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rdxfgw/2021-00129 | 分类: | 其他\其他 通知 | ||
发布机构: | 如东县发改委 | 文号: | 无 | ||
成文日期: | 2021-04-02 | 发布日期: | 2021-04-02 | 有效性: | 有效 |
名称: | 政策解读: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实施计划 |
近日,如东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实施计划》(以下简称《实施计划》)(东政办发〔2021〕25号),现由如东县发改委为您做如下解读。
一、《实施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一)制定出台《实施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信用建设新的决策部署的需要。201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5号),明确了信用监管的主要目标、落实措施和运行机制。2020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49号),明确强化信用管理的法治要求,进一步提升信用建设规范化水平。
(二)制定出台《实施计划》,是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信用建设新的工作部署的需要。2020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20〕10号),细化了我省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要求、落实举措和组织机制。2020年12月29日年市政府办公室也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实施方案》(通政办规〔2020〕6号),对全市贯彻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三)制定出台《实施计划》,是提升我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强失信惩戒。
二、《实施计划》总体目标
《实施计划》提出我县信用建设两步走战略目标:到2021年底,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总体框架基本建成,多层次信用评价体系、综合性监管责任体系、信用联合奖惩体系三大体系更加完善,在行政服务、行政监管、公共资源交易和其他政务事务等行政领域的信用应用更加深入,政府管理有效性、精准性全面提升,行业信用监管取得突破。到2025年底,行业信用评价重点领域基本覆盖,社会和市场协同应用不断拓展,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基本建成,信用成为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信用如东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
三、《实施计划》主要内容
《实施计划》是我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的顶层设计,分七个方面共27条,主要章节有:
(一)总体要求。
(二)创新事前环节信用监管,构建多层次信用评价体系。 包括: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组织开展经营者准入前诚信教育、大力推广应用信用报告。
(三)加强事中环节信用监管,构建综合性监管责任体系。包括:
1、全面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和信用档案。2、积极推进信用信息自主自愿申报。3、规范开展市场主体信用评价。4、推动线上线下联动监管。5、大力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四)完善事后环节信用监管,构建信用联合奖惩体系。包括:强化信用关爱、规范开展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认定、督促失信市场主体限期整改、深入开展失信联合惩戒、依法依规实施市场和行业禁入措施、依法追究违法失信责任、建立完善信用修复机制。
(五)优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强化信用监管的支撑保障。包括:充分发挥信用平台及行业平台作用、大力推进信用监管信息公开公示、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信用监管的支撑作用、切实加强信用信息安全防护和市场主体权益保护、积极引导行业组织和信用服务机构协同监管。
(六)加强重点场景应用,不断提升全社会信用水平。包括:深化行政管理领域应用、拓展社会领域应用、推动市场领域应用、深化行业地区试点应用。
(七)加强组织实施,打造信用如东升级版。包括:强化统筹推进、加快建章立制、重视宣传培训。
四、《实施计划》创新点
一是创新事前环节信用监管,构建多层次信用评价体系。
二是在事中环节加强信用监管,构建综合性监管责任体系。
三是完善事后环节信用监管,构建信用联合奖惩体系。
四是加强重点场景应用,不断提升全社会信用水平。
五、制定《实施计划》的目的
一是让失信者付出失信记录,广泛共享,因而有可能处处受限的成本。
二是让失信者付出依法依规公示失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市场监督、舆论监督的成本。
三是让涉及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失信者付出被列入“黑名单”,承受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失信联合惩戒的成本。
总之,要让监管长出“牙齿”,从根本上解决失信行为反复出现、易地出现的问题。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