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我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兼顾,科学谋划,做到疫情防控工作与城市管理工作两手抓两不误,较好地做好了各项任务。现将2020年度上半年重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以体制改革为契机,奋力开创城市管理新局面
2020年对于我局来说,是特殊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涉及多项改革之举,我们以体制改革为契机,以重点任务、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为抓手,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奋力开创城市管理新局面。
一是推进执法体制改革。按照衔接有序、运行顺畅的原则,探索建立镇区(街道办)统筹协调指挥新模式,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指挥统一的工作机制。按照上级总体部署,围绕部分行政处罚权下放镇区(街道办)的要求,梳理制定《关于赋予乡镇(街道)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研究制定执法力量派驻镇区(街道办)的方案,平稳有序将执法力量下派到镇区(街道办)。
二是推进环卫体制改革。在完成环卫体制改革招投标工作的基础上,做好资产清点、人员核对、服务内容交底工作,聘请专业机构对环卫现有资产进行评估,做好项目公司组建等一系列工作。同时筹划环卫处结构重组,谋划考核机制和监管机制。经过多方努力、积极筹措,环卫处“事企分开、管干分离、重心下移、市场运作”的运行新模式和管理新机制成功落地,助推我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是推进智慧停车建设。全面推进县城区智慧停车收费管理工作,以公共停车场和道路停车泊位停车收费为基础,与街道、社区做好对接,将停车收费各纵深推进。加大对县城区人行道以上违停车辆查处力度,规范机动车停放秩序。继续开展车辆秩序管理员对县城区主干道两侧的人行道板下非机动车辆管理工作,严格控制车辆占用盲道,规范县城道路交通秩序和市容秩序。
(二)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确保执法效能再提升
今年是我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考之年,为全力推进创建工作,我局组建了创建班子,明确分管领导及部门科室,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一是深入开展农贸市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全力解决困扰周边居民的“脏乱差”问题,畅通背街巷道交通秩序,历经多轮整治,目前市场周边市容秩序持续向好。
二是规范渣土运输管理。今年以来,我局办理建筑垃圾准运证177份,查处渣土案件16起。3月份以来,我局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对县城区7家渣土运输公司2020年的资质进行核准,从源头上杜绝违规作业,进一步强化事先管控,源头管理。
三是加强户外广告整治。我局对县城规划区内未经审批许可、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开展专项整治。截至五月,累计拆除店招标牌、竖式灯箱、楼顶发光字、大型墙面广告144块,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下一阶段,我局将对上述路段进行查漏补缺,巩固整治成果,进一步延伸整治区域,提高整治标准和要求,扩大整治成果。
四是严格执行重大案件法制审核制度,完成案件审核、处罚工作,1-5月份我局共完成简易程序案件198起,交通执法简易程序案件2017起,一般程序案件88起。
(三)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稳步推进民生工程
一是聚焦老旧小区提档升级。今年共有六个小区列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分别是三元世纪城、王彭新村、军休所、港汇国际、昆仑花苑、清华苑等,项目总投资约6500万元,改造内容包括雨污分流、增设停车位、自来水管更新、楼道出新、监控、路灯等。目前,所有工程均已进场施工,以上项目8月底前全部竣工。在常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的基础上,要求代建单位锦恒集团常态化对在建项目进行巡查,确保安全施工和质量达标。
二是聚焦生活垃圾中转站升级改建项目。今年纳入改建的是掘港、岔河、洋口、栟茶和大豫5所中转站,投资约3000万。目前各镇区正在有序推进土建项目,预计2020年底前,栟茶中转站建成投运,掘港、洋口、岔河和大豫中转站建成,城区、双甸、曹埠、长沙、马塘完成升级改造相关准备工作。
三是实施三元世纪城单循环交通组织。为进一步营造安全、顺畅、整洁、有序的道路交通和市容环境,我局对三元世纪城单循环相关交通设施进行设置,下一步将与公安交警部门对三元世纪城交通及市容秩序进行联合整治,并于6月15日开始对不按照相关规定通行和不规范停车的行为实施处罚。
四是规范整治南市场店招标牌。为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城市容貌,我局统一组织对南市路38处临街商户的店牌店招实施更新,进一步做到市场周边的亮化美化,增强整体视觉感受。目前东和集团的施工队伍已经进场,正在进行破旧棚披和店牌的拆除工作,确保在七月份完成整治工作。
(四)以规范化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紧紧围绕《如东县城市管理局物业管理三年计划》,全面铺开清单服务模式,加大考评力度,强化进退机制,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初步实现小区管理正规有序、居民安居乐业。
一是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全面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以此次疫情防控为契机,全面落实物业小区封闭管理措施,督促物业公司严格按照服务标准履约,适时联合消防、市管等部门开展联合督察,通过合理手段将一批不想做、不能做、做不到位的物业公司清出如东市场。持续加强与电视台、新媒体、微信平台等进行合作宣传,提高居民物业常识,形成全社会了解物业行业,支持物业管理,参与小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是以维修资金系统上线为起点,努力打造物业大数据格局。上线维修资金系统,理顺历史数据,将维修资金管好、用好、增值好;探索使用物业管理系统平台,利用科学化、系统化的手段采集、管理物业小区的户数、人口、楼栋形式、服务内容标准、收费标准、物业服务费收缴率等基础数据,为物业服务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备案等基础性服务工作,方便相关职能部门数据调取,建立动态数据更新机制,形成如东县物业行业的大数据库。
三是以成立物业行业协会为纽带,持续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制定物业协会成立方案,推选有担当、有规模、讲奉献的物业企业负责人担当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职务。研究行业发展动向、制定行业自律规则,将协会建好、作用发挥好。鼓励行业内部良性竞争,促进优秀物业服务企业做大做强,为政府行业监管提供有力支撑,为中心服务出谋划策,为如东物业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做贡献。
四是以目标责任制考核为抓手,推动物业属地化管理落地。根据城中街道、掘港街道、苴镇街道实体化运行情况,明确专门分管领导负责物业管理,专职人员落实物业管理。行业主管部门将物业管理纳入对街道(镇区)整体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倒逼街道(镇区)重视物业管理工作。完善落实“四比一创”考核文件,以街道(镇区)、社区日常管理与季度考核为主,行业主管部门不定时抽查、年终检查为辅,全面推动物业属地化管理,力争做到“日常管理在社区、矛盾调处在社区,检查考核在社区”。
五是以摸排所有无物业小区为基础,推动物业长效管理。摸排所有具备封闭管理的小区名单,基础设施欠缺、不具备物业管理条件的纳入政府物业规范化管理基础设施改造计划,改造完成的建议由国有物业或环卫处接手管理;若因运营理念或者承接能力问题,则推荐规模较大的物业公司参加小区物业选聘,采取先服务后收费的模式,逐渐培养业主购买服务的思想,引导业主文明守规、积极参与小区治理。由政府安排资金对物业公司物业服务费收取不足的部分进行补贴奖励,补贴奖励金额比重由业主满意度决定,将这类小区建成物业管理示范小区,补齐物业管理问题小区的短板,形成经验总结推广。
(五)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力展示城市管理新作为
全局上下从讲政治的高度来看待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指标,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科室、部门全力落实推进”的工作格局,全力争先创优,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根据江苏省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考核,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必须达到100%的要求,确保城乡生活垃圾应收尽收,结合我县生活垃圾中转站运行现状,需加快升级改造设施陈旧、工艺落后的垃圾中转站,补齐垃圾治理短板。主要完成掘港、岔河、洋口、栟茶和大豫中转站建设任务。
二是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2020年新增垃圾分类小区36个(32个无物业和4个有物业小区),今年我局正在推进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分类亭施工建设工作,开展小区互联网+垃圾分类智能平台培训工作,建立垃圾分类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置体系,完善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分类设施,对标找差,完善县城区86个垃圾分类小区垃圾分类体系建设。
三是城市餐厨废弃物处理率。进一步完善县城区餐厨废物收运体系,加强监管,应收尽收,确保县城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达到100%。推进天楹公司对收运车辆安装智能系统设备工作,完善对收运处置服务企业监督考核机制,加强餐厨废弃物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处置餐厨废弃物违法行为。
四是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加强推进如东建筑垃圾分拣中心建设,确保年底前投入运行。
(六)以清水绿岸为重点,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0年度,我局根据《如东县“清水绿岸”提质三年行动计划》,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工作举措全力以赴推进“清水绿岸”提质行动,确保“清水绿岸”提质行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全县废品回收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巩固2019年如泰运河、栟茶运河、掘苴河、国道、省道两侧废品回收规范化整治成果;扩大废品回收整治覆盖面,向县二、三级河道,县、乡道周边延伸。对2019年全县域“三河两路”未整治的点位进行调查摸底,并列入2020年整治范围。出台《2020年全县域废品回收行业专项整治方案》,会同县攻坚办对相关镇区2019年废品整治点位进行“回头看”。
二是公厕污水纳管工作。2020年底前计划完成17座公厕污水纳管工程,目前已完成公厕污水纳管设计工作,正在按照序时进度有序推进。
三是河长制工作。协助县级河长落实九圩港、九遥河河道管理治理保护各项任务。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0年下半年,我局将继续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完善精细化管理措施,聚焦惠民便民,做到推进有力度、举措有强度、思路有厚度,切实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清水绿岸、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不断突破创新,在践行绿色发展、文明引领之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