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乡村振兴工作
2022年我镇成功申报2个乡村振兴市级先进村(许楼村—生态宜居、潮北村—乡风文明)和2个乡村振兴县级先进村(马东村—产业兴旺、马西村—治理有效),培育期为2022年至2023年。在培育数量和级别方面,较去年均有明显提升,在全县处于前列,目前4个村均在按序时进行指标创建和项目建设工作。
(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1)人居环境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镇人居办共对村进行专项考核3次,开出3批问题清单,涉及黑臭水体、破落建筑、垃圾乱堆乱放、路域环境等问题169条,通过各村居以及各部门的协同作战,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改善。(2)于8月15日至9月15日,在全镇18个村(社区)进行农村户厕改造入户摸排工作,共摸排农户20554户,户厕30802个,排查出问题户厕3392个,做到了准确全面,为全镇推进改厕工作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1.高标准农田建设
(1)我镇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分为二个项目,涉及5个村,分别为潮桥南片项目区和潮桥北片项目区。潮桥南片项目区涉及潮南村、王渡村、马西村,建设规模0.97万亩,总投资3470万元;潮桥北片项目区涉及马丰村、蔡渡村,建设规模0.91万亩,总投资318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泵站、渠道、机耕路、机耕桥、排水涵、排水沟、区域平整、占补平衡等。该项目已于5月底前全部竣工,并通过省、市、县验收。(2)我镇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潮北村和亚苏村,建设规模1.33万亩,总投资532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泵站、渠道、生态丰产沟、涵洞、桥梁、机耕路、区域平整、占补平衡等。我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在11月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被县级部门评估为“好”。
2.农路农桥设施建设
(1)我镇4条共计7.5公里的马长线、马沿线、恒宇西路、潮桥线北段农路及民兵桥、潮桥大桥、双凌桥、红旗桥4个农桥,于今年7-11月份陆续通过县级交工验收,并进行了意见整改和备案,2022年我镇的路桥建设项目按期推进中,马丰线完成路面浇筑,其余5条农路路基开挖施工中,潮桥人行桥完成桩基施工完成,金鹤桥板梁实施结束,桥面铺装中。(2)完成2022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两期)13个村11.2公里395万元道路的招标工作,已组织中标单位与村做好了对接,按合同约定完成了道路施工,并及时做好审计和县镇验收结算工作。(3)与我镇交警中队等部门联合排查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我镇第一批交办隐患点共176个点位全部完成,安装减速带近1000多米和警示柱1000根,第二批交办的隐患点位涉及11个农桥和13条线路涉及26个共1610米的隐患路段,目前所需材料在采购中。
3.农村垃圾治理设施建设
(1)垃圾设施、设备配置齐全、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百分百。2022年全面实现生活垃圾按“入户收集、村中转、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全量无害化处理。(2)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升级改造工程完成。所有工程已全部完工,7月份正式投入运行并顺利通过上级验收。全镇生活垃圾外运效率显著提高,日产日清,中转站新的运行规范、制度全部建立,确保了安全、稳定、有序运行。
(四)现代化农业体系建设
1.农业重大项目
(1)项目农业建设
中央储备粮南通直属库有限公司潮桥国家粮库农产品加工流通项目,实际完成投入12358.08万元,目前已投入使用。如东福海食品有限公司蔬菜速冻保鲜冷链项目,总投资10789万元。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今年“春丰”、“蒋宋”2家通过市级示范农场验收;“鑫沣”、“三子”、“陈海军”、“文兴轩”4家通过县级示范农场验收。推进新建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巩固现有2家数据采集对接点(丰泽华、逸涛),增加4家数据采集对接点(喜丰、锋越、新苗养殖场、芊依园艺),在全县位列入中上游水平。完成全镇9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年年报公示和空壳社的注销工作。
2.农业技术服务
(1)马塘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肥料利用率达43.2%以上,化肥使用总量同比2021年削减1.2%以上。
(2)全面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建立10亩以上商业化育秧基地8个,同时创建水稻绿色、高效、高质侧深施肥示范方26个,8845亩,确保完成县粮油种植考核任务。
(3)加强病虫草害监测,做到精准测报,精准用药。各类病虫草害发生预报准确率达98%以上,发生量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确保高效、低用量、低风险农药使用率达83%以上,农药使用量削减0.5%。同时加强水产品质量建设,对南美白对虾进行规范整治,推进渔业生产健康发展。
(五)农村经济改革发展
1.完成17个村政策性农业保险2021年冬小麦347户5808.71亩和水稻1163户17921.48亩的受损农户面积理赔上报工作,完成17个村2022年水稻、大小麦、玉米、大豆、黄豆、蚕茧、大棚农业保险212.4万元投保工作任务,投保覆盖率达98%,投保深度和密度都超额完成县交考核任务。
2.推进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工作,完成集体资产出租和土地流转、渔池承包等项目150个,交易总额2052.3万元,超额完成县交考核任务。
3.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和提高村营收入工作,18个村(居)制定了集体经济发展“五年提升行动”计划,规划了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和主要措施,完成2022年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60万元和可持续经营性收入年增幅达10%的目标任务。
(六)农机设施建设
1.充分发挥职能,全力做好农机安全工作,提升农机三率水平,强化各类农机安全制度的落实。
2.积极争取上级项目,鼓励引导我镇现有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和秸秆收购点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积极稳妥的做好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秸秆离田工作。
3.规范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调控作用,重点向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和特色农业生产急需农机具的引导。
4.镇管车口实行了规范化管理,全年无突出灌排矛盾。农灌水价位于全县较低水平。
二、特色亮点工作:
1.农村公共空间治理试点工作:指导和协助试点村沙庄村,按序时做好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治理等6个方面的公共空间治理工作、2个单项课题的实施工作,抓好台账整理和现场治理等工作,共召开县级现场会2次,视频现场会1次,上报4篇典型案例。通过公共空间治理,沙庄村村营收入和人居环境等都得到了明显提升。结合前期阶段性考核成绩以及目前的工作情况,我镇最终考核名次预计为:镇级排名为前4名(共15个镇区),村级排名为前6名(共25个村)。
2.乡村治理清单制工作:我镇18个村(社区)均开展乡村治理清单制工作,建立村级组织履职目录,其中马西、沙庄、许楼分别在网格员管理、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河道管护方面开展积分制试点工作,县级考核情况等级为好。
3.省县级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完成2022年省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尊三村宴会厅项目)立项招标建设工作,并及时做好审计和县镇验收结算工作;完成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沙庄村仓储项目的立项招标工作,推进蔡渡村新建店面房项目尽快立项招标,目前正在进行项目论证。
4.全镇15个村逐户布设80L两分类垃圾桶,共计19306只,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运行效果良好。
5.以创建市级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试点镇抓手,完善健全村级农机管理网络并使其在农机安全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试点镇创建工作圆满完成并通过省市验收。在马东马北建成两家市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并通过市级验收,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数量全县最多。
6.“南通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四星级监管机构”已领牌。
7.做好许楼村农村户厕改造整村推进工作,许楼村今年共计改厕1138户,目前已完成市县级验收。
8.指导许楼村顺利完成“三美一高”省级示范村培育工作,完成县级“绿美村庄”和“无农业包装废弃物示范村”的创建工作。
9.总面积为4.3万平方米的徐庄村沐园春高标准智能温室大棚成功落户,正在抓紧施工中。
三、2023年工作思路和目标定位:
1.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镇各指导组一起,指导监督许楼村、潮北村、马东村、马西村4个先进村开展项目建设、指标创建和台账整理工作。同时做好镇级示范村、先进村的培育工作,为申报新一批市县级示范村、先进村培育做好准备。
2.做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做好沙庄村、马东村户厕改造提升整村推进工作,提早做好名单再摸排、改厕意愿调查和招投标等工作;实现各部门联动,发挥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的作用,开展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巡查频次,利用红黑榜等形式督促各村(社区)做好人居工作。做好村庄清洁行动的组织推进工作。
3.做好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在沙庄村试点工作完成的基础上,组织其余17个村居开展公共空间治理工作,重点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治理,尤其对各村居通过土地整治项目溢出的土地进行整治,切实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4.更好发挥产权交易中心职能,做好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工作,结合资产、资源和合同专项整治,对各村资产、资源按照公共空间治理的要求进行排查和治理,重点加强村级可利用资产、资源和通过土地整理、高标田项目新增的土地的利用,着实发挥产权交易中心的职能,提高资产、资源的利用率,确保村营收入稳步增长。
5.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和提高村营收入工作,落实好集体经济发展“五年提升行动”计划,确保完成2023年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65万元和可持续经营性收入年增幅达10%以上的考核指标任务。
6.优化“五位一体”长效管理模式,确保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不断增强管护效果。建成“花园式”垃圾中转站,同时全面推进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工作,力争按示范镇标准建设、运行。
7.严格落实路长制责任,对辖区五级公路进行全范围管养巡查,做到全镇管养线路巡查全覆盖;进一步强化举措,抓实农村路桥安全和安保工程,对全镇范围内的管养道路与农桥病害和安保进行大排查,不断提升道路安全出行的良好环境;做好路桥改造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各种对接协调工作,确保能竣工完成,达到质量和安全等各项检验要求。
8.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吸引更多优质农业项目落户我镇,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同时关注已建成的农业项目,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确保为我镇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应有贡献。
9.加大数字农业及新型农业主体发展力度,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同时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培养更多高素质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