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如东县税务局在如东县委县政府和南通市税务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年初全县税务工作会议部署,聚焦“六个更加”的工作导向,聚力“七个全面”的工作重点,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抢时间、轧任务、拼进度,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为全年工作“当排头、争一流”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上半年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党建统领作用显著增强。一是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建立党委、支部、党小组三级党建目标体系,研究制定了2020年度党建工作要点,抓好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的制订和落实。加强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抓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开展,推动“一轴四轮”党建融合工作机制落实落细。二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制订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开展党员冬训活动,组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学习,“团队气质”及“南通发展四问”、“如东争先进位三问”专题学习和讨论,引领全体税务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高质量推进税务文化建设。推进“两馆一苑”建设,加快“致合至爱”党建、文化品牌建设,完成“初心馆”、“爱心馆”的招投标和设计工作,完成图片资料和展品等内容的收集工作,序时推进展馆建设工作,确保“七一”准时开馆。四是扎实推进巡察整改。根据市局党委巡察反馈工作要求,对巡察中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责任,着眼标本兼治、整改立制并举,保证巡察整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组织收入平稳有序推进。今年,受疫情和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组织收入工作在非常艰难的背景下有序推进。一是突出全局联动,加强序时推进。围绕全局一盘棋,强化月度统筹,实时监控收入质量。持续做好税收预测和收入监控,关注重点企业、重点税源申报情况,严控非征期大额税款申报入库,加强组织收入统筹调度,确保全局收入质量指标在全市考核排名前列。二是突出税费同管,促进目标实现。加强欠税管理,落实常态化欠税追缴工作,增强风险应对贡献度,依法合规统筹组织社保费和非税收入。三是突出收入原则,确保平稳有序。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原则、坚持依法征收入。1-6月份,全局共组织税收收入50.47亿元,征收社保费和非税收入14.15亿元。
(三)助力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一是积极落实防疫税费优惠政策。坚持防控疫情和税收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做好受疫情影响纳税人延期申报和延期缴纳税款受理上报工作,深入开展“千名税干上前线、助力抗疫送春风”走帮服活动,助企复工复产,确保帮扶政策全面落地。二是深入开展以税资政分析。密切关注疫情对经济税收影响情况,按月做好疫情对地方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编写疫情防控系列分析报告,向地方党政提供经济参考。上半年完成经济税收专题分析文章12篇,其中县级课题9篇,市局重点课题两篇,总局课题一篇。《从发票数据看新冠肺炎疫情对如东经济近期的影响》等4篇经济分析报告被陈慧宇县长批示肯定。三是大力加强经济税源培育。扎实开展重大项目走访,对全县41个重大项目和223个重点税源企业逐一走访,采集经济税收基础数据,为税收预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大力规范建筑业管理,依托建筑业项目管理系统,做好外来施工项目信息比对。
(四)税收营商环境更加完善。一是全面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成立税收营商环境高质量建设领导小组,对标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制发优化税收营环境任务清单,推出“争先进位”服务高质量发展12条措施。联合住建、公安等部门,做好不动产登记一手房“一证通办”工作。二是全面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组织通过新媒体、如东发布、如东电视台、税企交流群、微信朋友圈、短信等多种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最新服务政策,鼓励纳税人选择各类非接触式办税渠道,上半年“非接触式”办税率达93%以上。三是全面提升办税便民度。加快“税邮合作”速度,建成7个税邮合作点。积极推广“苏税通”智能服务平台,超前完成市局激活率指标。推进咨询服务智能化,在传统热线咨询的基础上,上线电子税务局智能咨询坐席,为纳税人供“7*24小时”自助式咨询服务。
(五)税费征管质效持续优化。一是扎实推进“1+5”新征管体系示范点建设。落实征管职责清单,统一征管流程,实现征管事项按户归集、统一下发。不断优化完善风险应对方式,建立提示提醒为前提的递进式风险应对新流程。二是扎实推进两个所得税汇缴,及时跟踪汇缴申报进度及数据情况,每周发布申报情况通报,有序做好了企业所得税汇缴和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工作。三是扎实做好税种管理。持续推进留抵退税政策落实,按时按时完成出口企业的申报、审核、疑点调查核实处理等工作。继续抓好地方六税减税工作,做好上半年土地增值税项目清算。四是扎实做好国际税收工作。持续推动关联交易申报管理,不断强化对外支付合同审核,加强“走出去”服务品牌建设。五是扎实推进依法治税。推进全面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制度化运作,细化推进权力和责任清单编写,深度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
(六)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一是认真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按照省市局要求,强化政策学习,准确把握政策口径和操作流程,稳步推进职级套转和晋升工作,完成临退人员职级晋升工作。二是着力加强教育培训。以提升岗位胜任能力为目标,重新设计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加速推进业务融合三人行团队建设,探索开展线上教育培训,启用扶海轻学堂。三是抓实抓深绩效管理。出台《组织绩效管理实施细则》和《个人绩效管理实施细则》,推行清单制考评模式,按季开展劳动竞赛,真正做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四是做好内外部疫情防控。对内组织做好卫生防护用品和其他应急设施等疫情防控物资采购和调配,落实机关大楼等税务场所日常消杀措施。对外坚决服从党委政府和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安排,落实联防联控责任。全体税务党员干部深入防疫一线,严守卡口值勤,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一致肯定和纳税人的广泛好评。其中,3人被表彰为全市税务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90人受到市局表扬。
此外,税收宣传、信访舆情、保密管理、档案建设、网络安全等工作也不断推进,取得了扎实成效。上半年,如东县税务局获评南通市先进集体、南通市税务局季度劳动竞赛优良单位,如东税务“爱心妈妈”团队再获江苏省学雷锋示范点荣誉,周小琴同志被授予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二、紧扣全年目标任务,持续推进各项工作创先争优
下半年,各项工作任务仍然繁重。如东县税务局将加强党对税收工作的领导,聚焦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税收现代化总目标,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做好减税降费和组织税费收入工作,持续优化税收执法方式和税收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和税务监管效能,争当税收高质量发展和税收治理现代化的“领头羊”,努力为如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实现更大突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重点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持续发力加强党的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不懈加强理论武装,提高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质量,加强舆论阵地建设和管理。完善党委领导体制,建立健全传达学习、任务分解、督查督办、绩效考评的闭环机制,确保上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推进全县税务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落实党建工作具体任务。持续优化完善“一轴四轮”党建工作机制,推进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创新,积极拓展党建联盟,加强上下联动,加强机关和基层党支部的上下贯通;密切左右联动,密切业务部门和行政部门互联互通;推进内外联动,推进税、企、校、居等多方的融合联通。优化党建工作绩效考评机制,突出评价党建对重要税收任务的引领作用。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退役军人之家、“六小”等文明实践载体建设,持续提升“爱心妈妈联盟”“活力阳光”等志愿服务品牌美誉度。
二是保质保量完成组织收入任务。深入开展组织收入形势调研,结合减税降费、疫情影响、产业发展等因素,研判当前经济税收形势。完善收入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密切跟踪月度申报情况,关注重点税源及大额税款入库动态,统筹运用好免抵调库和退税等组织收入资源,确保税源监控预测准确率及收入质量持续提升,统筹落实组织收入措施,确保全年收入均衡有序。开展纳税情况分析,查找征管薄弱环节,制定全年挖潜增收方案,提高管理性收入的贡献率。
三是重点重抓提升税费征管质效。积极研究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全面深化征管现代化改革,圆满完成“1+5”新征管体系示范点建设;发挥第三方数据、互联网数据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引擎作用,拓展数据应用的深度、广度、维度,梳理全县新三板企业涉税风险,研究高收入个人所得税涉税风险;完善优化城乡居民“两险”网格化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各人群、各险种社保费管理全覆盖,切实提升社保费征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深化推进税收协同共治文件,加强市场监管、住建、国土资源等部门的联系,大力推进建筑业、房地产业等行业税收协同共治,为征管体制改革和放管服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保证。
四是一着不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全面深化纳税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系统平台功能,创新纳税服务模式。继续推进办税服务“规范化”“便利化”,力争在2020年底前建成覆盖全县、规范统一、就近便捷的税邮合作区域网络。推进智慧办税服务厅建设,扩围批量零申报服务,推广网上简易处罚功能,进一步梳理完善办税“最多跑一次”清单,持续拓展“不见面”服务覆盖范围。坚持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前台后台贯通,多渠道智能化互动”的服务渠道,打造以线上办税为主,自助、手机、邮递、银税等多渠道办税为补充,实体办税厅兜底的办税服务格局。
五是严管厚爱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完善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继续推进党建标准化项目建设,对照深化巡察整改和全面自查自纠工作要求,持续巩固深化巡察整改成果;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两优一先”评比表彰,“智慧党建”平台等活动。深入开展“比学赶超”活动,确保绩效考评条块双优。高标准、严要求,贯彻落实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建立分类分级教育培训体系,实施全员基础业务轮训,促进干部业务扩容升级。开展专业人才集中培训、岗位实践、团队攻关,加强专业人才动态管理。推行网络在线学习,用好 “学习兴税”和“扶海轻学堂”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