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来源: 气象局 发布时间:2017-05-11 10:41 累计次数: 字体:[ ]

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如东县气象局

2016年12月6日

 

如东县气象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南通市气象局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服务效益为中心,以建设现代化气象业务体系为重点,以建设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为支撑,着眼于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如东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新要求开展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不放松,坚持把气象服务放在首位,依法大力发展地方气象事业,充分发挥气象科技优势,狠抓气象决策服务,不断拓展气象科技服务领域,有力地促进了气象工作的全面、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把气象业务工作放在首位不动摇

全年地面测报业务稳定运行,数据上传及时率保持99.9%,各类仪器及时维护,保证了数据的连续准确,在一次遭受强雷电干扰时也能及时排除故障,保证各项数据及时上传;疑问信息及时反馈,ASOM按时填报。在单调、枯燥的日常工作中坚守岗位,坚持各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保持了一个气象人的操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局气象台的几名工作人员在第一届“南通市气象局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了团体第三名。

2016年天气复杂多变,年降水量、降水日数异常偏多,且各月分布不均,旱涝急转明显,6月、9月降水量均超300毫米,明显偏多,而8月降水量只有25.1毫米,异常偏少,且气温很高,干旱明显,汛期气候十分异常。全年灾害性天气频发,暴雨、高温、连阴雨、雷暴、台风、雾霾、大风等不时袭击。气象台在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齐心协力,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二、努力做好气象服务工作,积极为如东防灾减灾和人民生产生活服务。

1.重大、突发性天气服务准确及时

至目前为止共发布各类预警信号73次(包括变更、升级)。其中涉及到雷暴类预警信号20次;雾霾类的预警信号17次;暴雨类预警信号15次;高温类预警信号11次;大风类预警信号6次;寒潮类和道路结冰类预警信号各两次。

至目前为止预警短信发布条数73条,接收人次124100。每次重大灾害性天气来临前,气象台根据形势分析和判断,参照江苏省气象局重大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规定,及时将各预警信号及时对外发布。发布手段包括电传县委、县政府办公室、防汛指挥部、民政局救灾科等;同时将预警信号内容发布上传至省、市气象主管部门和政府服务网站;通过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至系统发布平台;通过电视媒体以游字的方式向全县发送;通过自建的短信发送平台直接将预警信息发送到人员手机中,接收人员包括县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分管领导,各单位各部门、各镇区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防汛负责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负责人,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等。

2.决策服务力求做好领导参谋

(1)至目前为止共提供各类决策气象预报服务(重要天气和决策服务)短信条数80条,接收人次76800。

接收人员主要是政府领导,防汛负责人,各单位负责人。

(2)至目前共发布各类重要天气报告44期。

内容涵盖:今年1月20-25日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报告,春节期间的寒潮警报,5月份的两次较强降水报告,各重大节日的天气公告,入梅出梅公告,尤其是今年汛期强风、暴雨、台风、高温我们做到了超前、准确、跟踪的预测和报告。特别是今年6月底的暴雨、1号台风“尼伯特”影响、7月中下旬的连续高温、14号台风“莫兰蒂”影响期间,南通市气象局还启动了应急响应,本台在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几乎放弃休息乃至睡觉的时间坚守岗位,坚决做到服务到位,为如东的防灾减灾出一份力。

(3)决策服务材料36期。

每遇重大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关键农时、关键农事、关键节气时段,连续性不利天气来临,本台及时发布相关决策服务材料,为相关领导、相关部门做出重大决策做好参谋。

(4)电话主动向政府和防汛办等部门服务60次。

今年降水日数和降水量均比常年偏多,且强降水多,如东地处长江下游,内河水的入海口,区域性的暴雨、强降水、长时间降水均可致大量客水压境,如东的排水压力很大,每遇此种情况,本台均是提前告知水务部门,提前降低内河水位,减轻客水压境时的压力。如东新区地势相对较低,一场中到大雨过程就会出现积涝,一次暴雨过程就可淹没部分企业厂房,为此,本台在预测有较大降水时均及时通知新区水电站提前预排,确保新区不受水害影响。

(5)县政府办公室引用转发本局重要天气报告18次。

接收到本台重要天气报告后,领导批示,及时布置相应预防应对措施,气象台为如东的防灾减灾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3.为农服务细致周到

(1)夏收夏种服务材料41期,秋收秋种服务材料50期。

夏收、秋收开始本台即开始向县植保站、作栽站、气象协理员、涉农部门每天发布未来5天的滚动天气预报。为他们指导夏收夏种、秋收秋种提供天气预报服务。

(2)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报4期,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专报8期。

在夏收夏种和秋收秋种期间本台及时了解全市各县区的生产收种情况,同时作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预测,提出未来一段时间的收种建议,为夏收夏种、秋收秋种作出较全面的服务。

(3)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材料10期。

预测有时间较长,对农业生产、沿海养殖有明显影响的天气出现前,以及对农牧业生产、沿海养殖有较大影响的灾害性天气出现前,还有就是关键农事时节有连续性影响天气出现前,本台即出台发布相对应的特色农业服务材料,为农业生产、沿海养殖业做好相应服务。

三、持续做好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

今年来我局不断完善“两个体系”(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一是对全县布设的24块电子显示屏、27个气象大喇叭以及4个气象小气候站进行维护和保养,对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了维修;二是对19个气象信息宣传栏和15个气象信息工作站展板内容进行了更换;三是对全县12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实施社会化保障;四是对全县气象协理员和部分气象信息员进行了气象知识的培训;五是开展气象为农直通式服务。服务对象为全县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每天发送天气预报和不定期的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服务;六是开展农业保险气象服务。

四、稳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一)稳妥推进防雷体制改革

2015年10月11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57号)《国务院关于第一批清理规范89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58号),分别取消了气象部门三项行政审批事项和四项中介服务事项。按照防雷体制改革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建立防雷公共安全监管责任体系;二是平稳推进防雷相关聘用人员向社会分流,三是落实防雷安全监管经费。我局经过多次与县分管领导以及市局领导的汇报、交流后,该项工作已稳步进行。

(二)加快推进如东国家气象观测站项目建设

11月15日,在如东县委县政府、南通市气象局的支持与帮助下,如东县气象局观测场的搬迁工作正式开始。气象观测场搬迁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气象观测楼及配套设施,购置气象观测设备及配套设备,计划将于2017年完成建设,新观测场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大大提升预报等一系列气象业务的准确性、科学性。

(三)加快推进如东农业气象科普基地建设

我局气象科普馆的建设方案设计、立项已经完成,目前已进入招投标阶段,争取年内完成招投标并开工建设。展馆共计400 m2,划分为“风云际会扶海洲”、“潮起潮落会如东”、“来如雷霆收震怒”、“资源气象始向荣”、“奇幻天气影院”,共五个功能区。以各种气象科学知识普及和防灾减灾(预、防、救)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重点突出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便广大群众前来了解自然现象、自然灾害形成知识和学习防灾减灾知识,科普馆的建设拓展和完善了现有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优质高效的科普服务,意义重大。

五、围绕气象事业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党建、廉政、安全和稳定工作

    (一)认真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加强党员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建立健全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把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和气象文化建设与气象业务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文明创建水平,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全面落实加强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建设的各项任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领导干部廉政承诺。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化局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工作。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加强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规范科技服务实体出资和资金运行。

 (三)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切实加强领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对行政领导实行问责。继续深化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点加强对车辆交通、消防、施放气球、计算机网络、人影作业等方面的安全检查,做到不走过场、不留隐患。

    六、存在的问题

    1、因防雷体制改革工作的推进,部分聘用人员的思想存在消极以及不稳定的现象,需及时引导与化解,努力提升自身实力与素质,发挥好个人的职能。

2、由于资金的不足,农业气象科普基地方案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拟考虑进一步筹措资金,待今后进一步完善该项目。

七、2017年工作计划

(一)全力做好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尤其是做好气象为“三农”服务和决策气象服务工作;

(二)完成如东国家基本气象站的搬迁工作;

(三)建立《防雷安全监管体系》;

(四)建成如东农业气象科普基地;

(五)稳步推进气象业务服务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