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2年县应急管理局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 如东县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2-01-05 17:20 累计次数: 字体:[ ]

各镇(区、街道)综合执法局(安监局)、局各科室、大队、应急服务中心:

现将《2022年县应急管理局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工作要点要求,认真抓好2022年各项工作的落实。

附件:1、2022年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点

      2、2022年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3、2022年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4、2022年法制宣传培训工作要点

      5、2022年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要点

如东县应急管理局

2022年1月5日


2022年县应急管理局工作要点

全县应急管理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应急管理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眼“防大灾、救大险、应大急”,着力防风险、保稳定、建制度、补短板,有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切实推动“本质化安全、机制化管理、自动化阻隔、实时化监控、现代化救援”,实现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全县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现代化篇章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一、全面提升本质化安全水平

1.着力强化源头管控。严格安全生产准入,优化产业规划布局,健全完善行业准入机制,严格执行高危行业领域安全准入和项目审查。强化市场安全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健全完善落后产能常态化淘汰退出机制,加快关闭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化工企业。严格执行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严格高危行业领域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重点行业领域关键岗位操作人员等从业人员安全资格准入条件,依法实施市场和行业禁入措施。

2.着力强化城市安全。深入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管理平台,健全完善各领域、各环节安全管理办法,提高城市地下管网、消防电力、排水排涝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对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隧道桥梁、管线管廊、轨道交通及电梯、燃气、电力、旅游等设施检测维护,持续推进老旧城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建筑工地、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健全城市建设与运行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体系和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加快构建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提升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年内,凡是符合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的地区,实现申报创建全覆盖。

3.着力强化行业安全。全力打赢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战,按照“两个不放松”和“务必整出成效”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持“四个清、五个化”标准,持续深化危化品、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海洋渔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消防、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按照“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的原则,对重大安全风险实施综合施策,对重点难点问题实行精准治理。按照问题隐患“措施到底、整改彻底”要求,对国务院督导组、省督导组、省巡查组反馈问题整改集中开展综合性“回头看”,严防问题反弹、悬而不决。按照“管长远、重长效”要求,年内召开2次以上专项整治总结提升会,总结固化专项整治经验做法,建立出台一批长效管理制度。

4.着力强化灾害治理。扎实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查清主要灾害致灾信息及重要承载体信息,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建立自然灾害风险和综合减灾资源(能力)基础数据库,形成主要灾种的综合风险图和防治区划图。深入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强重大水利工程、河湖堤防建设,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系统防范化解重大水旱灾害风险;系统推进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城市河湖系统治理,提升防洪和内涝治理能力;深入推进江海岸线整治和江海堤巩固建设,提升防台防潮能力;加大森林防灭火设施建设,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定期实施地质灾害跟踪性调查评价,全力消除地质灾害“存量”风险隐患;推进农(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5.着力强化灾害防御。积极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镇区(街道)和社区创建,推动基层社区建立临时疏散点、避难场所、紧急疏散通道等应急救助设施,设置综合减灾宣传栏、避险地图以及相关标识标牌,建设微型综合减灾宣传教育场地和体验馆,并加强管理和定期检查。统筹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管网等重要城市生命线的系统建设,增强极端自然灾害情况下核心区域和重要用户的应急保障能力。合理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大力推进乡镇、村应急避险点建设,建成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组织城乡居民积极参与避险疏散、灾害紧急救援等活动,提高基层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二、全面建立机制化管理体系

6.优化完善理论学习制度体系。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完善理论学习制度体系,开展经常性、系统性的主题宣讲活动和教育培训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企业负责人和一线从业人员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推动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列入党校、行政学院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教学计划,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年度述职重要内容。建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说安全、“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大宣讲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制度。

7.优化完善责任体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实行各级党委领导包板块、政府领导包条线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严格落实《县有关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职责规定》,健全完善部门职责清单,制定部门履职评价指标,完善安委办实体化、专委会及专委办工作运作机制,明晰固化新兴产业安全监管职责边界,巩固提升部门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联动协同等机制。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星级”评定管理,将全员岗位责任制、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等列入评定内容,动态量化考核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情况,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分级管控提供客观依据。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告知承诺、责任清单、三级复核、典型示范”四项机制,开展每年度告知承诺、每半年三级复核、每季度示范选树,组织开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评估机制,推动企业主体责任20条重点事项清单和80条主体责任清单落实落地,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全员岗位责任制、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生产内生动力。健全完善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防灾减灾救灾领导体制,健全完善自然灾害“统与分”“防和救”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减灾委统筹指导、综合协调作用,落实各地各部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谁主管、谁负责”责任。年内乡镇(街道)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全覆盖。

8.优化完善防控体系。优化并严格落实以“一图、两单、三卡、八必须”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为核心的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和“重点岗位每日口述”“日周月”隐患排查治理等制度,实行企业安全风险清单、隐患清单和安全风险图年度更新制度。健全完善“提升一批、整改一批、淘汰一批”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提档升级、提质扩面工作,深化开展标准化运行质量审计,强化结果运用,推进企业标准化达标贯标持续化。优化完善“小微事故管理”制度,规范化处置小微事故,从根本上扭转小微事故多发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健全完善自然灾害与生产事故风险监测评估会商机制,健全完善重大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构建分工合理、职责清晰的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升灾害风险预警能力。

9.优化完善法治体系。深入推进应急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构建分级分类执法新格局。优化实施“一案五制”“一案双查”“三责同追”“四个一律”等工作机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加强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年底前具有应急管理相关学历、职业资格和实践经验的执法人员数量不低于应急管理在职执法人员的75%。优化完善执法方式,建立“线上”监管与“线下”现场执法协同机制,依据大数据分析、工业企业风险报告以及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组织开展精准执法、突击执法、集中执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创新和完善信用监管执法,不断提升信用监管效能。健全完善“两法”衔接机制,完善线索通报、案件移送、案情通报、信息共享、定期会商等机制,严格执行移送标准,严格规范移送程序,防止有案不移、以罚代管现象。健全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跨部门协同配合,形成执法合力。建立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定期发布指导案例,加强以案释法。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加强执法监督,完善内部、层级和外部监管机制。严格执行“黑名单”管理和“联合惩戒”“公开曝光”机制,严查重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提高执法震慑力。

10.优化完善保障体系。严格落实“双百分制”考核、安全生产巡查制度,制定出台2022年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双百分制”考核办法,组织开展新一届党委政府首轮安全生产巡查,进一步强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凸显考核“指挥棒”作用。严格落实事故挂牌督办制度,依法依规开展事故调查,加大事故警示教育力度,指导督促各地各部门深刻吸取教训,持续加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公益宣传教育制度,组织开展宣传教育“五进”、“安全生产月”、“安康杯”、“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防灾减灾日宣传等活动,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矩阵。健全完善社会共治体系,优化安全生产隐患举报奖励机制,完善安全生产人民监督员制度。深化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全面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做实做优政府民生保险项目。持续优化安全生产协作组、行业商会(协会)安监站模式,完善安全生产帮扶机制,实现企业间安全资源共享互补。

11.优化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7*24小时应急值守、事故灾害信息报送制度,建立完善舆情监测系统和舆情引导机制,利用网络、自媒体等及时掌握发现、引导处置事故灾害信息,规范事故灾害信息上报流程,实行事故灾害信息上报、发布统一管理。健全完善应急协同机制,建立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以及重大灾害风险防治、应急救援联防联控、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快速隔离、科学处置、舆情管控、平稳善后”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明晰职责,强化演练评估,提升人员、物资等应急资源快速集成和响应处置能力。

12.优化完善综合减灾体系。健全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共同参与、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管理机制,健全涉灾部门之间的应急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形成统一指挥、综合协调、权责明晰的自然灾害防治综合指挥协调体制。健全完善灾害趋势和灾情会商研判,不断完善地方政府、涉灾部门、专家团队、灾害现场等多方参与的会商机制。健全完善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构建灾害信息员分级培训机制,全面提升灾害信息员灾情统计报送、灾情核查、灾害损失评估核定等工作能力。健全完善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制度,完善灾后救助、损失评估、恢复重建工作制度和规程,制修订防灾设施建设、风险隐患排查、灾害监测预警、灾害信息共享、应急物资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技术标准。

三、全面增强自动化阻隔能力

13.深入推进科技强安。大力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建设,重点聚焦企业生产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实施以机械化作业替换人工作业、以自动化生产减少人为操作、以智能化管控实现无人伤亡,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强制淘汰危及企业生产安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积极推广应用安全可靠、适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完善提升设备在线检测、状态判断和预测预控能力,提高设备检修计划实施准确率,降低检修频次和作业风险。扩大5G信息化网络应用范围,优化现场定位技术设备,对作业路线、轨迹、点位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形成智能化安全屏障。

14.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危化品领域,分类优化改造,提升生产储存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严格限制涉及易燃易爆介质独栋厂房在线作业人数,持续深化智能化二道门建设,加快实现危险化工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控制、重大危险源智能化管理、固体产品包装机械化作业、典型化工操作单元无人化操作。冶金等工贸领域,聚焦高温熔融金属、煤气等有毒有害气体、液氨制冷、粉尘涉爆等重点作业区域,大力推进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推广应用自动化控制、远程监控和智能感知预警等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智能化无人料场、无人驾驶行车、远程冶炼控制、自动化取样、智能物流等“黑灯工厂”模式,实现设备智能操作、人机隔离、远程操控、联锁控制。船舶修造、渔业生产、建筑施工、电力消防等领域对照“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要求,大力推广应用本行业领域先进适用工艺设备,提高自动化、智能化预警监测水平。

15.建立健全标准规范。围绕高危行业主要问题和突出风险,制修订“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动态编制“推广先进、限制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指导目录,严格重点行业领域关键环节、重点部位进行机械化、自动化改造的技术标准和准入要求,指导企业汰旧用新。健全完善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检查通报制度、整改跟踪制度和汇报交流制度,结合“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探索形成长效机制,切实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16.优化提升保障能力。强化政策扶持,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改造项目纳入技改政策扶持范围,纳入安责险保费调节机制,纳入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标准范围。强化示范引领,每年在化工、冶金等工贸领域重点行业选树10家左右“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示范企业,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强化标杆引领作用。强化指导服务,发挥危险化学品、冶金工贸等行业协会及科研院所作用,组织开展专项体检和专家会诊等活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强化人才培养,指导各类企业加快人才培养,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引进专业人才等方式,配足配齐符合机械化作业、自动化控制需要的操作人员和技术力量。

四、全面强化实时化监控效能

17.大力推进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坚持“实用、管用、好用”原则,建设完善指挥信息网、综合应用平台、数据治理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等基础支撑系统,形成全县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企业在线监测和预警防控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信息化“一张网”体系。优化完善县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深化数据汇集,拓宽应用范围,优化系统模块,建构推演模型,切实提高信息化服务实战能力。优化危化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应用能力,深化危化品企业“五位一体”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对接工作,优化危化品“信息共享、监测预警、执法联动、诚信约束”四项机制,实现危化品领域全流程监管、危化品企业全覆盖监管。强化安全生产问题处置监管平台使用效能,实现问题隐患精细化管理、闭环式整改。

18.大力推进重点领域联网监测。加强风险感知监测,强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推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城镇燃气、特种设备、旅游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联网监测,实现分级分类实时监测、动态评估和及时预警。大力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深入推进消防远程监测预警网络建设,提升“重点营运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技术”在“两客一危”领域应用水平,提高智慧工地安全监管平台在建设施工项目覆盖面,优化城镇燃气瓶装液化气全生命周期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推进安装升级渔船防碰撞自动识别及定位系统,实现轨道交通全路段可视化安全监管,构建重大安全风险防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19.大力推进自然灾害预警监测。加强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推进应急数字赋能,完善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等主要灾种的日常分类监测网络,探索打造多域覆盖、智能敏捷、精准高效的自然灾害综合预警预测体系。迭代升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优势,实现事前、事中、事后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提升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准确率和时效性。加快各级应急广播平台建设,推动应急广播平台、网络、终端建设,有效打通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

五、全面构建现代化救援格局

20.优化应急救援制度机制。健全完善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健全完善县、镇区(街道)两级应急指挥体系。健全完善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分级响应,明确各级各类灾害事故响应程序,理顺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防震减灾等议事协调和专项指挥机制。健全完善应急协同机制,健全重大风险和事故灾害处置应对的多部门会商研判、协调联动机制。健全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灾难事故现场指挥的组织、协调和保障机制,规范现场指挥协调,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现场指挥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流合作,研究建立应急协作指挥、信息交汇共享、物资共储共用、队伍联演联训等机制,提高联动处置水平。

21.提升应急预案管理效能。在省、市现场会的基础上,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求,深化全县预案体系建设,将政府与企业两大类应急预案分头展开、一体推进,实现总量与质量双重提升。推动县、乡镇(街道)全面开展部门预案(工作手册、事件行动方案)编制工作,为总体、专项预案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全面铺开应用应急预案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应急预案质态开展智能化监管,通过自动提醒、逾期自动报警、联动执法等逐步升级的措施督促企业切实履行预案管理主体责任。制定并实施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定期组织开展综合演练和专项应急演练,重点谋划极端情况下灾害、事故叠加暴发的风险防范处置工作,加强多灾种、规模化联合应急演练,打通多部门(单位)协调联动链条。健全完善预案演练评估机制,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优化和规范管理。

22.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设多元应急救援队伍,深入推进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乡镇(街道)政府专职消防队覆盖率;加快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统筹协调建筑、电力、供水、排水、燃气、通信、交通、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和基础设施运营单位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大力培育一批龙头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提升突击救援队伍实战水平,推动形成更加成熟完备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切实实现“综合救援队伍管全面、专业救援队伍保领域、突击救援队伍起支撑、社会救援队伍补短板”。大力推进企业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建设,实行联勤联管联训联战机制。依托村居(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以及红十字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组建志愿者队伍,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23.升级应急救援装备配备。对标“全灾种,大应急”,不断推进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升级换代,加大复杂环境下救援破拆和生命支撑装备、应急通信集成装备、便携式个人定位与求救装备等先进适用装备配备力度。推动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升级,提升针对城市建筑、石油化工企业等易燃易爆场所、地下空间密集的区域、地下交通枢纽、农村及其他老城区、城中村等道路狭窄区域的应急救援能力。加强海上救援装备配备,建造高海况海洋救助船舶,扩建沿海避风港池,提升沿海及外海区域的应急救援和海域溢油事故应急处置能力。高标准推进县应急指挥中心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建设,增强各级应急指挥中心“指挥处置枢纽”和“权威信息枢纽”作用。建设由大型应急通信指挥车以及卫星地面站组成如东县移动应急指挥系统,从而实现现场指挥部与后方指挥中心实现互联互通,使现场指挥手段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24.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健全完善县、镇、村三级储备相互补充、政府储备和社会储备相互衔接、实物储备和协议储备相互结合的多元储备体系,建立应急物资统一指挥、分级动用、紧急调配、轮换回补机制,加快形成协调联动、运转高效的应急物资综合保障能力。提升如东县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功能,统筹规划全县应急物资的储备、分布、种类和数量,制订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清单,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储备品种和规模。推动应急物资信息数据整合,完善应急物资管理“一张图”建设,实现应急物资实时监测、灵活调拨、全程追溯,确保关键时候找得到、调得出、用得上。


附件1:

2022年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点

1.健全责任体系与工作机制。将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工作列入年度考核,持续健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领导体制,严格落实镇区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部门行业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减灾委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强化涉灾部门之间的应急联动和信息共享,健全应急协调联动、信息报送制度,建立应急资源共用、应急救援联防联控、减灾救灾权责明晰的工作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现场指挥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建立舆情监测系统和舆情引导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7*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完善主要灾种的监测网络和预警预测体系,提升综合应急能力水平。

2.规范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与管理。加强应急预案长效化管理,按照国家省市预案管理要求,加快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工作手册、事件行动方案)的修编修订,开展预案评估,实时修订完善各级应急预案,开展应急预案结构化管理,实现应急预案管理信息化、模块化。组织、指导全县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制定演练计划,规范演练流程,强化演练评估,按照演练计划督查演练开展情况,组织城乡居民积极参与避险疏散、灾害紧急救援演练等活动,提高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3.强化应急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指导重点行业部门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培育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完善镇区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建志愿者队伍,推动形成更加成熟完备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定期组织队伍负责人、业务骨干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综合性培训与演练。

4.加强应急救灾物资装备储备。健全完善政府储备和社会储备相衔接、实物储备和协议储备相结合的多元储备体系,做好县镇两级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建立应急物资统一指挥、分级动用、紧急调配、轮换回补机制,制订年度救灾物资储备计划,更新全县应急物资装备储备清单,录入指挥信息系统,完善应急物资管理“一张图”建设,实现数字化管理,提高救援调度效率。不断推进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升级,加强海上救援装备配备,加大应急通信设备配置,实现现场指挥部与后方指挥中心互联互通。

5.强化应急指挥中心运行管理。完善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深化数据汇集,拓宽应用范围,优化系统模块,切实提高信息化服务实战能力。健全指挥中心工作制度,明确指挥中心职责与任务,规范开展应急值守、应急通讯保障、信息接报、系统维护,做好视频会议、调度服务,实时更新应急预案、应急物资,灾情、事故期间,协助做好信息报送与应急调度工作,发挥应急指挥系统的“线上”监管作用,使系统运行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做好数据支撑。

6.序时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持续推进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完成应急系统普查任务,发挥普查办牵头抓总作用,协调指导各条线开展专项普查,完成数据质检和汇交,顺利通过普查验收。

7.加强防汛防台应急救援工作。继续做好防汛防台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和综合协调工作,灾情发生后,承担起减灾办的工作职责,做好灾情信息收集、汇总、核查,及时组织应急处置和灾情会商研判,做好救灾物资、资金下拨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6月份,对民生保险项目进行年度考评。

8.有序开展防灾减灾宣教培训。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国际减灾日”、清明森林防火等宣传活动,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村居、进家庭,扩大宣传范围,提高群众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定期组织开展灾害信息员培训,完善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制度,完善灾后救助、损失评估、恢复重建工作制度和规程,提高灾情管理和报送能力。

9.持续开展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完成已创建社区考核抽查,推进长效化管理,推动基层社区建立临时疏散点、避难场所、紧急疏散通道等应急救助设施,设置综合减灾宣传栏、避险地图以及相关标识标牌,建设微型综合减灾宣传教育场地,提升基层综合防灾减灾水平。


附件2:

2022年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1.严格落实《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从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强化全链条安全管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强化基础支撑保障和强化安全监管能力5个方面,逐条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完成整治序时进度。

2.全面完成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按照《如东县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每季度召开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及时了解整治开展情况,协调解决整治中的问题。2022年底前对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情况及时总结分析,大力推广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经验做法,及时形成并推广制度性成果。

3.深入推进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在对所有危化品使用企业摸排整治和“三级复查复核”的基础上,督促企业对前期发现问题进行整改闭环,进一步规范危化品使用环节安全操作规程,提升危化品使用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使用危险化学品引发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022年6月底前,及时总结专项治理行动中先进典型、经验做法、制度措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成果,并提炼转化为长效机制。

4.持续提升危化品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根据《江苏省重点化工企业全流程自动化控制改造验收规范(试行)》文件,组织开展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本质安全诊断“回头看”和本质安全水平提升中期检查,并开展重点化工企业全流程自动化控制改造验收,督促企业优化企业平面布局、改造工艺生产流程、推动危险工艺替代、加强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完善安全仪表系统、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加快企业安全信息化平台建设,鼓励企业采用微通道反应器等先进技术降低安全风险,通过减人数、减物料、改原料、改工艺、改布局、改产品、增加保护层等方式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实现“三升三减一降低目标”。

5.深入推进化工企业信息化平台融合使用。落实定期巡查抽查、预警信息处置、数据质量、信息通报、企业常态化应用五项措施。督促企业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每天9:20前完成承诺公告,保障重大危险源视频、传感器实时在线,承诺公告中动火作业申报与动火协作系统申报保持一致。组织开展企业“五位一体”平台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实行“线上监管”+“线下执法”,对发现的问题依法处理。

6.不断提升化工企业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指导洋口化学工业园与高校开展战略合作,开展化工企业从业人员岗位能力提升班,举办“高起专”、“专升本”学历提升班,强化企业人员能力提升。督促洋口化学工业园加快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全面开展安全技能实训服务。着眼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应急能力建设和本质安全提升、“五位一体”信息化建设要求等,对企业安全总监开展集中培训和考核,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水平。组织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培训空间建设,因企适库、因岗施教,实行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培训和培训数字化管理。

7.突出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安全监管。强化企业试生产、竣工验收、变更、许可证初审核查等环节监管,督促涉及变更的企业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优化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事项便企服务的通知》,对擅自改变设备、工艺、整体平面布局等,一律按上限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整顿。督促洋口化学工业园建立完善承包商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承包商全过程管理。强化“两重点一重大”企业安全检查力度,深入开展检维修、特殊作业安全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检维修、特殊作业传递单管理,提升企业关键环节风险防控能力。

8.强化危化品经营企业和烟花爆竹经营单位安全监管。积极配合审批部门做好新、改、扩建加油站安全条件和设施设计审查以及许可证换证现场核查。深入开展危化品纯批发企业安全检查,梳理问题隐患,制定对策措施,压实压紧镇(区、街道)属地责任,强化经营环节后续监管。认真贯彻落实《烟花爆竹零售店(点)安全技术规范》,全面规范零售店(点)安全条件,加强与公安、行政审批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定期开展“打非”联合行动,开展好日常检查,重要节日、敏感时期、销售旺季检查以及联合执法检查。

9.探索一级标准化培育。对有条件和积极性的重点企业进行一级标准化企业创建指导,安排专家驻点推进、驻点帮扶。安排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和执法人员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训,助力企业全面排查隐患问题,管控安全风险,让企业在创建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安全管理水平。

10.深入推进“双积分”管理。充分发挥积分管理“指挥棒”作用,深入推进企业和安全总监“双积分”管理,对积分落后企业和安全总监实施分级重点监管,对积分靠前的企业和安全总监给予适当鼓励,激励企业和安全总监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安全氛围。

11.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开展深度执法检查、部门联合执法、专项检查、双随机检查等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一律责令限期改正,对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或有违法违规行为的,按照新《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最严格的行政处罚,直至吊销生产许可证。加强违法违规“小化工”查处力度,定期组织排查整治,对新发现的违法违规“小化工”彻底追查产品购销渠道,捣毁非法经营链条,依法追究组织参与非法经营的单位和人员。

12.做好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工作。督促洋口化学工业园全面开展安全风险等级评估自查自改工作,持续提升化学工业园规范化建设水平,落实东区、西区封闭化管理。按照《关于印发<南通市化工(危险化学品)关停企业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要求,每季度对关停企业开展安全检查,确保关停企业安全稳定。

附件3:

2022年冶金等工业企业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1.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根据《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规定》的要求,指导督促企业按照《南通市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工作实施指南》规范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报告工作。督促企业于每年第一季度完成安全风险定期报告,新建企业应当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三十日内完成首次安全风险报告。在企业自查、自改、自报和公示的基础上,开展风险报告线上线下核查督导,提高企业风险报告质量。

2.冶金等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星级评定。印发《如东县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星级评定办法(试行)》(东安委〔2022〕1号),各镇(区、街道)指导督促辖区内规模以上企业于1月底前完成自评,3 月底前完成辖区内规模以上企业星级评定工作,并报送冶金等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星级评定情况。县安委办对各镇(区、街道)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星级评定工作进度进行通报,4月上中旬,县安委办完成汇总审核后予以公告,并抄送县安委会成员单位。

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根据《关于全面开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通知》(东安委办〔2021〕124号)的要求,督促各镇(区、街道)要对排查出的有生产行为的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问题隐患开展集中整治,根据等级划分情况,列出隐患清单,制定整改措施,按照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加大整治力度,实行清单化管理和销号管理。

4.粉尘涉爆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加大《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定》的宣传执行力度,在完成粉尘涉爆企业“三年专项执法”重点事项专项执法的基础上,以铝镁金属粉尘、木质粉尘企业为重点,加强新排查出的粉尘涉爆企业的现场核查,突出铝镁粉尘收集、贮存、清理和髙镁切屑收集、处置等环节开展治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粉尘防爆治理工作成效,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5.金属熔融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以金属熔融企业安全生产核查诊断为抓手,继续深入开展再生铁生产等金属熔融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跟踪督办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的整改,实施闭环管理,巩固专项整治成效,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督促企业加强对熔炼、铸造岗位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员工具备熟练操作设备设施和正确及时应急处置的能力,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

6.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根据《冶金等工业企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对照整治范围和重点,严格落实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加强危险化学品使用、存储的安全管理。2022年6月底前,着力建立健全危化品使用安全长效机制,规范和加强冶金等工业企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

7.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切实加强有限空间作业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深入推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对照整治重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指导督促相关企业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将所有有限空间辨识出来,摸清有限空间数量、位置等,对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条件确认,加强其风险评估、制定管控措施、建立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8.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主创建、持续改进,突出创建、评审、运行重点环节,做到量质并举。组织开展评审质量抽查和运行质量审计,培育典型示范企业,淘汰一批不合格企业,促进标准化创建工作提质增效。一级标准化申报力争取得突破,二级标准化企业运行质量得到实质性提升,三级标准化企业得到持续改善。

9.组织安全生产专项培训。举办全县冶金等工业企业监管人员专题培训班,不断提高监管人员业务水平和能力。组织安全生产标准化、粉尘防爆、风险辨识管控报告等专题培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0.开展安全服务进企业活动。为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打牢安全发展基础,破解安全发展难题,构建新型政企关系,全面助力企业安全发展,以主动上门、提前介入、专家把脉等方式继续开展安全服务进企业活动,帮助重点工业企业在生产运行和项目建设中分析排查各类安全隐患,指导企业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和标准化建设工作,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筑牢安全壁垒,用优质的服务向企业不断灌输“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为企业长远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11.深入推进科技强安。聚焦企业生产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大力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建设,实施以机械化作业替换人工作业、以自动化生产减少人为操作、以智能化管控实现无人伤亡,切实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聚焦高温熔融金属、煤气等有毒有害气体、液氨制冷、粉尘涉爆等重点作业区域,大力推广应用自动化控制、远程监控和智能感知预警等技术装备,实现设备智能操作、人机隔离、远程操控、联锁控制。

12.强化安全监管执法。通过精准执法、专项执法、暗访暗查等方式,加大执法检查督查力度,推动重点行业领域企业落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20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检查表》(80项)、《冶金等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等,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深井铸造、粉尘涉爆、金属熔融、有限空间等方面的重点措施落实情况开展针对性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企业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


附件4:

2022年法制宣传培训工作要点

一、法制建设工作

1.加强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对执法人员开展分类培训,对新进人员、行政执法人员、法制审核人员明确不同的培训目标。丰富培训方式,采取线上线下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增加执法人员培训实操训练,通过以赛促练、以赛促学。提升应急执法队伍整体业务能力。

2.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使用安全生产执法文书。利用“双随机、一公开”平台,与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并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失信”企业,及时进行网络公示,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和监管频次。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定期组织相关科室清理规范性文件。定期公布行政权力清单,加强行政处罚案件网上运行的程序管理。

3.着力应急法治宣传。持续开展“百团进百万企千万员工”安全生产宣讲活动,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全年围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法宣传周”等活动开展,使得应急法治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提升全社会安全生产、应急法治意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强化全员普法,切实将“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落到实处。在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安全培训以及法制审核等工作中宣传贯彻相关法律法规。

4.制定全年执法计划。按照《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编制办法》(原安监总政法〔2017〕150号)要求,制定并实施2022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规范行政执法检查的数量、频次、内容和形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手册》、《安全生产执法程序规定》,严肃查处各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确保年度执法工作计划完成率100%。

二、执法监督工作

5.完善执法监督体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制度,配备执法监督人员。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评议结果纳入执法人员年度考核的范围,加强考核结果运用,落实奖惩措施。对在执法监督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6.丰富执法监督方式。制定日常监督年度计划,运用综合监督、日常监督、专项监督等方式开展执法监督工作。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评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针对普遍性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要求,提升应急管理系统办案质量。

7.强化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发挥行政复议的层级监督作用,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落实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的整改反馈制度。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工作,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积极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

三、培训考核工作

8.全面开展各类人员安全培训活动。举办全县应急系统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升一线执法人员能力。组织全县一般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进一步推进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培训,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素质。开展全县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技能培训提升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如东县关于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提升高危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和各类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能。

9.持续加强安全培训机构监督管理。落实安全培训机构培训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加大对安全培训机构现场教学突击检查力度。组织开展培训教师讲课大赛和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建立县级师资库。推进安全培训机构规范化建设。建立安全培训机构诚信档案,定期公布培训机构信息、考试合格率等情况。

10.不断规范安全生产考试考核工作。对照国家、省有关考试机构建设文件要求,严格按照教考分离要求,配备自主产权的考试考核设施设备,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考试点建设。确保县特种作业考试点的正常、有序运行,完善安全培训考试考核督察制度。加强考官和考核员队伍建设,严格考试工作纪律,强化培训考核档案管理,以严格考试考核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

11.切实加大安全培训执法力度。将安全培训监督检查纳入年度执法计划,开展安全培训专项检查。对生产经营单位未保证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及特种作业人员无证或持假证上岗等违法行为,依法实施处罚。加强对安全培训机构的过程监管,严肃查处培训机构不具备安全培训条件、不按大纲教学、未建立培训档案或者培训档案管理不规范等违法行为,对培训中弄虚作假、出具虚假证明等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纳入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加大执法查处力度。

12.持续推进“厚植为民情怀、提高执法水平”主题教育活动。坚持把执法人员学习教育工作贯彻始终,强化思想理论学习,持续推进法律法规培训,使执法人员在执法中学法、在学法中普法;完善对镇区安监机构执法人员的督查工作,积极行使督查职能、主动介入执法过程;狠抓建章立制,围堵制度漏洞,持续推动应急管理体系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化建设进程。


附件5:

2022年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要点

2022年执法大队,将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全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大局,坚持“依法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的执法理念,持续深入推进“厚植为民情怀 提升执法水平”主题教育活动,加大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力度,规范执法监察行为,增强执法监察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安全生产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紧紧围绕全国“三年大灶”专项整治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工作目标

1、持续深入推进“厚植为民情怀 提升执法水平”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树立为民情怀,规范执法行为;

2、制定并完成2022年执法检查计划,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3、加强执法大队全体人员业务学习,切实提升执法人员执法水平;

4、规范台账资料的管理,相关案卷做到及时归档、妥善保管。

二、主要任务

1、持续深入推进“厚植为民情怀 提升执法水平”主题教育活动,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的总体要求,坚持执法为民,强化依法行政,切实改进作风。全面查摆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彻底整改到位,建立长效机制,真正使整改提升的过程成为转作风、提效能的过程。

2、规范制定全年执法计划,严格按照执法计划进行检查。牢固树立“检查十次不如执法一次”的理念,进一步强化监管执法,深化“一案五制”工作法,从严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做到“严执法、零容忍”,切实解决“宽、松、软”问题,形成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浓厚氛围。

3、强化生产安全执法法制化、规范化建设。认真学习新《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和标准,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和自由裁量权。

4、着力加大执法培训,大力提升安全监管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规范执法程序,明确执法内容和标准,强化执法检查。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对相关学习内容组织执法大队全体人员学习交流。以执法促提升,在执法过程中,提升新进同志的担当意识和业务水平,在执法过程中不断成长。

5、加强执法档案管理工作,健全完善执法台帐,规范行政处罚案卷制作,提高案卷质量。

6、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突出抓好全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企业的有限空间、粉尘涉爆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以及发生过事故、有失信记录、存在重大隐患、试生产或者复工复产重点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着力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及时有效地消除和控制事故隐患,进一步减少一般事故。

7、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执法检查。配合相关部门加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安全、城市燃气等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联合执法力度,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检查,督促企业很抓安全防范措施落实。

8、创新执法方式方法。根据行业风险特点,通过组织开展联合执法、交叉执法、现场观摩执法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监管执法效能。加大对安全生产失信行为曝光力度,健全实施失信企业联合怎戒制度,定期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件,加大执法震慑力,扩大惩处教育覆盖面。