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镇农业农村局2023年目标完成情况
来源: 长沙镇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 发布时间:2024-01-26 09:36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3年农业农村局积极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及中央、省、市、县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本职工作,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双聚双高”作风效能巩固深化为保障,以“争先进位求突破、跨越赶超当先锋”为要求,做好“三农”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一、2023年目标完成情况

   (一)乡村振兴

1.示范村、先进村培育。滨海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县级持续打造、四桥村市级乡村振兴生态宜居先进村、陆河村县级乡村振兴治理有效先进村,培育期为2022年至2023年。目前3个村均已通过县级验收评估,三个村在同类型示范(先进)村排名均在上游。

2.乡村振兴专项考核全县第一。

(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今年厕所革命涉及港城、北坎、卫海3个村(社区),三个村(社区)项目均被列入省民生实事项目,县级必成指标任务数为2434户,其中北坎村(1076户)、卫海村(507户)、港城社区(851户),但按“三美一高”创建要求,在确保完成任务数的情况下,需尽量多的争取旱厕取缔,最终完成卫海村581户,港城873户,北坎1288户。目前已通过市级验收。

2.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今年创建省级“三美一高”示范镇和北坎村创建省级“三美一高”示范村,陆河、长堤村创建市级示范村,港城、卫海村创建县级示范村。市级交叉互查已结束。

3.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评估位列全县第二,全县第一。

(三)农村公共空间治理

1.试点争创:完成陆河村、北坎村六个版块的试点工作,全镇位列第一等次,北坎村一等奖,陆河村二等奖。

2.持续打造:四桥村、滨海村作为2022年县级试点,均纳入2023年持续打造村,围绕去年打造道路、河道,实施长效管护工作。

3.单项课题:共有4个单项课题入围,集中在两个试点村,两个村结合试点工作同步推进完成。

(四)村级经济发展工作

2023年全镇实现经营性收入2696.32万元,比2022年2289.29万元增加407.03万元,比“五年提升行动”计划(经营性收入)2251.81万元增加444.51万元。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及农村政策落实工作

1.建章立制。以文件形式下发了《长沙镇村民委员会财务管理制度》(长政发【2021】5号)文件,根据上级的要求,在港管发【2019】17号的执行基础上,修订并下发了《长沙镇村(居)股份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长政发【2022】47号),做到有章可循。

2.严格履行支出审批程序。重大财务支出事项履行“四议两公开”民主程序。“四议”即: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村级支出实行按资金来源和预算“一支笔”审批制度,单笔支付金额小于2000元,村(居)总账会计(经管员)审核,村(居)党组织书记审批;单笔支付金额大于2000元(含),小于20000元(不含),村(居)总账会计(经管员)审核,村(居)党组织书记审批,镇农经工作主要负责人复核;单笔支付金额20000元以上(含),由村(居)总账会计(经管员)审核,村(居)党组织书记审批,镇农经工作主要负责人审核、镇分管领导复核。

3.加强审计监督。今年5月份,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将各村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的村级财收支及有关村改厕情况进行委托(南通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形成专项审计报告15份。在审计结束的基础上,于8月9日,在镇十楼会议室召开了各村书记、村会计、村监委会主任参加的村级财务审计问题反馈整改会议,就审计中的存在问题布置了整改工作,目前已形成审计整改报告10份。

4.积极参与和组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业务评账活动。今年6月份,富盐村代表如东县参加了市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业务评账活动,在全市参评9个单位中获第4名。7月份,滨海村参加了县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业务评账活动,在全县参评15个单位中获并列第4名。8月份,我镇组织开展了10个村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业务评账活动,通过评账活动,达到各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

5.积极做好土地纠纷调处工作,今年先后调解土地纠纷8起。

6.积极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村务公开确保一季度公开一次,并将公开图片拍照上传,民主理财确保一月理财一次。

7.加强村会计业务培训。我们结合平时的结报和会计工作布置会议,穿插对村会计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村会计的业务素质。 

8.其他农经重点工作推进。

一是积极开展新增耕地利用排查整治工作,根据县农业农村局统一部署,自4月份起,开展新增耕地利用排查整治工作,通过整治,全镇未发包面积742.95亩,核减红线内征地面积等295.02亩,实际未发包面积为447.93亩,通过整治,已发包348.2亩,占应发包的77.7%。

二是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提质增效行动。根据县农业农村局统一部署,自8月份起,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提质增效行动,通过新增耕地利用排查整治和农村集体资产提质增效行动,全镇合计新增资产资源纳入账内管理面积536.93亩,增加村营收入计23.32万元。

三是积极做好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数据动态调整工作。根据县农业农村局统一部署,自9月份起,对照东政发【2018】101号《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工作的通知》精神,组织开展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数据动态调整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已全面完成。

(六)现代化农业体系建设

1.今年一季度开工项目2个,预计投入3000万元,分别是:滨海冷库项目、富盐菌菇项目(一期总投资4800万元),冷库项目已竣工验收,目前正在筹备出租事宜;富盐菌菇项目已于8月份投产。项目投入方面:金光项目按序时开票,目前已有3.04亿元;富盐菌菇4800万元;滨海水产养殖设施配套及农副产品保鲜项目1080万元,合计3.628亿元,全面完成下达的2个项目、不少于2亿元的指标任务。

2.市级以上“无人化”农场或特色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成功申报市级“无人化”农场2家,四桥1家、陆河1家。

3.夏、秋两季秸秆“三禁”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督查了各村、学校《公开信》《承诺书》《小手拉大手》等发放及回收情况,基本早已到位;

(2)包村镇干由组长牵头,落实了到村值班制度,各群内公布值班人员表,夜间督查镇村值班人员到位情况;

(3)与市中标无人机签订季度合同,已对接:如来长沙,到镇打卡后再飞,有问题先反馈镇处理;

(4)借用富盐、长堤、卫海等无人机及操作人员,分片区每天全覆盖巡查,将发现的黑斑报村处置,并记录在案;

(5)出台禁烧考核细则;

秸秆综合利用方面:与秸秆禁烧镇级文件同步下发,今年夏季秸秆机械化还田2万亩、秋季机械化还田7000亩、秋季生态型犁耕深翻3500亩,全面完成今年指标任务。

4.绿化工作总结:

2023年绿化造林总面积276.6亩,占县下达任务数200亩的138.3%。其中新造林14.6亩占任务数10亩的146%。完善造林262亩,占任务数190亩的124.7%。农田林网完成2895亩,占任务数1280亩的241.2%。其中新建农田林网261亩,占任务数200亩的380.5%,完善农田林网2126亩,占任务数1000亩的212.6%。河道景观绿化工程完成9条。建设一个县级和乡镇级义务植树基地,由于今年县下达绿美村庄建设任务全县只有2家,长沙镇没有列入其中,力争2024年将北坎村列入绿美村庄建设名单。

5.畜禽粪污治理:

进一步推动畜禽养殖场升级改造,畜禽养殖场做到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雨污分流到位,粪污处置记录完善,粪污无直排、偷排与露天堆积现象。规模场粪污治理设施装备的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8%以上。推动种养结合,农牧林循环,建成完善的畜禽粪污收集、还运、处理利用体系。构建畜禽粪污治理与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全面完成了4个季度的验收。

(七)农机设施建设

1.农机购置补贴截至目前已申请260台,中央及省级财政补贴总金额120.66万。2022年报农机购置补贴申请共208台,中央及省级财政补贴总金额100.45万。比去年增加85台。

2.积极推进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全镇拥有特色农业机械969台套,今年新增发展主要特色农业机械260台套。2022年年底特色农业机械水平达 69.92%。其中:畜牧业 67.97%,林果业 74.61%,渔业68.12%,设施农业66.68 %,农产品初加工72.23%,同比2021年增加2.3%。2023年特色农机机械化水平达到72%左右。

3.我镇加大特色农业机械的推广力度,充分利用农机购置和财政资金奖补政策,鼓励各主体围绕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布局,购置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等生产机械,快速提升我镇的特色农机生产水平。2023年已验收成功的有南通市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如东和谐家庭农场、南通市无人化农场如东长沙永丰家庭农场。

3.农业作业机具和下海拖拉机年检年审工作:农田作业机具共检120多辆;下海拖拉机共检200多辆。

4.农机安全检查:我们多次开展了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并邀请县农机推广站和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对辖区内所有农业机手、滩涂运输拖拉机机手及农机协管员进行农机手技术及安全知识培训会议。所有节假日及“三夏”“三秋”大忙前后都进行了相应的安全生产检查及责任状的签订。

5.2023年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2023年夏季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助面积19977.33亩,补助金额399546.6元。秋季预计机械化还田面积15000亩,其中生态型秸秆还田面积3500亩。

(八)海洋渔业

1.基本情况。渔业一线共有监管人员45人,设有5个卡口,1个稽查大队和1个渔船公司,6家用滩企业。拥有滩涂面积31万亩(占全县的1/3),海岸线全长24公里,紫菜养殖面积上半年5488亩,下半年预计8000亩,贝类养殖面积2.4万亩,出海作业人员2800多人,全年累计出海人次30余万次;海洋作业渔船119艘,其中捕捞渔船108艘,养殖渔船7艘,辅助渔船4艘,120马力以上38艘,60至120马力14艘,60马力以下67艘,出海船员560人。

2.一是根据镇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镇海洋渔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人职责;二是与镇六家用滩企业签订2023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状,将安全生产责任全部落实到位;三是强化渔船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渔船公司向镇递交了安全责任保证书,并与各渔船船东、船长签订了责任状和渔船安全生产承诺书119份;四是明确了稽查大队和各下海卡口安全生产责任,并签订了责任状;五是与涉渔村签订了2023年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状,通过责任制的落实,完善并加强了全镇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效能。

3.制订了《2023年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通过公司督查队自查、稽查大队排查、镇组织抽查等形式,加大了对滩涂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并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全年共排查隐患30例,分别是下海通道附近红旗缺失、下海路标有损坏,下海通道损坏、下海埠子两侧有人坐着休息、救生浮筏灯光不明、烟火信号弹失效、险滩险段警示牌损坏等安全隐患,分别经过整治已整改到位。

4.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监管。一是完善渔业安全监管队伍管理制度。修订《长沙镇海洋渔业安全考核细则》,制定《长沙镇下海卡口管理考核细则》,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全年经常性不定时对卡口人员在位情况、值班情况等进行检查,对卡口工作人员因违反卡口管理相关规定依法依规进行处罚6人次。二是稽查大队对各用滩企业按照《如东县滩涂安全生产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进行常态化检查,全年共组织各类安全检查活动212次,通过检查整治使下海作业人员明显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渔船公司每天对海上生产渔船进行联系,尤其是恶劣天气,公司多次主动进行电话联系告知其立即进港和做好防风安全措施。渔船公司加大对出海渔船的监控管理力度,平时监控管理要求出海渔船必须打开海洋渔船监控系统和通讯联络的设备,对不打开监控和通讯联络设备的渔船进行查处,通过处罚教育渔船船东船长一定要按照渔船管理规定做好相关工作。三是加大了渔船安全的监管力度。要求各涉渔村与渔船船东船长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渔船监管员严格按照渔船每天日报告的规定时间要求,及时上报渔船每天的动态,在海或在港,出海人员数量,做到上报的出海渔船和人员的信息应报尽报。渔船公司按照生产季节及作业区域的变化及时调整渔船编组结对情况,保持海上渔船之间的通讯畅通,全面实时掌握渔船海上动态,确保渔船出海动态监控到位。四是认真开展了2023年长沙镇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海洋渔船摸排,未发现我镇捕捞渔船有挂靠、借名登记的现象,没有乡镇渔船。各用滩企业夯实滩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单位,组织开展了企业自查和镇对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任务清单的检查,并对在督查检查中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到位,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有效推进。认真开展“浮子筏”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加强了对敞口舢板和捕捞浮筏的整治,在伏季休渔期间加大检查力度,渔业办会同渔政中队等部门多次对出海的浮子筏、快艇、敞口舢板进行查处,共查处扣留1艘敞口舢板、浮子筏1艘和2艘快艇,对停靠在各用滩企业滩涂上的敞口舢板和捕捞浮筏快艇责令用滩企业加强监管和清理整治,压缩了敞口舢板停泊地点空间。通过专项整治,确保了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推进和认真落实。五是认真组织海上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制订了《长沙镇海洋渔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各用滩企业相应制订了各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急队伍健全,应急设备齐全并能正常运行。全镇滩涂救生设施齐全,共设置各类救生设施95只,其中救生平台91只,救生船4只。我镇按照县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要求,于6月15日镇区渔业办、渔船服务公司进行了海上应急救援演练,检验应急救援演练的效果。对在海上应急救援演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总结,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演练工作。确保在出现险情时应急救援队伍和救援设备能及时到位,确保渔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落到实处。六是加强渔船服务公司的管理。根据上级要求,我镇渔船服务公司成立以金琪副镇长为网格长,陈明泉为副网格长的渔船服务网格化组织,有效地推动渔船公司对出海渔船的24小时实时安全监管和紧急情况的处置。在网格化的管理中,渔船公司坚持每天定人联船,核查本镇所有渔船的基础数据,对“人证不符”、“业证不符”、“船证不符”及通导设备异常等问题实时记录、及时上报、督促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报长沙渔政中队查处。对于出港的渔船,开展“十个必须”检查;对于进出港渔船,督促渔船做好进出港报告。恶劣天气,提前通知出海渔船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和督促渔船进港避风等,有效地遏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七是不断加大渔业安全生产投入。为了调动渔业安全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落实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年对渔业安全监管人员发放工资和日常开支200多万元。部分用滩企业滩涂救生浮筏已老化,将投入20多万元更新维护部分救生浮筏。合计全年投入约220多万元。八是认真开展培训和保险工作。各用滩企业制订了培训计划,今年共培训14期,总计培训1651人。各公司将严格按照“三化五个全覆盖”的要求认真排查,稽查大队、下海卡口严格把关,确保培训、保险、救生衣、通讯设备等全部到位后方可准许出海作业。

5.深入推进湾(滩)长制全面落实。针对我镇海域滩涂面积大,跨度远的特点,提出“净滩净海”工程,根据实际情况将滩涂分包给各所属滩涂公司,由其负责沿岸日常巡查并组织下海作业人员对海洋垃圾适时进行清理,确保滩涂沿岸清洁干净。为激发各企业清理积极性,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对于完成任务较好的企业将给予经济补贴。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领导小组及成员人员结构,明确职责,完善海洋灾害预警巡查网络。

 6.加强水产品质量追溯,落实水产品安全监管。一是水产品质量安全。加大对水产品用药的巡查检查,发放了塘口记录,配合县海洋局相关部门对部分南美白对虾养殖户进行了取样抽检和送检工作;二是加大水产品质量追溯。为了落实水产品质量追溯,我镇329户水产品养殖户已经入网,建立养殖档案并进行了督查巡查监管;三是加大各村信息员的考核力度,督促各村信息员做好巡查与系统维护工作;四是组织养殖业主培训,提高水产品养殖质量和效益。

7.南美白对虾整治

全镇5个沿海村涉及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共有养殖户551户,养殖面积20812亩(其中:大棚面积13133亩,池塘7679亩),科学划分19个养殖片区,设置入河排污口32个,规范备案地下取水井1751眼,加温设施155台。作为探索,全镇设计采取四种尾水处理模式,分别是微生态活水(HDP)直接净化技术模式、一体化设备综合处理模式、“两池三坝+物理净化+生物净化”模式以及三池两坝过滤模式,通过一年多的建设运行,养殖尾水经处理后检测符合《江苏省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相关标准,全镇尾水直排污染生态环境的现象基本消除。

(九)水利工作

1.攻坚克难,做好了农水工作。一是为了全方位打造更高标准的美丽宜居长沙水环境,通过河道清杂、拉坡、绿化和边坡防护等整治工作,全力推进了10条镇级河道共60公里的生态河建设,长沙镇镇级生态河道覆盖率已达82.37%,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水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实施水系贯通工程,完成了10座拆坝建桥和3座危桥改造项目,打通了水动脉,畅通了微循环,着力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水系贯通循环系统,绘就了长沙水清岸绿生态画卷。

2.扎实稳妥,做好了防汛工作。长沙水利站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定责定岗,确保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在领导的安排和主持下,及时多次召开防汛工作会议,及早部署汛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下发了《洋口港经济开发区、长沙镇2023年防汛防旱防台应急预案》的文件,紧紧按照上级要求,做到了人、物、方案的三落实,区、镇已配备巡逻队10班20人,抢险队10班80人,区备尼龙绳1000千克、块石2000吨、铅丝1000千克、麻袋10000只以及土工布2000平方米;镇总计配备化纤袋20000只、木桩2000根、应急保障车辆20辆,确保安全度汛。

3.精准施策,做好了河长制工作。2023年,长沙镇河长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形成“党政领导、河长主导、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有序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

一是镇、村级河道巡河制度化、常态化,河道巡河力度不断增强,各级河长按照各自的巡河计划自觉巡河,镇级河道巡河完成率基本达到100%,村级河道巡河率自年初以来达到95%以上。二是鉴于镇班子成员调整,为了切实加强河道管理与维护,上半年长沙河长办制定印发了《长沙镇关于调整2023年镇村两级河长的通知》,做到条条有人管,治水有担当。三是全力推进了“两违四乱”整治工作,目前已完成全部8处两违四乱拆除任务,消除了行洪安全隐患,确保水系通畅、安全度汛。

4.真抓实干,做好了移民工作。长沙水利站始终根据移民相关政策,尽可能多的考虑移民利益,耐心做好群众工作,为移民排忧解难。2023年,长沙水利站做到了如下措施:一是为了切实做好全镇三峡移民帮扶工作,明确镇村结对帮扶责任人,上半年长沙水利站制定印发了《关于调整长沙镇三峡移民工作领导小组、结对帮扶责任人的通知》。二是常态化有序推进移民补助发放工作,按时按人头发放后扶资金,落实每人50元/月,2023年度共计发放42000元。三是为更好解决移民看病难的问题,我站联合镇民政办为全体原迁移民办理了免缴医保相关手续,并将他们纳入长沙镇民善康系统中,全面编织了一张社保、医疗“保障网”。四是为保护移民合法权益,有效化解移民合理诉求,今年我镇已完成3户共计15人的住房改造帮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