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我镇食品安全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镇食安办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马塘分局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维护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生产、违规经营等行为,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老百姓的身体和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镇政府对从事食品安全工作的镇、村两级人员进行了微调。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杨雪松任镇长,副镇长王鹏同志、统战委员郭振华同志任副组长,食品安全助理姜好同志和市场监督管理局马塘分局具体抓,财政所、医院、中心学校、派出所、卫生所、综治办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并明确了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为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健全了全镇食品安全工作网络。
二、利用宣传阵地,营造食品安全社会氛围
我镇以维护群众食品安全为出发点,以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增强群众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为目标,紧紧围绕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开展食品宣传工作,通过会议、广播、板报、发放传单及社区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针对性地宣传食品安全知识,认真组织“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营造了全民关心支持食品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5月18日,利用组织辖区民间厨师到马塘医院进行免费体检,邀请县市场监管局食品监管科科长丛海彬对全体民间厨师进行了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知识业务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明确了承办农村集体筵席厨师的卫生要求和应急处置程序。做到严把原料釆购关、餐具消毒关、食品加工关,真正筑牢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防线。8月7日上午,马塘镇食安办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马塘分局、卫生所、综治办、司法所、社区教育中心等部门在马塘影剧院门口开展了以“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食品安全法治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和扇子11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50余人次,不仅为全镇百姓普及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普知识,有效提高了群众食品安全的防范意识,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政府职能部门服务基层、服务百姓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的开展。
三、明确工作目标,加大食品安全整治力度。
(一)认真对全镇餐饮单位和小作坊进行摸底排查,并进行登记造册。全镇共有各类食品从业单位470余家,其中食品生产加工企业8家,食品小作坊2家,食品经营企业328家,集贸市场4个,食品添加剂经营户2户,餐饮单位129个,农资经营门市部168个。排查期间,对各餐饮单位和小作坊的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及健康证、原材料进货、生产食品的质量有无添加剂及安全设施等进行检查,根据在检查中出现的问题,督查企业迅速整改到位。
(二)开展校园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检查。结合镇安全生产检查,我们对辖区内各中小学校进行了定期专项检查。4月23日,对学校周边摊贩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校园周边副食店、饮食摊点的安全情况的设施情况,有无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食品的来源以及存在的问题。5月15日上午,马塘镇组织综治、公安、食安、安监、市场监管和教育等部门,联合开展学校安全工作大检查。检查组一行先后检查了邱陞中学、潮桥小学等4所镇属中小学和2所幼儿园。检查过程中,针对夏季高温来临的特点,有关人员对学校食堂的环境卫生、操作间、食品的进货渠道、消防设备等方面进行了检查指导。9月5日,马塘镇王鹏副镇长组织镇食安、市场监督管理局马塘分局、安监、城管、卫生等部门,对镇域内中小学、幼儿园以及2家敬老院就食品、卫生防疫、校园等方面进行了检查,要求学校和敬老院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迅速整改,检查组将不定期开展回访,确保整改到位。通过检查落实专人负责校园食品卫生,对学校周边食品摊点进行整顿和规范,为学生安全饮食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监管农村集体聚餐,确保饮食安全。1、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聚餐备案制度,健全农村厨师健康档案和培训档案,坚持健康证、培训合格“双证”齐全、持证上岗。实行农村集体聚餐申报登记制度,辖区内凡举办5桌人以上的聚餐,都要进行申报和登记。2、强化农村集体聚餐现场指导,每一次农村集体聚餐,镇食安办都要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协同卫生所负责公共卫生的医务人员、村(社区)协管员、村(社区)民小组信息员到现场检查指导,在聚餐当天需要“晨检”,防止厨师健康带菌,确保安全和得到现场指导检查组的批准同意后才能举办。3、对民间厨师进行培训。5月24日,镇食安办联合市场监管局马塘分局,组织全镇农家宴厨师开展食品安全卫生法律知识培训,以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有效防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保护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开展专项重大节日整治。以“五一”、“中秋”、 “元旦”、“春节”等节日为重点,突出抓好肉类、酒类、月饼、糕点、儿童食品等节日性食品的专项整治。由镇食安办牵头,组织市场监督管理局马塘分局、卫生所、教育联络组,对超市、餐馆、中心市场、学校、食品加工企业等进行了专项检查,无重大食品安全隐患。检查中对食品经营门店存在证照不齐、无索证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
(五)加强协调配合,搞好综合监管。积极协调农技站,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重点整治农药、兽药、鱼药市场,防止和杜绝高浓度、高残留药品进入市场。协调教育联络组和卫生所,加强我镇学校食堂、企业食堂、养老院食堂的监管,确保食堂食品安全。协助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马塘分局,加强食品小作坊、小食店、小餐饮、小摊贩的日常巡逻检查,确保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加强生猪屠宰点、肉食品市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的监管,确保畜产品安全。
四、制定应急预案,强化事故报告
制定了《如东县马塘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辖区内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各村(社区)协管员、村(社区)民小组长必须在10分钟内赶赴现场,查明原因,向镇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汇报,并根据事故情况和等级向县里汇报,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能够妥善、有效处理。
五、现阶段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食品生产企业自律意识不强。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方面,有的虽然有用量的规定,但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记录;有的虽然有记录,但是没有写明具体用量。个别食品经营企业虽然有过期食品下架销毁制度,但是没有销毁记录。
(二)检验检测资源投入不够。面对新的污染物、新的检测方法,快速检测中心在人员和技术力量上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资金投入仍显不足,加之缺乏有效统筹,资源难以优化配置,检测机构整体功能发挥不足,食品安全监管技术层面低。
(三)食品产业化水平不高。我镇大部分食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生产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不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多、小、散、乱,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质量意识淡薄。农业生产环节多是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特别是食品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饮店,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发源地。
(四)基层监管队伍有待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量大、难度大。镇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无专职人员,食品安全镇、村两级网络作用发挥不充分。同时,农村地域广阔,食品生产、经营户数量众多,且较为分散,加之各部门监管人员、经费不足及监管手段落后,与农村食品安全错综复杂的形势不相适应。
六、明年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提高监管能力。食品安全工作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经济和政治问题,政府在食品安全工作中责任重大。一是要加快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把分散在多个部门的管理职能整合到一起,变分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实行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二是建立统一的镇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通过加强检测能力建设,增加检测批次,提高检测质量,积极发挥检测检验在保证食品安全中的作用。三是采取信息技术、网络平台等监管手段。通过建立视频监控平台和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开展透明厨房、放心肉、放心菜等活动,发挥科技在食品安全中的支撑作用。四是建立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真正提供符合标准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基地合作进行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有利于杜绝种植、养殖业生产环节使用“违规药物”、生长激素等现象的发生。
(二)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健康消费。一是提高执法人员守土有责的安全意识,规范其执法行为,增强服务本领。坚决禁止玩忽职守、以罚代管、以权谋私的行业不正之风,正确处理好严格执法和热情服务的关系,切实树立食品安全监管队伍文明、公正、廉洁、务实的良好形象。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安全意识的宣传,发挥好村(社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栏的作用,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判别能力,倡导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安全消费和绿色消费,并让消费者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构建企业、政府和消费者互动,实行社会共治,建立起共同保障食品安全的良性机制。三是提高消费者维权信心和维权意识。对侵害消费者的行为要立即查处、曝光,危害严重、手段恶劣的案件移交给公安、司法机关严厉打击。
(三)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保持监管高压态势。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食品犯罪社会影响面大。监管部门一定要落实对食品安全违规行为零容忍和严把控,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始终保持打击食品违规违法高压态势。建议公安机关设立专门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侦查机构,对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一定要严格执法,重拳出击。完善食品安全联合执法机制,对违规违法行为实行快侦、快破、严惩重罚。
(四)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落实监管责任。我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量大、面广,任务繁重,建议在监管的网络技术平台建设,车辆和设备配制,人员编制、经费投入等方面应有更好保障,进一步健全完善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应急赔偿、政策扶持、宣传培训等经费保障机制。落实编制和预算经费,配备专业人员,切实解决人员不足和经费短缺问题。全面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行政监管和技术监督,杜绝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公众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