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4231918/2022-00034 分类: 科技、教育\教育    通知
发布机构: 如东县人民政府 文号: 东政发〔2022〕30号
成文日期: 2022-09-30 发布日期: 2022-09-30 有效性: 有效
名称: 如东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如东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来源: 如东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2-10-10 16:51 累计次数: 字体:[ ]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实现如东教体“三创建一打造”(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打造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东模式”),根据国家、省、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加快推进如东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20—2022年)》《如东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结合如东经济社会和教育改革实践,制定本规划。

一、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五大教育高地建设为战略布局和实践抓手,着力补短板、调结构、提质量、促公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上争当表率,在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教育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

(二)基本原则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发展重点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更加关注结构优化、内涵提升转变,发展方式由注重刚性保障向更加关注弹性供给转变,发展要求由注重达标考核向更加关注特色品牌转变,发展取向由注重学校建设向更加关注学生成长转变,发展评价由注重显性指标向更加关注学生发展、人民满意转变,努力办好适合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党领导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牢牢掌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努力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现代化全局中超前规划、优先发展。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机构编制、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协同,进一步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

坚持服务导向。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教育领域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全面优化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全力深化县青少年宫托管服务试点工作。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港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使命,不断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布局、人才培养结构,让教育成为经济发展、城市开发、文明创建的引擎。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更新教育观念,破除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弊端,不断激发教育活力。突出问题导向,更加注重丰富教育资源、优化教师队伍、强化投入保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坚持系统观念。强化“一盘棋”思想,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综合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更好发挥地方、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相统一。

(三)主要目标

优化教育布局与结构,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布局一体化,扩大高中阶段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进职社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着力打造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东模式”。到2025年,如东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教育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更具活力、更可持续,教育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教育的影响力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明显提高,为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四)发展思路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十个度打造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如东模式。

1.以德率才,五育并举,提升立德树人的高度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深融于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各学段、各领域,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同向同行、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转化为师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成为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遵循。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让青少年汲取强大信仰力量和精神动能,爱党爱国的思想在心中牢牢扎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德率才,五育并举,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努力建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高质量育人机制,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创新的思维、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审美、劳动的习惯,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持续释放。

2.深掘精炼,传承创新,持增教育文化的厚度

全面深掘如东“崇文尚教”优秀文化传统,精炼渐次成形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特别肯钻研,特别善协作,特别负责任,特别讲科学”如东教育精神,唤醒教育工作者的文化自觉,厚植如东教育文化自信。呵护教师对学生的发展高于自己发展的责任心,把“教育改变命运”与教育改变社会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塑造新时代崇文重教、科学施教、创新会教的教师队伍。实施文化战略,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推进学校文化发展规划和《文化手册》编写工作,引导学校注重办学传统的挖掘和提炼,加快推进特色建设,回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

3.优先发展,科学规划,总揽汇聚合力的广度

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和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通过更科学的资源布局、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更精准的行动实施,补短板、优结构,增活力、展特色,统筹城乡、区域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通过多元投资体系,广聚各方资源,盘活存量资源,新添增量资源。利用信息化与网络平台的有机结合,共享新兴的网络教育社区、空中课堂等智慧教育平台,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无差异化共享。充分利用区域内外学生资源、家长资源和各种社会资源,凝聚合力助推教育发展。

4.优化配建,均衡供给,提升公平优质的效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办好每一所学校,努力缩小区域、城乡、校(园)际差距,需求牵引和供给变革相结合,不断扩大公平、优质、包容的教育供给,让优质均衡发展成为新常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统筹配置,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探索紧缺学科教师跨校联聘,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和发展要素开放互补和有序流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构建现代特殊教育体系,完善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公平性和发展型资助政策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教育的优质属性更加活泼,公平底线更加坚牢。

5.强基固本,融贯求新,赓续课程改革的气度

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为目标,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提质”行动,启动如东县课堂教学改革五年行动计划。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成为有针对性和高效能的深度学习。用“立德树人”统率“全面发展”,以核心价值统率对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考查,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对素质教育的目标进行评价,强调基础扎实、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加强课堂教学模式开发与建构,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开展传统文化进课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持续加大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思政课程一体化、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职业技能课程实践化建设力度,拓展丰富课程资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审美情趣和健康意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全县中小学教育质量保持省市领先水平。

6.上下鼎成,融创共享,示范智慧教育的深度

以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为抓手,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统一云基础环境、数据门户、标准规范,深化“三通两平台”建设,推进教育装备和智慧教育建设,全面构建“普惠公平、灵活多样、多元协同”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便捷、安全的区域泛在智慧化学习环境建设,创建互联互通、众筹众创、共治共享、协同服务的“平台+资源”服务模式和学习资源选用迭代机制,形成和落实有效促进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培养方案和行动机制,充分激励一线教师开展探索促进“互联网+”形态下教学方式的变革创新研究,立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重构全过程、多维度、智能化的教育评价新体系。增强职业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能力,推动基于职场环境与工作过程的场景式、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创新社区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教学模式,完善终身学习信息化服务支持体系。

7.内生外铄,严优相契,构造教师发展的梯度

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完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大新教师招聘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构建高质量培训研修体系,落实良师建设规划,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快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专业能力和育人本领,充分发挥“苏教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动教育开放合作,推进“三名工程”建设,造就一批名教师、名校长和名专家。建立中小学教师与公务员工资收入增长长效联动机制,提高教师待遇。实施“惠师工程”“留人工程”,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完善教师绩效评价激励体系,推动优质师资向薄弱学校、乡村学校流动。“提优进口”与“打开出口”相结合,“横向交流”与“梯度发展”相结合,“绩效优先”与“兼顾公平”相结合,立尊严、严师德、搭“桥梁”、建“阶梯”、优管理、促发展,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爱教。推动教师和学生同步发展,教学相长。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转化到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上来。

8.产教融合,开放服务,强化教育反哺的力度

强化教育公益属性、民生属性和服务属性,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享有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提升教育对如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力和贡献度。按照县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产业规划,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探索政校企共建机制,强化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立以县城(镇、区、街道)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发展路径与模式,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推进“1+X”证书制、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强化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培养培训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围绕如东港口优势、空间优势、载体优势,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全力支持如东中专建成江苏省中职“领航学校”,集中资源办好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如东分院,建设2个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加强东西合作、南北互动,不断扩大招生引工。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引导协调职校、培训机构有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发挥职校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作用,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注入新动能。

9.革故鼎新,优化协同,完善教育治理的法度

立基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宗旨,紧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制度变革为关键和重点,构建完备的教育规则体系,大力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以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为抓手,全面利用大数据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推动教育“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大政府对于教育发展的统筹力度,创新行政与服务方式,落实公众参与、专家及第三方机构的论证和风险评估、合法合理性审查和集体决策的程序要求,提高政府“管”的水平。通过“放管服”改革,牵引政府职能转变到位,确保教育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加强对政府规范性文件的规范和管理,建立规范性文件清单管理制度和定期清理制度。构建政府、学校与社会的新型关系,实现教育管理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运行模式由强制性向互动性转变,管理过程由权力集中向过程民主转变,实施方式由控制性向合作化转变。政府依法治教、学校自主办学、社会有序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与共享,教育质量全面、优质、充分的良好格局,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10.全纳融合,扬长赋能,彰显特殊教育的温度

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健全特殊教育师资、经费、设备保障机制,高质量普及残障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确保全县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一个不少”。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98%以上。建立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每个镇(区、街道)建好学前、小学、初中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各1个,依托如东中专建好高中阶段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实现各学段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健全经费保障制度,探索学校、医院、康复机构资源共享机制。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以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校本课程体系,注重职业教育与劳动技能课程的有序衔接,通过专业化、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挖掘特殊儿童的能力,把融合教育发展成公平、包容、优质的教育,协助学生融入社区、立足社会。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新思想铸魂育人。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推动新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加强红色教育基地、优秀传统文化基地和中小学生生命教育基地建设。加强先进文化教育、“四史”教育,有效整合区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建成建好一批红色德育基地。推进法治、生态文明和国防教育。坚持以宪法为核心、以民法典为重点,深入推进教育系统普法工作。持续开展全县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和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推进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大力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实施以生态文明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深化学校国防教育改革创新,拓展丰富学校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热爱家乡主题教育,切实增强新时代如东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回报家乡的情感。

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革总体方案》,加强学科、教学、教材、管理体系的统筹规划和设计,建立契合新时代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特点的“绿色”评价体系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高质量育人机制,推进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塑造一体化新型德育体系。坚持“文化润德”“课程育德”“实践养德”一以贯之,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小学、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着力培养学生“知事”“懂事”“讲文明”,高中课程强化引导学生“知史”“晓义”“辨是非”。在层级和意境上体现“螺旋”和“上升”,提高协同育人的精度。全方位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每年遴选推出50节县级优质思政课、30项优秀德育案例。全县建成3-5个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素质教育拓展、馆校衔接、乡村(城市)少年宫等综合实践活动。完善学生夏(冬)令营、研学旅行等制度,推行社会实践基地全县统一使用,保证每个学段学生每年参加实践活动不少于一周。加强学术、科技、环保、创业等各类学生社团建设,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到2025年,参加社团活动学生比例为98%以上。广泛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到2025年市级以上文明校园占比超过70%。

打造全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系统工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服务,开发家长学校各学段课程,制定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手册,评选优秀家庭与优秀家长。各学校建立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为广大家长提供系统、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组建家长学校宣讲团,到学校、社区、村居开展家庭教育巡回宣讲。注重家风建设,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协调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统筹发挥校内外资源的育人功能,强化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推动教师家访制度化,持续精准、协同发力,打通家庭、学校、社会育人“连心桥”,担负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深入推进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打造区域特色德育品牌。积极实施《如东县“情感德育”三年行动规划》(第二期),推进“情感德育”品牌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立德、涵情,益智、增能,健体、育美”作用。推动实施中小学劳动周活动,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充分利用好职业教育体验馆等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不断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营造一种智慧型体力劳动的环境,丰富学生社会劳动体验,在实践中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养成劳动习惯,在战胜困难中实现自我超越,创造和理解劳动美。加强体育场地场馆、器材师资配备,大力推动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目教学改革试点,构建具有如东特色的新时代体教融合新格局。按照“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的理念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全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对心理问题的筛查,构建学校层面积极实施心理教育与问题预防、专业机构实施心理干预与治疗的联合教育机制,塑造和维护学生健康心理品质。

重点工程一: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工程

在巩固德育智育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一是整合资源,研发具有如东特色的地方课程,鼓励学校自主或合作开发特色课程,形成“一校一特色”或“一校一品”的校本课程;二是加强体教融合,促进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开齐开足美育课,持续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使每位学生具有1至2项艺术特长;三是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建立3-5个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和职业体验馆;四是建设集管理、服务、评价与一体的中小学研学实践服务平台,对学生的体育运动、艺术创作、劳动的全过程和成果进行记录和评价。五是加强中小学学生作业、手机、读物、睡眠、体质“五项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综合施策保护学生视力,力争总体近视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二)推进基础教育公平有质量发展

1.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学前教育布局,原则上城镇地区每1万左右常住人口配备1所幼儿园。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规定。到2025年,全县新建幼儿园13所,改扩建幼儿园6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95%,省市优质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稳步实施学前教育服务区制度,满足适龄幼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规范发展民办幼儿园,农村普惠性民办园回购为公办园。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公益、普惠、优质、均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从“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迈进,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探索打造区域活动课程品牌,形成具有如东辨识度的学前教育品牌辐射与专业引领力,深度推进课程游戏化进程,坚决纠正和防范“小学化”倾向。积极推动“幼小衔接”,科学实施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等教育教学活动,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成效机制。完善幼儿园督导和保教质量评估机制,持续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完善学前教育教研体系,加强园本教研、区域教研,强化专业引领和实践指导,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加强0-3岁家庭教育指导,积极提供多种形式的科学育儿指导和服务。

加强学前教育队伍建设。健全教师培养机制,与南京师范大学、南通大学、扬州大学等深化合作,培育高素质幼儿教师,充实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全面提升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综合素质和科学保教能力,建立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健全培训课程标准,分层分类全员培训。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持续释放发展活力,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50%以上,专任教师、保育员、保健员等岗位持证率达到100%。

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保障教育教学设施优质供给。根据省及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建设要求,通过新一轮县城义务教育布局规划调整,着力做好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增量提质工作。精确预测学龄人口变化趋势,通过新建和改扩建校舍,加快消除“大班额”和“大校额”问题。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重视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依照“小而优、小而美”的发展策略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健康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善提高学校基础设施、教育技术装备和信息化建设水平。健全完善城乡教育布局规划,实现人口集聚与教育资源同步配套,积极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保障优秀的教育教学质量。健全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评估制度,提高义务教育的公平度、适合度和满意度。提升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的组织化、集团化、一体化程度,打造如东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特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如东模式”。落实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学校主动发展,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组织全县范围的教研活动,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优化教学方式,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切实加强课程实施监督,指导学校形成教学管理特色。严格执行课时计划和课程标准,控制作业量和考试难度,加强学习方式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持在全市的中考优势。提升智育水平,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定期开展聚焦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题活动,注重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

确保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学校集团化、集群式发展,打造城乡一体优质均衡的“如东模式”。深入推进紧密型集团化办学,通过办学理念、课程教学、管理模式、优质资源等全面共享,实现集团内部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积极推行集团化办学,解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水平的“落差”,不断提升师资水平。实行管理、师资、教学、教研、考核、评估“六统一”,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优培新,逐步缩小城乡、校际、区域办学差距。研制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建立宽领域、多渠道、广覆盖的互助合作机制,推进城区学校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或城区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实现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实施名校引领战略,开展“名校+”合作模式,强化教育集团办学。推动优质教师资源向乡村倾斜,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名师“无校籍”管理和骨干教师均衡配置制度,不断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学校比例。抓细抓实控辍保学工作,切实保障随迁子女、留守儿童等群体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建立学有困难学生帮扶制度,健全课后服务保障机制。抓好“双减”工作,实施县青少年宫镇(区、街道)托管服务工程。

3.促进高中高品质特色多样发展

做好高中段教育结构调整。围绕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调整的要求,综合考虑城镇化进程、适龄人口变化等因素,“十四五”期间,加速如东高中异地新建,推动如东高中与第一高中集团化办学,进一步优化普通高中布局。强化政府举办普通高中的主体责任,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民办普通高中,稳健发展综合高中,形成公办为主、多元参与的办学格局。支持如东高中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在人才引进、教师招聘、财政保障、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给予倾斜,加速高品质高中创建进程。将第一高中打造成区域有影响、省市有位置的高品质高中,将栟茶高中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农村高中,将马塘中学建成有特色、有影响的老区名校,掘港高中创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建立分类指导、分类发展的管理机制,深入实施教学方式和育人模式改革,引导学校“资源共享、突显优势、错位竞争”。适度调整全县普职比,努力建构中职、普高“双向通道”。

进一步提升高中阶段教育质态。积极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成立高中教研联盟或学科研究中心,围绕新高考改革要求,探索一条适合如东县情、教情和生情、学情的高质量发展路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和指导,积极探索跨学科综合性教学,增加学生实验实训经费,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积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校园体育、艺术、阅读、写作、演讲、科技创新等社团活动。按照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高中融合性课程开发,增加学生实验实训经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积极推广应用优秀教学成果,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教学研究和指导。整合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资源,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等合作,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的有效路径,形成一体化的培养体系。实施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社会实践类以及大学先修课程,引进国际课程。推动学校多样化,加强普职融通,构建学生多元成长立体通道。深入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确保如东高中教育质量和成效持续省市领先,进一步彰显标杆引领作用。

推动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深化教学方式和育人模式改革,关注拔尖人才和特长人才个性特征,打造高分段群体。研究探索高中与初中、大学相互衔接、协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为具有特殊发展潜质学生创设高中直升通道。不断优化综合高中办学模式。加强课程基地建设,促进课堂教学、课程实施、育人模式等方面的综合性改革与发展。深化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创新教学组织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依托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资源提质升级。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发展路径,积极推进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引导学校走高品质发展之路。

4.推进特殊教育全纳融合发展

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健全特殊教育师资、经费、设备保障机制,构建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高质量普及残障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建立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各学段实现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积极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努力保障求学路上特殊孩子一个都不能少。健全特殊教育体系,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发展残疾少年高中教育。提升学龄前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水平,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98%以上,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

重点工程二:学位建设全面攻坚工程

启动新一轮学位建设,通过新建、改(扩)建等途径,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学校项目,满足适龄儿童入学规模增长刚性需求,加快消除“大班额”和“大校额”等问题,打造优质学位保障的“如东模式”。

主要为:县城筹建解放路幼儿园等8所幼儿园,镇(区、街道)规划建设袁庄镇幼儿园等5所幼儿园;老城区东南部及河东片区共增建4所6轨制小学;城区新建3所8轨制初中;改扩建汤园小学、异地新建河口小学;扩建兵房小学教合楼。

异地新建如东高中。详见后期经批准的《如东县学校布局“十四五”专项规划》。

(三)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推进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实行差别化扶持,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多样化教育产品和服务。完善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基金奖励、捐资激励、土地划拨等政策制度,依法落实税费减免政策,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总投入中社会投入所占比重。建立完善多元主体合作办学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加大教育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吸引有特色、高水平、影响力强的高端民办教育资源进入教育领域。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按标准对现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通过审核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全面规范校外培训,保证运行有序、边界清晰、监管有力。显著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明显缓解社会教育焦虑。

(四)提升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

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按照县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产业规划,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探索政校企共建机制,强化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建设,结合市场要求,从办学模式、融资方式、开设专业、设置课程、招生就业等方面开展路径探索,稳定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兴建职业体验馆,推进职普融通,促进职业教育与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将职业教育同劳动教育相结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实施相应的职业分段教育,小学阶段增进“职业了解”,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初中阶段重点开展“职业探索”,引导、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高中阶段筹备“职业选择”,开设一定的职业技能课程。加快形成中高职衔接、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社会适应性。建立以县城(镇、区、街道)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发展路径与模式,推进校企合作,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围绕如东港口优势、空间优势、载体优势,打造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对接中天、金光、桐昆、风电、LNG能源岛等重特大项目,对标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安全防护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借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完善人才供需对接机制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开展个性化校企合作项目。到2025年,全县职教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契合度力争达90%以上。建立具有如东特色的“双师型”教师认证制度、企业实践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和聘用考核制度。加强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支持校企合作开发一批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将课堂教学改革推向纵深。全面推进“1+X”证书制、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强化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培养培训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全面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升如东中专办学承载力,提升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与办学层次,每年新增一个服务如东企业的高职订单班或专业工种班。深度对接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促进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建设如东中专智慧德育平台和学生成长指导中心,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校管理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全面提高如东中专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将如东中专建成江苏省中职“领航学校”,建成2-3个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的现代化中高职专业群、8-10个服务地方产业的骨干专业学科和2-3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到2025年,在省级品牌专业、现代化专业群、高水平实训基地、名师工作室、特色学校等单项指标上取得更大突破。提高中职学校毕业生本地实习率、就业率,持续保持本地就业率达85%以上,强化与县外职校合作,实施联合招生,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服务地方发展能力。

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建设,加大培训市场监管和资源整合力度,引导协调职校、培训机构有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发挥职校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作用,重点针对大学生、退役军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困难对象等特殊人群,全面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十四五”期间,新增一所职业技术学校,规划招生规模1000-1200人。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23000人次,城乡新增长劳动力技能培训9000人,全面促进如东未来新市民素质提升。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骨干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吸纳技术和转化成果能力,至2025年,力争县级层面产学研活动30次以上,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50个以上。积极筹建高等院校(如东分校或实践点),实施如东在外人才“归巢行动”,吸引如东人才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实施技能振兴专项行动,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考核与使用相结合并与待遇挂钩的激励机制。加强东西合作、南北互动,不断扩大招生引工,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注入新动能。

重点工程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行动计划

创新产教融合方式,提高产教融合实效,打造产教融合的“如东模式”。一是与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建成省市有影响的3-5个产业学院;二是进一步提升高水平专业群配套服务能力,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建成2-3个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的现代化中高职专业群、8-10个服务地方产业的骨干专业和3-5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三是提高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教师和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

(五)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完善社区教育办学体系。扩大社区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建设学习型如东,通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进一步健全以开放大学为龙头、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居民学校为基础的县域社会教育三级网络。推动15分钟社区教育服务圈建设,打造社区教育体系机制健全、管理规范有序、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市民需求方便的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到2025年,95%以上村(居委会)建成标准化居民学校。

打造社区教育特色品牌。优化“社区教育+”模式,发展数字化远程教育,建设继续学习网络服务平台,全市城乡居民社区教育活动年参与率分别达70%和50%以上。到2025年,建成省内知名社区教育特色品牌2-3个,突出“教育服务三农”,力争新建成1-2个“江苏省高水平教育服务三农示范基地”,并以此为突破,推进现代农民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发展开放惠民社会教育。推动各类学校向社区开放,鼓励中高等职业院校面向具有初高中学历劳动者开展学历、技能双提升教育,推动自学考试向农村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延伸,促进居民素质显著提升。面向在职职工、进城务工人员、新农民、残疾人和退役军人等对象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居民实用技术、实用技能、文明礼仪、健康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社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水平。

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探索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新形式。充分发挥老年大学的骨干作用,进一步办好县老年大学和镇(区、街道)分校,建设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到2025年,50%以上的村(社区)建有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学习点。开发适合不同需求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丰富老年教育内容与形式。至2025年,老年人社区教育年参与率达25%以上。

完善终身学习制度。构建渠道更畅通、方式更灵活、资源更丰富、学习更便利、开放融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强终身教育与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促进全社会人人学、时时学、处处学。以“终身学习活动周”为载体,积极倡导全民阅读。完善注册学习和弹性学习制度,推动学习成果互认和转换。到2025年,终身学习网络覆盖率达100%。

重点工程四:社区教育惠民工程

强化区域终身教育体系的管理系统和网点建设,有效整合各类社区教育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开放大学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开发能够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的数字化学习项目,通过自主开发和向社会征集购买优质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等方式,为不同需求的终身学习对象提供质优量多的教育公共产品。

重点工程五:“幸福夕阳红”工程

围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打造老年教育的“如东模式”,鼓励职业院校举办老年大学(学堂),创建老年教育示范校,丰富老年教育资源,就近就地开展面向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进一步帮助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享受智慧生活。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将师德教育融入各类培训活动,实行师德教育第一课制度,明确将师德师风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硬指标”。坚持典型引领,弘扬师爱精神,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和教师党员先锋工程,健全“双培养机制”。每年开展“如东最美教师”“人民满意教师”评选表扬、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全面展示新时代如东教师风采。强化师德师风日常督查。落实师德师风承诺、师德负面清单、个人信用记录、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和“一票否决”等机制,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定期注册的首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完善师德承诺践诺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和师德档案,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和交流退出机制。坚决从严处理师德失范行为,将治理师德失范问题纳入专项督导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范畴,强化督查、规范、指导。开展常态化专项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优化师资队伍层次结构。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建立区域统筹、动态调剂的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加大新教师招考力度,特别是提高对原师范类“985”“211”及“双一流”高校优秀毕业生及高学历人才的招引力度,完善并落实如东籍优秀学子报考师范院校并回如从教的激励政策,继续实施师范定向生培养工程,每年安排培养计划不少于100个。构建城乡教师一体化专业发展模式,促进城乡教师专业均衡发展。优化教师年龄、学科、专业结构,配齐配强中小学音、体、美、劳动、科技、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学科师资。加大学前教育公办教师、普通高中各学科专任师资特别是研究生教师,以及职业学校“双师型”专业课师资招聘力度。2022年全县中小学生师比达到省教育现代化监测标准。到2025年,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100%,普通高中教师研究生占比提高到2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比提高到85%以上。

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实施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完善县、镇(区、街道)、校三级培训体系,构建高质量培训研修机制,建设“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师培训服务平台,深化校本研修,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建立跟岗学习锻炼培养机制,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强化一线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与考核,确保人人过关。办好各级名师工作室和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孵化优秀教育人才。推进“三名工程”建设,培育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名师、名校、名校长。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每3年到企业实践须累计6个月以上。加大教师培训经费保障力度,安排的培训经费逐年增长。各中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校内教师培训经费。发挥县教师发展中心作用,切实推进教科研训一体化,大力开展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建设,“十四五”建成市级以上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20所。建立自主选学机制,突出分层、分类培训要求,创新开展“工作室+在校研修”“团队+在校”等研修方式。鼓励学校与师范院校联合建立教师培训基地,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开展教学成果奖评选,力争在市、省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取得更好成绩。

优化人事管理方式。深入推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中小学教师岗位设置、职称评定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制订并完善退出管理岗位和退休优秀教育人才使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职称制度改革的导向作用,完善绩效考核与奖励性绩效分配办法。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服务期、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名师“无校籍”管理和骨干教师均衡配置制度,缩小同类学校师资差异,推动优质师资向薄弱学校、乡村学校流动,实现区域优质教师资源共享。加强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推动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优化名优校长考核机制,发挥高水平校长队伍在教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优化教育干部队伍结构,完善干部考核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切实维护教师职业尊严与合法权益,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创新“惠师工程”“留人工程”等工作举措,用好中天科技助教助学专项奖励,进一步助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人事管理实现“提优进口”与“打开出口”相结合,“横向交流”与“梯度发展”相结合,“绩效优先”与“兼顾公平”相结合,立尊严、严师德、搭“桥梁”、建“阶梯”、优管理、促发展,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重点工程六:师德涵养基地建设工程

发挥如东优秀传统文化优势,遴选师德涵养基地,定期组织教师到基地实践涵养,强化“四史”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潜心教书育人。

重点工程七:“强领军、筑青蓝”工程

创新聚才、育才举措,一是持续开展“如东名校长”培养,通过理论研修、名校跟岗、挂职锻炼、实践考察和实绩考核,打造一支思想政治坚定、富有教育情怀、综合素质优良、治校本领较强、办学绩效突出的“领军”校长队伍,制度化实施优秀校长考核;二是落实中小学教师激励体系,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优秀教师选拔培养机制,新培育“苏教名师”20名、特级教师30名,各类骨干人才比例省市领先,教师队伍骨干人才数量占比明显提高。

(七)加快智慧教育建设

构建智慧化泛在学习环境。以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为目标,结合“数字如东”建设规划,统筹布局应用教育新基础设施,完善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智能化终端配备,推进教育装备和智慧教育建设。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高标准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实施学校教室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源等各类装备和资源的“智慧改造”,改善照明条件,实现多媒体教室、教师移动终端、智慧教室100%普及;强化顶层设计,开展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并纳入“数字如东”整体架构,升级如东教育城域网,实现市、县、校三级教育网络高速联通。优化升级如东教育云计算中心,建立“教师云、学生云、家长云”,统一云基础环境、数据、门户、标准规范,提升云端计算能力,支撑各类教育应用高效运行,构建支持个性学习的教育云服务体系,变革和改供需服务整体质态,为营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智慧校园新生态打牢坚实基础。

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素养。坚持立足实践、分类培训、统一认证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校长队伍、技术队伍、教师队伍智慧化培养体系、考核评价奖励机制,促进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借助云端平台,线上线下结合,开发、遴选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对象,以信息化教学创新目标为引领的信息素养研训选学课程,切实对教师加强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素养培训,创新研训方式,推动学以致用,为学生开展更多的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课程。大力推进STERAM教育与创客教育,搭建学生创新作品展示平台,引领青少年探索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着力提升职业学校课程教学、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培养学生高阶信息能力。强化信息安全和伦理教育,努力培养新一代优秀的“数字国民”。

促进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探索促进“互联网+”形态下教学方式的变革。中小学校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展智慧课堂建设与应用,职业学校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展仿真实训教学。开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问题引领、关注个性”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实践,丰富教育内容和途径。激励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要素变革,鼓励一线教师开展促进“互联网+”形态下教学方式的变革创新研究,探索智慧化课堂环境构成、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特色深度融合、寻找智慧学习有效实施策略和路径等,探索形成遵循学习者认知规律的新型教与学模式,不断推进教与学的融合创新,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多方参与、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平台,推进职业院校IT治理体系建构,积极打造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智慧校园,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社会适应性。

推进教育数据和资源共建共享。持续发展和完善“如东智慧教育云平台”学习资源系统,加强优质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积极探索基于大数据精准评价、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实践,导入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创建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模块,不断丰富优质资源库。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体系,持续推进城乡结对互动课堂,全面推广使用省“名师空中课堂”。创建互联互通、众筹众创、共治共享、协同服务的“平台+资源”服务模式和学习资源选用迭代机制,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打造一批智慧教育示范学校,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范式,以点带面,从线到面,将智慧课堂、智慧学习、智慧治理等先进成果辐射全县学校,逐步形成区域智慧教育大合作、大共享,推动创成“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

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全面构建“普惠公平、灵活多样、多元协同”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依托“互联网+教育”,建成完备的具有大数据分析、多维度评价功能的优质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建立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改进支持系统,优化覆盖全体教师的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系统。立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重构全过程、多维度、智能化的教育评价新体系。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等进行评判和分析,构建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推进教育评价智慧测评。推动平安校园、绿色校园的建设。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高度敏捷的教育政务信息系统,加强教育管理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开展基于数据的分级分类教育评价和过程管理,实现数据驱动科学决策。建设一站式网上服务大厅,优化业务流程、变革组织结构,为市民提供“最多跑一次”的教育政务公共服务。

完善终身学习信息化服务支持体系。创新社区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教学模式,完善终身学习信息化服务支持体系。完善终身学习信息化服务支持体系。结合江苏全民终身学习一体化平台建设,加强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引进和使用,提高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城乡高质量学习资源普及性。创新社区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教学模式,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化、网络化自主学习方式。建立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开展学习过程记录、学习成果认定、个性化评价的终身学习质量保证体系。

重点工程八:“未来学校”打造工程

结合“数字如东”建设规划,打造一批“未来学校实验校”和“未来教育体验中心”。一是着力探索建设5G智慧教室、AR/VR教室、数字化学科教室等,打造虚实融合的学习空间;二是重点推动“人工智能+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应对未来教育的“如东模式”,深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探索实施联合上课,打造“教学共同体”,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建构自主高效课堂;三是建立未来学校研究平台,积极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实践探索。

重点工程九:STERAM“五个一”工程

打造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如东模式”,中小学STERAM“五个一”工程,即开一门STERAM课程、建设一个STERAM空间、聘任一位STERAM导师、每年组织一次STERAM教育活动、每一位学生每年至少参加一个STERAM教育项目。构建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开发10门创客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课程,开发出一套具有全省示范意义的地方性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实现中小学STEAM课程大部分覆盖。以推进教育国际化、信息化为抓手,继续升级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

重点工程十:“1+X”教育服务智能化工程

完善终身学习信息化服务支持体系,打造“1个主体单元+X个场景应用”的智能化教育服务系统,统筹规划教育行业云网端一体化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工作流程,改进服务方式,构建优质、普惠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与精准、高效的智慧治理格局。

(八)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加大对外合作交流力度。积极探索教育对外合作交流新机制,适时出台《区域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指导思想、项目目标、主要任务和组织保障,遵循顶层设计、系统配套、整体推进的方法,积极统筹工具、政策、资金等各种资源,推动学校、师生与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开展双向合作学习交流,创设层次多样、领域宽泛、互促共进、深度融合的对外开放教育格局。支持引导职业教育借鉴和引进国际权威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办学模式和考核标准,积极推进国际化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着力深化与上海等地区的教育合作,加大对接力度,借鉴先进经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引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面向国家、省市发展战略需求,积极开拓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渠道,建立对话协商和合作激励等机制,推进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引进国际教育考试、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模式。创新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路径和模式,建设一批高水平、多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吸引更多的国际教育组织落户如东,注重特色学校、特色学科、特色项目创建,实现高品质发展。

提升国际人才培养水平。学习借鉴国外素质教育和均衡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师生与国外双向交流合作的机制。鼓励中小学幼儿园以友好学校等形式与国外中小学结对并广泛开展师生交流,构建各具特色的国际化教育课程体系。支持有条件学校开展青少年海外研学旅行。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提升全球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鼓励教师海外研修访学,多渠道吸引国外优秀教师、教育科研人员来如开展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借鉴国际通用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吸收借鉴他国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与政策,重视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及能力的培育,加大力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构建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特色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九)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深化招考制度改革。策应新课标、新课程、新高考,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实施“基于标准、分级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考试模式,开发“教育考试数据分析系统”等多种评价工具,建好教育考试的智库、题库和数据库,加强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等关键能力考查,推动育人评价由知识导向向综合素质、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导向转变,推动从结果性的测量向以诊断和激励为主的过程性评估转变。搭建大数据分析与信息服务系统,面向公众提供增值评价、查询服务,拓展教育考试多元评价服务功能,逐步实现向服务学生职业规划、服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科研和社会需求的转变。进一步优化外来人员子女落户入学政策,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完善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合理确定高中阶段招生规模,保持普职比例规模大体相当。持续优化中考招生录取方式,促进生源合理配置,营造良好竞合生态,形成普教、职教协调、高质量发展格局。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深入贯彻国家、省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研究出台如东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办法及细则,用“立德树人”统率“全面发展”,以核心价值统率对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考查,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对素质教育的目标进行评价,强调基础扎实、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强化问题导向,系统推进党委、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和用人等关键领域评价改革,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变“路径依赖”为“模式创新”,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契合教育发展、多元主体参与、彰显如东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

深化教育治理改革。以制度变革为关键和重点,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为学校潜心治学办校创造良好条件。健全教育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教育分级管理体制,建立规范性文件清单管理制度和定期清理制度,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牵引政府职能和作用方式转变。构建政府、学校与社会的新型关系,建立和完善多元主体间的回应反馈、信息公开共享、协商执行、权力制衡、责任共担、结果问责、经费使用、资源共享等机制,形成权力互动和互制机制。努力构建政府依法治教、学校自主办学、社会有序参与,既相互监督又互为促进的多元教育治理格局。在强化公办学校主导格局保障基础教育公益性的基础上,科学适切处理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关系,促进和确保民办学校依法依规办学。通过量化指标考评,加大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财政扶持力度。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施策,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从严审批培训机构,强化培训内容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重点工程十一: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

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探索建立符合学段特征、激发原生动力、凝聚多方共识、具有如东特色的现代化教育评价体系。一是用数据驱动区域教育发展,建立教育质量监测的“如东模式”,建设具有如东特点的区域教育生态监测体系和数据采集平台,减少数据重复采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探索以“五育并举”为核心的“智评”模式;二是深化教育质量绿色评价构建,以过程型质量为核心的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与发展改进模式,坚持目标统一、标准科学、主体多元、结果适用的原则,分批遴选建设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区域试点5个、绿色评价学校试点30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健全加强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发挥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沟通联络、督促落实等核心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推进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加强组织建设,实现中小学、幼儿园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各有关部门定期沟通协调机制。突出教育改革重点,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和改革试点,确保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强化与新闻媒体合作,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发展改革。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强化舆情监控,为建成教育强县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舆论环境。

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大力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推动全县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思想引领,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深入推进教师党员先锋工程,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促教育高质量发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实。加强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纯度、担当力度、作风硬度,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激发创新竞进行动力。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和党建“书记项目”工程,深化“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建设,创树“扶海扬帆·树人先锋”教育党建品牌,推动中小学校党建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加强教育系统统战与群团工作。

(二)加大教育投入

持续提升教育投入水平。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县财政将教育经费全面纳入保障范围,实行预算单列,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进一步向教育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倾斜,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巩固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小规模学校足额拨付基本保障经费并适当倾斜,保证学校正常办学需要。在校学生不足三百名的,按照三百名及以上标准拨付基本保障经费。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薄弱的以及就餐人数多、寄宿生多的学校应当增加公用经费补助。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按普通同级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10倍拨付。落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支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落实高职生均拨款制度,完善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办园、捐资助园,多渠道筹措学前教育资金,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经费和资产使用效益。加强预决算管理,依法加强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民办学校办学成本监审,建立健全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投入监管,将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教育资金,并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对各级各类教育财政资金进行动态监控,优化教育财政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功能。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健全激励约束和监督管理机制,加强财政、审计等部门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使用和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完善学生资助帮扶体系。加强县级资助中心建设,完善政府主导、学校统筹、社会广泛参与的学生资助投入格局,健全多层次、全覆盖的学生资助制度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政策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发挥“互联网+”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在做到“精准滴灌”同时注意保护学生隐私和自尊,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实施发展型资助育人行动计划,将育人融入学生资助全过程,从“资源供给”向“提供服务”转变。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差异化需求,细化过程性考核细则,通过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精准供给各项资助内容,确保受助学生获得经济资助的同时,获得心理抚慰与精神激励,打通其与心理健康教育壁垒,彰显资助工作的人文关怀,培育责任、感恩意识和自强自立精神。引导和促进受助学生成长成才,打造“智慧资助”“如东模式”。

(三)强化督导评估

推动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研究制订如东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对镇(区、街道)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的督政体制,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规范办学(园)提高教育质量的督学体制和贯通中小幼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制。围绕教育督导“长牙齿”,加强县镇(区、街道)两级教育督导机构建设,配齐配强专兼职督学,制订第三方机构参与教育督导评估监测管理办法,严格督导问责,强化结果运用,形成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

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督导。完善督促指导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督学体系,建立对校(园)长任期内综合督导制度,完善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制度。建立督导部门归口管理、多方参与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开展专项督导,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改革重点、难点、痛点和堵点,聚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双减”工作、校园安全稳定管理、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教育督导机制建设等方面开展专项督导,加强督导结果反馈。加大督学队伍建设力度,形成与教育管理契合度高、对教育规范推动力强、对社会家长影响力大的督学队伍体系。完善督导评估结果公示制,及时公开督导报告,强化督促整改和监督问责,充分发挥督导评估的规范、导向作用,定期开展专项督导。

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监测。研究制订如东教育高质量发展质量监测(督导评估)标准,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工作,完善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体系、改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构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积极参与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质量监测以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监测,对职业教育依法办学、教育质量及资源配置的情况进行监测。培育和扶持专业评估机构,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探索形成学校评估、专业评估、社会评估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以评促建,加速如东教育现代化进程。

(四)完善落实机制

健全责任分工和工作协同机制,对规划确定的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项目进度清单”,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强化年度计划和规划有效衔接,科学制定政策和配置公共资源,响鼓重锤,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地将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部门与地方之间协同,聚焦转型最突出的“瓶颈”、发展最脆弱的“短板”、社会最敏感的“触点”、群众最渴望的“红利”,理清思路、抓住要害,推动解决教育发展问题,完善规划落实落地的工作机制。保护和激发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各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创造经验,不断探索实施规划的有效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跟踪监测,重落地效益。更好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持续压实压紧主体责任,真正把工作压力传导到“神经末梢”,具体任务落实到“基层细胞”,不断焊牢“责任链条”。

(五)营造良好氛围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树立教育良好形象。围绕立德树人,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实施文化战略,厚植平民教育的乡土情怀,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推动校本文化特色发展,唤醒和增强如东教育文化自觉。宣传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不断弘扬如东教育精神。强化政策发布解读,增强社会各方对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解与支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强化社会感知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让公众的信息接收和意见反馈更有现场感、参与感、代入感。完善网络舆情科学应对机制,加强与媒体等多部门联系协作,着力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加强学生安全风险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建立校园欺凌防范和纠正机制,深度融合智慧校园建设,抓好校园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和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净化校园网络环境,不断完善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优化校园周边安全生态,有效降解和合理分担校园安全事故风险,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