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港镇过去五年工作总结
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镇各级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夯实发展平台、营造发展氛围、优化发展环境,完成和超额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镇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事业进步,呈现出稳定、健康发展的大好局面,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谱写了掘港科学发展、人民幸福生活的绚丽篇章。
一、谋划发展思路,我们进行了理念创新
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先导,努力探索符合掘港实际的发展道路,为开创掘港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确立了“工业立镇、三产兴镇、富民强镇”的总体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扎实推进,成为推动掘港科学发展的主旋律。我们立足农业大镇这个最大的实际,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与掘港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鲜明提出了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工业小镇向工业大镇、三产弱镇向三产强镇“三个转化”的发展理念,成为推动掘港科学发展的理论支撑。我们确立了全员参与招商引资、全面实施项目建设,努力实现“县内争一流、市内争位置、苏中争影响”的“三争目标”,成为推动掘港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实践证明,我们的思路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并日臻完善,战略战术符合掘港的实际并卓有成效,掘港科学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二、提升经济实力,我们书写了精彩答卷
五年来,我们始终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各项工作的决策以发展为最高原则,成果以发展为检验标准,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动力,镇域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经济运行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2010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715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93元,与2006年相比,年递增14.5%。经过五年的努力, 2010年与2006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由39.91亿元提高到73.13亿元,增长83.23%,财政总收入由2.92亿元提高到7.15亿元,增长2.4倍,财政收入的结构和质量更好更优。掘港在全县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
三、推动工业发展,我们经历了严峻考验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做大做强作为工业经济主抓手,全力搭建泉榕、陈高、城南三大工业园区平台,始终坚持突出发展主题,凸现工业主体。面对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这个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我们果断采取措施,通过加强企业合作,搭建镇企业家协会平台;组织重点骨干企业外出参观学习,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召开银、企、保对接洽谈会,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等,扎实工作,成功应对危机,有效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实现了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3.9亿元,比2006年的101.6亿元增长51.5%,年递增10.94%。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52.6亿元,比2006年的78.6亿元增长94.1%,年递增18%。实现工业增加值40.28亿元,比2006年的14.1亿元增长185.6%,年递增21.56%。实现工业利税总额10.09亿元,比2006年的4.8亿元增长110.2%,年递增20.4%。我们坚持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作为第一任务,从2008年开始,开展项目建设系列年活动,动员全镇干部积极参与引进项目开发工作,优化招商引资软硬环境,制定奖惩制度,实行领导挂钩责任制,抓好已批和在批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形成多层次的外引内联发展格局。依托我镇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整合招商资源,创新招商方法,多措并举,强势推进。项目实施数量之多、整体进展之快、投资总量之大均创历史新高。2010年全年注册外资3128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 2140万美元,引进市外民资5.19亿元,引进签约项目52个,外资项目9个,项目签约数是前三年之和。投资10亿元的刚正薄板、12亿元的国际博览城、50亿元的科技城等一批质量高、前景好的项目成为近年来项目建设的亮点。
四、促进三产繁荣,我们取得了重要进展
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争创全民创业大镇、争创民营经济强镇”的目标,多渠道、全方位、大范围挖掘民力,开发民智,引进民资,促进全民创业再创佳绩。通过创办、领办、参办、帮办等措施,全民创业的氛围已经形成。2010年,实现三产固定资产投资13.6亿元,比2006年的7.82亿元增长73.9%,年递增16.7%。服务业新进定报企业9个。净增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8亿元,全镇个体工商户在册数已达9327户,民营企业发展到3864家。多年来,我镇的全民创业、民营经济、服务业工作在全县考核竞赛中均获第一。在全市获先进镇称号。
五、统筹城乡协调,我们迈出了坚实步伐
五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大力推进“十项工程”,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始终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促使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3.64亿元,比2006年的9.9亿元增长37.8%,年递增8.4%。全力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步伐,如泰农业园建设方兴未艾。大力发展高效农业、项目农业,农业结构调整有了新突破。坚持特色发展,加快科技转化,发挥资源优势,推行农业产业化,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积极引导农业项目投资,2010年发展加工类项目20个,投入近3亿元,其中规模项目5个,投入近1.5亿元。种养园区类项目5个,投入1600万元,项目农业带动种植基地5.8万亩,带动种植、养殖户4500户。大力发展集观赏、休闲于一体的农业休闲项目,台湾粤光农业、弘艺馨泉休闲农庄、春之韵葡萄观光等项目初具规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进展。五年来累计投入 1.6亿元,直接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疏浚河道342.87公里,新建农村水泥路89.2公里,改建、新建桥梁95座,维修220座,新建电灌车口52座,防渗渠道73.85公里,全镇内外畅通的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多年来,全镇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综合考评实绩列全县第一。
六、建设宜居城市,我们实现了重大突破
五年来,我们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过去的五年,我镇城镇建设进入了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水平最高的历史时期,城镇建设日显大气,城镇环境日益美化,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发展后劲骤增。东西二环全线贯通,城市框架逐步拉开,承载能力日益增强。旧城改造、如泰运河绿化景观带、夜景亮化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城市品位及整体形象不断提升,宜居创业环境不断改善,2009年荣获“中国绿色名镇”称号。始终围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县城发展要求,切实发挥好县城拆迁让地工作主力军的作用,五年来,累计拆迁997户,完成拆迁面积16万9000多平方米,发放补偿款 2.7亿多元。投入400多万元,完成后街后巷道路改造40多条。深入开展县城规划区内违法建筑集中清查整治,累计拆除违章建筑面积达11000 平方米,私搭乱建歪风得到有效遏制。积极实施土地复垦,完成土地整理复垦项目42个,总规模达1.78万亩,继续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七、构建和谐社会,我们收获了丰硕成果
五年来,我们按照协调发展的要求,统筹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强化道德教育,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人民素质进一步提升。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提前实现了小康乡镇指标,开始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提炼并弘扬“辟我草莱、勇立潮头”的掘港精神,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个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三下乡”和各类文体活动。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一年一度的镇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历史文化得到挖掘,重新修编了《掘港镇志》,编辑出版了《掘港风情》、《掘港地名寻踪》等丛书,创作了《掘港之歌》,进一步提升了掘港的知名度。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通过验收,教育教学质量同步提高。扶海宫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社区卫生不断深化,群众医疗保障水平不断上升,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9.6%以上。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全面落实,各项指标符合上级要求,世代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广电事业健康发展,成功实施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改工程。人武及预备役工作走在全县的前列。团委、妇联、工会、档案、老干部、关心下一代、老龄等工作不断加强,为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深化结对帮扶,通过多种途径,做好扶贫工作。扎实开展领导班子大接访活动,不断加大平安创建工作力度,强化社会治安打防控一体化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深入开展“禁毒”和反邪教组织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不断加强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工作,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多次被评为市县安全生产先进集体。
八、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开创了崭新局面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推进掘港各项事业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始终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充分发挥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浓厚氛围。通过深入开展“弘扬掘港精神,建设美好掘港”为主题的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掀起了进一步解放思想的热潮,形成了对比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局面。全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巩固深化学习实践成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始终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贯穿干部工作的全过程,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拔干部原则,选人用人透明度和公信度明显提升。2010年成功进行了全镇村级“三委一社”换届选举及镇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深入实施人才强镇战略,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党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党员素质普遍提高。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始终将反腐倡廉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以建设一个“团结、创新、实干、廉洁”的班子,带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为目标,加强作风建设,全镇党员干部队伍更加求真务实,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