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长沙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七个全面”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不断强化法治力量整合和职能优化,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有效履行建设法治政府的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情况
一、坚持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深化全面依法治镇
一是统筹推进行政机关依法高效履职。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全镇全年工作规划。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积极落实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2024年集中学法12次,《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10余种。
二是聚焦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干部周例会重点学习内容和全镇机关干部年度培训计划,法治讲座培训2次、法规知识测试3次,“法律明白人”培训学习4次,推进学法用法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确保领导干部学懂弄通用会重要法条,切实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二、坚决依法行政,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职能全面履行
一是依法行政有效落实。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制定《洋口港经济开发区、长沙镇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规则》,进一步强化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程序和集体决策议事规定,切实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重大改革、重大事项、重要政策实施的“前置程序”、“必经环节”和“刚性门槛”,全年完成“三重一大”事项集体民主决策63次。
二是纵深推进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深化。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实现合法性审查全覆盖。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工作。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有效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发挥司法所行政执法监督职能,组织行政执法监督员进行执法调研活动,强化综合执法局的执法监督,及时掌握镇执法案件动态,定期开展执法卷宗评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三是依法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全面提升。坚持“抓好源头预防、科学预防预测、开展依法信访、强化调查研究、严格职责追究、狠抓工作落实”的工作原则,有力保障和促进了区、镇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今年以来,区镇召开信访联席会议42次,上会信访事项42起,通过领导包案化解、主办协办联动共化解信访事项39起。截止到目前,接待上访事件139件、119批次、374人次,及时化解处置了109件。未发生进京、赴省走访,保障了区镇的社会稳定大局。
三、多元化法治服务,法治触角不断延伸
2024年长沙镇积极发挥和突出法治保障作用,营造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因地制宜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倡导人人知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纠纷靠法的良好风尚。
一是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实体建设。充分利用各村民生服务中心、妇女儿童之家、村民会议室、党员活动室等场所,打造文化墙体中嵌入相关法律法规内容;门口处摆放阅览书架,展示《宪法》《民法典》《安全生产法》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方便群众等待办事的闲暇之余学习。同时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日期节点,充分利用户外LED电子屏、政务公开栏张贴普法宣传横幅海报,在沿路墙体书写遵法守法标语,让群众随时见法、休闲学法,法治文化、法治熏陶无处不在。长沙镇联合“周末妈妈”志愿服务队,在洋口港实验学校开展“预防校园欺凌、守护少年的你”法治宣传活动,该做法先后被江苏文明网、法润江苏等省级媒体录用。
二是强化法治基础保障。为确保能够“全方位、零距离”观察本镇法治建设的具体情况,在滨海村、陆河村设立法治观察点,并聘任傅亚华、孙力力等6人为法治观察员,全面、及时、准确反映基层法治建设情况,目前共计制发观察建议书4份,均已落实整改。
三是常态化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长沙司法所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2024年以来,全镇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51起,快速调处工亡纠纷5起。深化“红枫桥”海上调解站品牌效应。集中司法、海警、律协等资源力量化解海事海商类矛盾纠纷,进一步擦亮“海上红枫桥”风电产业链服务品牌。成功处置多起纠纷,为大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保障项目序时推进。常态化深入洋口港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通过“法治体检”专项行动12次,关注企业法治需求,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帮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推动将法律保护关口进一步前移,促进民营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坚实的法治保障。
2024年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职责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责任到位。长沙镇坚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谋划和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主动向党委报告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认真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党政联席会多次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并及时调整了镇全面依法治镇委员会组成人员。
二、强化理论学习,确保职能履行到位。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领导责任制,认真落实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加强政府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法治培训,不断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通过主持召开党委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专题辅导会等形式,开展法治学习12次,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工作8次,在全镇范围内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的“头雁效应”。强化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依法办事,带头强化法治服务和保障。带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把事关良好法治环境的各项重点工作抓细抓实抓好,为长沙镇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三、强化综合考核,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压实党委政府法治政府建设责任。把法治政府建设列入党委政府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明确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将领导干部“述法”与年度考核和述职述廉等工作统筹安排。
工作中存在不足及主要问题
2024年,长沙镇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距离彻底打通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群众法治意识不到位。农村群众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出现矛盾冲突、利益纠葛时,存在“认自己的理、不认国家的法”思想,阻碍司法、普法工作开展。二是行政执法人员履职效能有待提高。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活动次数较少,尤其是涉及安全生产、环境整治方面,参与深度不够,执法调研活动频次不足,发挥司法监督职能有所欠缺。 三是农村治理法治化进程慢。村民依法管理农村事务参与性还不高,部分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召开不及时、不规范,村规民约的执行缺乏有效的激励办法,阻碍法治进程向最基层延伸。
2025年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一、强化法律知识学习培训。以会前学法、法律顾问领学等方式开展法律法规、政策等的学习,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普法宣传,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引导群众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夯实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解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积极发挥公共法律服务站、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的作用,通过“线上线下”将服务阵地前移为需要法律服务的群众创造便利的服务条件,培养群众遇事找法,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思维。
三、持续抓好人民调解工作。切实做到认真调查,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充分发挥调解委员会职能作用,将各项矛盾隐患发现在早,解决在小,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辖区,矛盾不上交。
四、强化法治监督,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政府内部监督制度,如公示制度、回避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公权力的规范运行。强化社会监督,畅通信访渠道,鼓励党员群众和新闻媒体等依法进行监督,加强对党员干部管理,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