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4235070/2022-00147 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通知
发布机构: 如东县农业农村局 文号: 东农〔2022〕123号
成文日期: 2022-10-08 发布日期: 2022-10-08 有效性: 有效
名称: 关于印发《如东县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实施 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关于印发《如东县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实施 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来源: 如东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2-10-09 14:40 累计次数: 字体:[ ]

各镇人民政府,各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

经研究,现将《如东县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如东县农业农村局       南通市如东生态环境局

                                                2022年10月8日

如东县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实施方案

(2022-2025年)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 促进渔业绿色循环发展的通知》(苏政办发〔2022〕51号),《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苏政办发〔2020〕37号),《省农业农村厅 省生态环境厅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促进养殖尾水达标排放的通知》(苏农渔〔2022〕11号)等文件精神和《如东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年)》,以及《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DB32/4043-2021)等要求,结合如东县池塘养殖实际,特编制本方案。

一、养殖池塘现状

根据《如东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年)》,全县养殖池塘区域面积为12.48万亩,实际在养池塘塘口面积近9万亩。淡水养殖池塘在全县各镇均有分布,盐碱地养殖池塘主要分布在大豫镇等7个镇(街),海水养殖池塘分布在外农、大豫镇、栟茶镇等地。全县池塘养殖产量为11.37万吨,占养殖产量的43.1%。淡水池塘养殖的品种以常规鱼类和河蟹等为主,盐碱地池塘以凡纳滨对虾为主,海水池塘以脊尾白虾与梭子蟹养殖为主。

近年来全县加大了养殖池塘改造力度,有效改善了养殖条件,保护了生态环境。但是全县甚多养殖池塘年久失修,建设标准不高、养殖尾水治理设施不健全;淡水养殖池塘相对小而分散,海水池塘分散承包经营;池塘普遍存在水深较浅、淤泥多年未清理,养殖设施装备相对落后,尾水处理设施尚不完善等问题,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环境保护要求;池塘养殖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安全压力较大。这些问题制约了水产养殖绿色发展,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池塘标准化、生态化改造,强化农业面源治理,促进渔业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确保水产品稳产保供。

二、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需求的目标,按照“空间布局合理、规模集中连片、水系及设施配套、尾水处理规范”要求,加快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进一步提高池塘养殖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奋力谱写沿海高质量发展如东篇章作出新贡献。到2023年5月底,确保尾水排放稳定达标,到2025年底,全县完成4.7万亩池塘标准化改造,实现池塘养殖产能稳步提升,水产品保供能力和质量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渔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三、实施内容

各镇要认真调查、摸清区域内各类养殖池塘的区域、养殖主体、养殖面积、养殖方式、进排水等情况,按照“源头防控、科学布局、分类施策”原则,统筹养殖池塘的标准化、生态化改造,分步实施。对照《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DB32/4043-2021)要求,重点对连片100亩以上及单个养殖主体水面50亩以上的池塘实施改造,有条件的可将小、散池塘纳入改造范围。加强与国土空间、环境保护、防洪除涝、养殖水域滩涂等规划衔接,契合区域自然生态及水系布局。

池塘标准化改造项目实施的内容按照相关要求,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养殖主体的实际需求,缺什么、建什么,弱什么、强什么。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配套完善基础设施

按照“池埂整齐、深度适宜、灌排配套、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要求,实施清淤浚深、固基护坡等池塘改造工程,提升池塘养殖产能。支持开展水电路涵洞闸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完善进、排水系统,鼓励采用生态护坡、网片护坡等形式,改善池塘养殖条件。结合生产实际配置增氧、投饲、防逃等设施设备,有条件和需要的可配套建设加工及冷链物流设施、“互联网+管理”和水质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提升池塘养殖智能化装备水平。

(二)完善池塘尾水设施

因地制宜实施生态化改造,根据养殖品种和产量建设一定比例的尾水净化区,配套尾水净化设施设备,形成相对独立的生产和净化区域,提高尾水处理设施装备水平。鼓励采用多级净化、人工湿地、原位修复等尾水处理模式,通过自然沉降、物理过滤、生物净化和曝气等尾水处理方式,增强尾水处理能力。加强养殖水体和尾水水质监控,规范设置养殖尾水排放口,提升尾水治理水平。对已有尾水处理设施,但是设施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养殖尾水处理需要的可增加设施、设备,实行改造升级,提升尾水处理能力。

(三)推进实施健康养殖

以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为抓手,实施生态健康养殖、养殖尾水治理、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和种业质量提升等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集成示范推广绿色生态、尾水处理、循环利用、安全可控、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模式,提升健康养殖水平。养殖主体要不断优化养殖品种、结构、模式,强化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管理,落实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使用白名单制度,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优质安全水产品供给。

(四)健全经营和管护机制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动池塘有序流转、集中经营,促进池塘、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有效配置,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渔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水产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方向发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探索第三方建设及运营维护尾水处理设施,巩固提升池塘养殖尾水治理成效。

四、实施办法

(一)实施主体

池塘养殖主体可作为池塘标准化改造的实施主体,同时鼓励以镇政府(街办)、村集体组织为实施主体,通过引导池塘流转或置换等方式,整体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

(二)实施流程

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项目将由实施主体提出,经过所在镇(街)同意后,报县相关部门批准后实施。县相关部门将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和相关政策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是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也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事关大局,责任重大。镇政府(街办)应把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确保辖区池塘标准化改造实施到位。

(二)细化任务方案

各镇(街)要根据《如东县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方案》,细化好具体工作任务,包括标准化改造的规模,年度目标任务,各个改造点的具体位置,相关空间布局,主要建设改造内容等。同时扎实做好财政扶持资金项目的申报、监管、项目验收等实施管理工作。

(三)加强协调配合

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涉及县政府的相关部门,除了农业农村局和生态环境局外,还涉及发改、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利等部门。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的意义,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在项目规划、审批、用地、环评和资金扶持政策等方面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的良好局面。镇(街)相关部门要在镇政府(街办)统一领导下协同合作,并与村委会(居委会)等一起做好相关协调工作,在尾水净化区位置、公共部位使用等方面做好沟通和协调,方便养殖池塘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督查指导

池塘标准化改造是农业农村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县农业农村局和生态环境局将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后几年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推进,加大对各镇(街)的考核力度,建立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达标排放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工作措施,健全督查制度,加大检查和督查指导力度,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附件:2022-2025年池塘标准化改造任务表


2022-2025年池塘标准化改造任务表                    单位:亩

镇(街)

总面积

各年度任务数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