线”(“三时”指招生时、报到时、毕业时三个关键时点,“三面”指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两线”指线上、线下两条主线),确保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到每一位学生及家长。学校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时应及时向学生及家长发放“告家长书”,宣传学生资助政策和申请条件、办理程序、发放方式等;落实“两节课”制度,开学时给学生上一节本学习阶段资助政策宣传课;毕业前上一节下一学习阶段资助政策宣传课,解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后顾之忧。

五、规范贫困学生认定程序

严格执行资助申请、集体评议、合理公示、责任追溯等制度,确保应助尽助。各学校要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实施细则,确保资助申请、评审、公示、发放等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各学校要落实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做到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合理确定公示方式与内容,既要防止暗箱操作、人情资助等现象,又要保护受助学生尊严。继续全面推广“一卡通”拨付,即学生资助资金发放至学生已激活的社会保障卡,实现惠民惠农资金“一个平台管发放”。各学校要通知受助学生申领社会保障卡,激活社会保障卡金融账户,并在资助指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发放到位。各学校要将资助学生申请表、走访情况、受理结果、公示照片、资金发放等有关材料分年度建档备查,做到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并存,专人保管、全程保管,资助档案保存期限一般不少于5年。

六、全面落实困难学生家访制度

所有受助学生实行家访全覆盖,并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访、评议、认定表(见附件1)作为学生困难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各学校要通过实地走访准确掌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了解学生的性情和处境,传递党和国家的温暖,推动校家协同,为精准认定和因材施教奠定基础。对于确实存在经济困难,但因自卑心理等原因没有主动提出申请的学生,要通过家庭走访和民主评议落实“应助尽助”。各学校要加强对受助学生的资格审查,从严审核财政供养人员、企事业高管等对象子女受助情况,坚决杜绝把不符合国家资助资格条件的学生纳入资助范围。请各学校10月15日前在省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中将拟资助名单审核上报。

七、对特殊困难学生关爱到位

各学校要重点关注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脱贫家庭学生)、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边缘易致贫家庭学生、低收入家庭学生(城乡低保家庭学生、特困供养人员、低保边缘家庭学生、支出型困难家庭学生)、困境儿童(孤儿)、残疾学生、残疾人子女、特困家庭职工子女、烈士子女等群体学生的托底保障工作,同时要及时关心和资助因突发事件导致严重困难家庭学生,不断加大对农村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

各学校要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让班主任全面熟悉和掌握学生资助的政策。开学后班主任要通过询问、家访等多种方式了解班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特别是要将特殊困难学生筛选出来。各普通高中、幼儿园对开学即能确定其身份的特殊困难学生,要开通入学“绿色通道”,避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经济问题出现“入学难”。提前摸排符合学费减免政策的学生(原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低保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困境儿童、孤儿、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特困职工家庭子女等),避免出现“先收后退”“迟报漏报”或“入学难”等现象。各学校开学后要在生活细节上关爱特殊困难学生,帮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减轻生活负担,让他(她)们在校如家,感受温暖。

八、加强学生资助系统运用

一是规范数据填报与应用,严格按照“谁填报谁负责”“谁 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资助系统应用“3个100%”和“3个 零误差”,规范维护资助系统数据,全面提高数据质量,杜绝各级各类学校资助信息填报不及时、不完整、不真实以及审核不及时、把关不严等问题。二是加强平台运用,充分掌握《江苏省学生家庭经济信息采集量化指标体系》(2024年7月修订),使用新修订的《江苏省学生家庭经济信息采集表》(2024 年 7 月修订)开展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工作,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生全部通过平台认定。三是加强学生资助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数据应用,确保学生资助信息等隐私敏感数据得到保护。

九、强化学生资助监管工作

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会同相关部门,抽选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格核查,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学生资助工作不重视、人员职责不明确、贫困生认定程序不规范、宣传不到位、特殊困难学生未能享受资助等实行责任追究。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常态化开展资助政策咨询与投诉、防诈骗警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舆情监控与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廉政教育,杜绝弄虚作假、优亲厚友现象。

十、积极推进发展型资助育人

各学校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在保障经费和物质资助基础上,同步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教育服务。构建保障与发展并重的学生资助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发展型资助“六个全覆盖”:学生发展支持中心(或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奖励制度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成长档案全覆盖,重点帮扶对象育人导师配备全覆盖,重点帮扶对象救助性教育和教育救助服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