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做好2024年中小学幼儿园暑假工作的通知
来源: 如东县教育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4-07-05 14:56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4年暑假将至,为了让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度过一个健康、快乐、安全和有意义的假期,根据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做好2024年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暑期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规范执行假期时间安排

2024年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暑期放假时间为7月1日,秋季开学报到时间9月1日,9月2日正式上课。

暑假期间一般不安排返校日或返校活动。各单位要及时将假期时间和相关安排,通过校园网站、公众号、给家长一封信等方式告知师生和学生家长,指导学生和家长提前规划安排好学生假期生活。各单位要认真总结本学期工作,及早谋划制订下学期工作的目标任务、主要工作以及推进举措;下学期有承办现场会任务的单位(学校),要根据拟定的方案及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现场会的顺利召开。

二、高度重视暑期安全工作

1.做好暑假安全教育。各中小学幼儿园在放假前,要通过安全知识讲座、班会、活动课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专题安全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交通安全、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防火防灾、防溺水、防欺凌、防诈骗等方面的知识,防止沉迷手机、网络,全面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接待日、致家长一封信等家校沟通渠道,对学生家长开展安全教育。要督促家长增强安全意识,教育孩子牢记防溺水“六不”原则,自觉远离危险,切实保护自身生命安全。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暑期加强学生游泳教育和培训。要严格执行学生集体外出报备制度。

2.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各学校要统筹安排暑假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做到暑期学生健康工作服务不下线、意识不松懈、监督不缺位,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提醒家长切实履行好子女看管监护责任,准确掌握孩子动向,做到孩子外出“四知道”(即知道去向、知道同伴、知道归时、知道内容),关注孩子人际交往和情绪表现,严防出现监管真空。要多渠道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导家长注重亲子陪伴、加强亲子沟通,构建和谐亲子关系。指导家长密切关注子女心理健康,及时察觉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帮助孩子调节情绪状态。指导家长引导学生使用青少年模式、公开透明、科学合理、正确选择、有限使用电子产品,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发生,及时发现、预防、科学矫正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网络小说和不当消费行为。非学习目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

各单位对重点关爱对象(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等)假期生活情况,要强化家校协同、提供及时支持帮助,严防各类极端事件发生。开学前,要通过家校互动重点提醒引导家长和学生做好情绪管理。暑假期间,学校“525”心理热线要保持畅通,及时接听做到100%。各镇各校要实施暑期家访制度,鼓励班主任、任课教师走进学生家庭,走近学生生活。本学期还未能完成一轮家访任务的学校,要利用暑期时间,通过实地、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做好相关工作。

任何学校开学后一周内不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

3.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暑期是学校校园建设和维护改造工程施工集中的时期,随着夏季汛期的到来,各学校对学校校舍、在建工程和校园周边环境要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要加强值班保卫工作,全面检查校园“一键报警”等技防系统的工作状态,快速应对紧急情况,确保暑假校园安全。各学校要利用暑假,对学校实验室、宿舍、食堂等重点场所进行软硬件升级改造,持续建设完善“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管理模式,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为秋季学期食品安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科学合理安排学生假期生活

1.丰富学生假期生活。各地各校要及时将放假时间告知师生和学生家长,引导学生家长坚持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出发点,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暑期学习和生活,坚持规律作息、锻炼健康体魄、培养广泛兴趣、参加社会实践、分担家务劳动,安排更多适合学生兴趣爱好特长、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要结合省“名师空中课堂”等优质网络资源,加强学生的暑期学习指导,增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要充分利用乡村少年宫、科技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社会资源,组织学生自愿参加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舒缓压力。青少年宫各镇区活动托管服务点,要积极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切实减轻家长假期看护的压力。

2.做好学生作业管理。各学校要加强各科作业的统筹协调和作业总量的控制,精准分析学生学情,科学合理布置作业,控制好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提倡布置适合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的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的作业。要指导家长帮助学生把握好整个暑假做作业的节奏,引导学生合理规划暑期作业时间,主动认真完成暑期作业。指导学校积极探索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开学后,要督促教师对学生的暑假作业做到认真批改、及时反馈。学校要引导家长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一是作业时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指尖离笔尖一寸;二是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一般不超过40分钟,切实保护学生视力。

四、强化教师暑假学习培训

1.组织好师德师风教育。各学校在放假前和开学前,开展形式多样、高效务实的师德师风教育,要注重实效,注重警示效果。要认真组织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江苏省<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以案说规,让所有教师了解违规行为的后果,坚决杜绝“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取酬”“有偿补课”“违规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等违规行为,知晓县局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自觉遵守各项法规,努力提升师德师风,做群众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2.组织好教师业务培训。要在保证教师暑假休息、不增加教师负担的前提下,加强校长和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自主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要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关于育人方式变革、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讨交流,群策群力,提前谋划区域和学校新学年教育教学重点工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五、规范安排假期工作

1.规范招生入学行为。各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 2024 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相关政策,根据县教体局《关于做好2024年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招生工作的各项规定,规范招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防止因为考试、招生、分班等问题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坚持条件,规范程序,阳光操作,严肃纪律,确保招生工作规范有序实施。严格学籍变更和转学审批手续,确保“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终身不变”。

2.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各学校要针对教师有偿家教、在外兼职等问题进行警示教育。对于违规的人员要及时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纪依规给予处分。切实落实教育部“规范管理年”相关要求,不得组织、要求或暗示学生到校外培训机构进行补课、培训。不得租借学校场所给社会机构或个人开展暑假违规补课、培训等活动。

3.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各学校要通过发布倡议书、致家长一封信、消费提醒或开展线下家访等方式,引导家长和学生科学理性对待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自觉抵制违法违规校外培训,不盲目跟风报班,要在县教体局公布的“白名单”中选择非学科类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中选课、购课、缴费、退费,远离“无证无照”培训机构,切实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六、扎实推进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

各单位要扎实推进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公益广告提升行动和“门前三包”提升行动。要安排专人值守,相关工作责任要落实到人、到点、到时,确保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无盲点、无死角、无缝隙。

暑假期间,各校每天(含节假日)须有1名党政负责同志在岗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要落实安全保卫防范工作职责,加强校园巡查,遇突发事件按程序及时报告和快速应对,保证信息渠道畅通,确保校园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