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栟茶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目标任务,坚持守正创新,锚定法治政府建设,为栟茶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健全制度保障,依法行政有效落实
1.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梳理规范性文件制定合法性审查流程。今年以来,按照如东县司法局要求,梳理出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1件,并由镇相关部门出具初步清理意见,由公职律师把关,报送县司法局备案。
2.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编制2024年栟茶镇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细化合法性审查工作流程,针对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政府合同签订等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重大事项,明确审查法定前置要件,规避程序瑕疵,司法所所长列席党政联席会议,释放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等法治护航作用,通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决定等工作流程形成重大行政决策闭环管理,提高重大行政决策实施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3.积极开展立法调研,依托镇内设立的立法民意收集点、镇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面向基层群众、公职律师、法律顾问等群体,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完成《南通市涉企行政检查工作规范(征求意见稿)》《南通市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工作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的等立法征求意见工作。
5.行政争议化解机制。2024年,栟茶镇行政应诉案件5件,涉征地拆迁案件3件,涉及行政协议履行1件、行政监督1件,目前3胜诉、2件撤诉,未发生败诉案件。针对行政诉讼案件,我镇定期组织涉诉条线人员进行案件复盘分析,重新梳理案件脉络,加强前置风险研判,健全行政行为自我纠正工作制度,将行政行为自我纠正制度化、规范化,持续压降行政案件发生率和败诉率,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和群众的法治满意度。
(二)严格协调监督,行政执法文明规范
研究制定2024年度行政执法监督计划、检查计划,按照序时推进执法监督工作,全面推行“三项制度”,阶段性开展案卷评查工作,规范执法工作流程,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切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营造优质的行政执法环境。
1.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镇司法所对栟茶镇综合执法局申领执法证人员的资格进行复审,组织镇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完成60学时线上培训,完成材料报送和网上登记。
2.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制定栟茶镇2024年度行政执法培训计划,落实《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城乡规划法》等法规学习,常态化开展学习培训工作,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
3.加强执法台账和法律文书规范化管理。前移行政执法监督端口,“监督”与“护航”并重,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执法人员程序意识,通过伴随式执法及案卷评查,推动镇区行政执法合法合规。
(三)坚持枫桥经验,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1.全面推进镇村特色调解阵地建设,打造村委调解特色品牌,提升乡村治理新效能,打造书记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长胜矛盾调解工作室、老兵调解工作室、企业调解工作室、家事调解工作室等特色阵地实效,发挥“人大网格驿站”作用,人大代表进网格、听民意、办实事、促和谐,网格驿站内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
2.推广宣传“苏解纷”微信小程序,充分利用“苏解纷”平台“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体化研判”功能作用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更加精准化、智能化,扎实开展人民调解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
2024年,全镇各级调委会共计排查纠纷5202余人次,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700余起,为当事人挽回各类经济损失390余万元,未发生一起因调处不及时导致的民转刑和上访事件,维护了辖区内的社会稳定,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四)转变工作理念,拓展公共法律服务
1.建立“村居+法律顾问+司法所”协调处置工作机制,依托镇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虹吸功能,收集法律诉求,分类汇总,法律顾问集中处置,提出专业法律意见。开展“法律顾问集中服务日”活动,积极推动法律顾问参与村(居)“援法议事”,参与起草、审核、修订自治组织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规章制度,及时对村居苗头性矛盾问题提出法律意见,优化村级法律顾问工作质效。
2.建立“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联动机制,1名村居法律顾问带动N名法律明白人,通过面对面培训、手把手指导等方式,围绕村居“法律明白人”工作特点及日常事务,不断提升“法律明白人”的法律素养和调解能力
3.发挥法律顾问法治保障作用,服务乡村基层治理提档升级,畅通线上线下讲法,利用全镇15个“法润民生”微信群定期推送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及时回应群众法律诉求,助力村居法治与自治融合,主动服务20家市场主体,开展“法治体检”,“把脉问诊”企业发展,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五)坚持多级宣传,分类施策,法治触角不断延伸
1.紧扣年度普法工作的主线,结合乡村旅游文化节、古镇特色文旅活动等关键时间节点,打造“法治+”融合普法模式。利用南沙书院法治茶馆、古镇茗海戏楼等富有创意的情景式活动平台,巧妙地将法治宣传融入古镇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旅游活动之中,让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领悟法律知识。
2.依托“大美栟茶”微信公众号,持续优化《法治好声音》普法栏目,通过以案释法、风险提示、中华法治故事会等形式,传递普法案例,弘扬法治精神。同时,根据栟茶真实案例改编,自导自演法治微视频《消失的35万》《守护》,收获良好的社会反响。
3.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要求,围绕全年法律明白人培育计划,加强“法律明白人”培育。深入推进“1个法律顾问+N个法律明白人”行动,搭建法律顾问、专职人民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沟通交流平台,活跃互动平次,加强协同共治,围绕党政方针政策、基层矛盾化解、法律常识普及等内容,使法律明白人成为基层普法教育的“前沿哨所”和“行走的法治课堂”。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责任到位。我镇坚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谋划和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主动向党委报告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认真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党政联席会多次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并及时调整了镇全面依法治镇委员会组成人员。
(二)强化理论学习,确保职能履行到位。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领导责任制,认真落实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加强政府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法治培训,不断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根据2024年镇党委中心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和学习计划,编辑栟茶镇领导干部“1+1+N”法律法规清单,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重点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宪法、国家基本法律法规、民法典、党内法规等法律,通过专题学习和个人自学的方式,利用党员冬训、月度党政联席会等时间节点,将法律知识融入日常工作,指导实践,不断提升党政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能力。
三、存在的不足与原因
2024年,栟茶镇根据省市县关于法治建设的部署要求,坚决落实各项考核指标,着力打造特色亮点,围绕“建设群众满意的法治政府”这一中心目标,坚持依法行政、合理行政,深入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各项工作。对标找差,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实效需进一步提升;(二)特色亮点培育需进一步强化;(三)法律顾问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要有具体工作和实施路径
(一)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落到实处。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根据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学法清单,健全学法制度,完善学法机制。坚持实行新任干部任职法律考试制度,立足法学基础理论、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例分析等,推动以考促学、以考促用;紧盯村两委班子,充分利用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将《民法典》宣传与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工作相结合,通过涉农典型案例复盘、法条解析,围绕典型案件的难点和争议点,分析法律适用,强调法律效果和社会影响,不断提升村两委班子依法管理村居事务的能力。
(二)推动品牌建设项目化发展。坚持法治为民,不断丰富“法汇南沙”品牌内涵,以“古”与“新”为切入点,将法治理念与乡村旅游、新媒体、古镇文化等各个领域深度融合,进一步探索古镇文化与现代法治理念的结合点,通过创意策划,如法治主题的古镇文化节、新媒体互动体验等,让古老的文化焕发新的法治光彩,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公众法治意识。
(三)加强村级法律顾问队伍建设。完善村级法律顾问制度,修改完善村级法律顾问配备要求和考核办法,加大对村居法律顾问考核力度,提升村居法律顾问工作质效,村居法律顾问到村填写服务手册,形成进村法律服务记录。持续开展集中服务日活动,建立“村居+法律顾问+司法所”协调处置工作机制,形成由前端村居申报法律问题,中端法律顾问集中处置,末端司法所考核问效的闭环管理,月月推进,月月反馈,推动村居法律顾问由“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如东县栟茶镇人民政府
2025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