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如东生态环境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来源: 南通市如东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2-02-07 17:30 累计次数: 字体:[ ]

南通市如东生态环境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度工作计划

2021年,如东生态环境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市局党组、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最严格的标准,落实最严格的措施,实行最严格的监管,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源头治理,聚焦聚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快推动全县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坚守“环境质量只能更好”底线,继续厚植“绿”的底色。2021年,如东大气、水环境质量达到了近年来的最优“气质”和最高“水准”:PM2.5浓度降至24.2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二;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1%;国考、省考、市考断面优Ⅲ比例分别达60%、62.5%、82.4%,东安闸、北凌新闸断面实现“增Ⅲ”目标,水环境质量继续稳中向好。不断强化生态红线保护和管控,形成《如东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组织开展《如东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如东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如东县关于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编制,为进一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十四五”如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高水平保护奠定基础。

二、贯彻“深入污染防治攻坚”要求,继续提升“治”的水平。全面发力、多措并举,年初明确了全县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以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为载体,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气环境方面:点面结合,靶向发力。在点上围绕大气站点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整治,制定了省控站点空气质量巩固提升方案,健全了站点周边污染源排查、“一图一清单”动态更新、队伍巡查督查考核制度,为稳步改善空气质量筑牢组织保障;在面上抓好各类专项整治推进,对涉气企业开展产业整治,针对存在问题,逐个整改、逐个销号,企业废气治理水平明显提升;水环境方面:持续开展涉水工业企业专项执法、污水处理厂专项执法、汛期水环境执法监管“蓝剑行动”、排涝泵站排查等,发现问题,立案查处;对286家水量较大的涉水企业废水纳管可行性进行评估,强化污水收集处理;形成《如东县区域水污染水平衡核算工作报告》,通过把准各镇区、街道区域水污染问题症结,扎实推进分区分类精准施策;创新奖惩机制,实施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和断面水质达标保证金制度,形成上下游、左右岸合力治污的协作与激励机制;完善水质监测体系,新建水质自动站,对水质异常变化的断面第一时间开展现场溯源排查,为断面水质达标提供数据支撑;深度开展溯源排查,为下一步的分类管控提供基础数据;全力开展重点断面“保Ⅲ增Ⅲ”攻坚行动,制定《如东县“保Ⅲ增Ⅲ”攻坚方案》,全力扭转了达标形势,阶段性完成攻坚任务。土壤环境方面:不断强化对土壤污染防治重点行业企业的环境监管;针对省审计厅反馈涉及如东的10项问题,起草《如东县土壤污染防治审计问题整改方案》并通过政府办名义下发,多次牵头部署推进,分类制定整改方案,一项项盯紧抓实,一件件交办销号,目前所有问题均达审计整改要求;围绕“扭双源、建体系、提质量”要求,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会同洋口镇人民政府对化工园区地下水国考点位进行了现状调查分析,并推进全县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定,目前已完成分区划定报告编制,并通过市级评审。

三、坚持“狠心执法倾心服务”理念,继续释放“创”的效应。严执法、强监管,进一步量化、刚化、优化执法考核,压准、压实、压紧监管责任,如东局敢执法、严执法的高压态势基本形成。创新监管方式,借力“大数据”,紧盯企业生产“进行时”,今年以来,210家重点企业在线监控安装实现全联全控,275家企业的2945个用电点位安装用电监控设备实现联网。同时,如东智慧环保平台融合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用电工况监控、水、气自动监控站等大数据,为“非现场、不接触”新型执法监管夯实基础;今年,如东再度荣获全国执法大练兵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全市唯一两度获此殊荣的县级单位;持续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夯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盯到底”的服务机制,推行“一项一策”精准服务,对14个省市重大项目,明确挂钩领导,推进项目开工建设;积极寻求支持,圆满解决桐昆二期的总量平衡问题;积极推动企业环保接待日和“绿色服务到一线”活动,帮助解决中小企业难题50余个。

四、做好“最普惠民生福祉”文章,继续保持“稳”的态势。不断强化环境信访特征分析,组织开展突出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系统梳理环境突出问题清单,推进问题自查自曝自改,严格实行台账管理,落实领导包案,从根本上解决信访问题。本级环境信访及时受理、及时处理,总体保持平稳。不断加强危险废物及环境治理设施安全环保监管联动,开展常态化的联合执法检查。持续开展危废隐患排查,深刻汲取振新污泥、天楹飞灰非法处置案件教训,扎实开展危险废物仓库审批监管缺位整改。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突出问题导向,狠抓环境问题整改。全力以赴做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江苏的各项工作:继续深入开展突出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实施专人负责、清单管理、销号落实。成立工作专班,建立7×24小时全天候值班制度。坚持把环保督察作为改进提升工作的重要抓手,对交办案件逐个分析,实施“一案一策”,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突出双控双减,狠抓大气质量改善。围绕PM2.5浓度、优良天数比率“双达标”的要求,坚持强化减污降碳协同、臭氧和PM2.5防治协同、区域联防联控协同“三大协同”,推进“控排、控煤、控车、控尘、控烧、控油”组合拳,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对全县涉VOCs企业开展全面排查,专项整治,全力做好“夏病冬治”;及时响应空气质量异常和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预警。

三、突出系统治理,狠抓断面水质提升。加强重点断面水质达标整治。在对8个重点断面汇水范围污染源排查溯源基础上会同相关镇区对重点污染区域开展三、四级支流开展排查,推进整治。牵头组织涉水企业专项行动,严查暗管偷排、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强化水质监测体系建设,在现有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基础上,加密布点,确保市考以上断面全覆盖;继续开展入海排污口整治,出台全县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作方案,一口一策、分类整治,争取在2022年底前完成所有排污口整治任务。

四、突出风险防控,狠抓土壤环境稳定。继续加强重点监管单位土壤环境管理,实施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和化工园区(集中区)、重金属重点防控区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监测;有序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优先解决高风险污染地块等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问题。结合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要求,进一步整合优化、动态调整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布设。

五、突出主责主业,狠抓生态环境监管。进一步强化“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加大夜查、节假日检查力度,完善案件移送、联合调查、案情会商、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无缝衔接。加强对执法查处的后督察,坚决克服以罚代管、一罚了之。逐步树立“非现场、不接触”理念,充分利用自动监控、用电监控设施数据,进一步发挥污染源自动监控作用,不断提高监管的科技含量和效率。

六、突出顶格站位,狠抓环保服务质效。深入推进“企业环保接待日”“主要领导下基层”“绿色服务到一线”等活动,在重大项目保障同时,强化中小企业帮扶;紧盯十四五期间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总体目标,全面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规划评审任务,推动尚未完成创建的镇村继续开展申报,确保2022年至少两个镇创建成功;不断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重点指标数据,力争2022年基本具备创建条件,为2023年创成省级示范县做好铺垫。

七、突出红线底线,狠抓环境安全保障。持续推进危险废物等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及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管,不断提升工业固危废的规范化管理和安全处置能力;迅速推进小微企业危废集中收集试点建设,适时引入环保管家服务,破解当前小微企业危废处置难的困局;加强源头控制,提倡固废就近处理,对确实需要跨市、跨省转移的严格审查、加强回访,构建与处置单位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共同监管机制,避免出现监管真空。

八、突出固本强基,狠抓队伍基础夯实。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着力补齐广大基层干部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常态化开展业务知识分析会、研讨会、交流会,不断提升环保队伍综合能力。尝试引入干部职工“考核激励”制度,形成考核结果与个人评先评优挂钩的体制机制。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有序推进解决事业人员混岗问题,优化生态环境系统干部结构。

九、突出争先进位,狠抓工作落地落实。进一步完善年度考核综合实施办法,将年度考核与平时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各有重点,互为补充。紧盯工作重点,把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具体科室单位、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切实加大内部督查检查力度,强化日常工作监管,建立跟踪督查台帐,定期通报考核。班子成员每季度组织开展对标先进找差距、瞄准目标定措施交流研讨,推动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担当作为、拼搏奋进的精神状态,通过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推动形成生态环境系统大干苦干实干的良好作风。

十、突出党建护航,狠抓环保铁军建设。开展“碧水行动”、蓝天行动”、“净土行动”、“低碳行动”,使党建红与环保绿同频共振,保护好如东“青山绿水”;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主导作用,促进各项监督融会贯通,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加强警示教育。不断创新生态环境宣传方式方法,依托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环保科普基地的阵地优势,绿源志愿服务队的人才优势,各类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平台优势宣传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亮点和成效,引导公众、企业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